2025年重庆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彭水县委书记、县长陈清松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25年,彭水将牢牢把握稳进增效、改革创新、除险固安、强企富民工作导向,挖掘彰显“生态、民族、文化”这三大特色,着力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GDP增长7%。


做好文旅融合大文章

老百姓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当前,彭水连续五年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去年又入选全国县域文旅融合综合竞争力百强县,2024年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50亿元,文化和旅游产业占GDP的比重突破7%。“我们挖掘彰显‘生态、民族、文化’三大特色,扎实做好文旅融合大文章,把彭水的青山绿水、人文风物变成了文旅富矿。”陈清松说。

一方面,彭水强化精品景区辐射引领,持续提升5A级景区阿依河,4A级景区乌江画廊、蚩尤九黎城和摩围山等景区品质,推出了8条乡村旅游“爆品”线路,其中“特色农旅融合之路”还获评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全县有20万老百姓直接或间接受惠于生态旅游业。


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 彭水县委宣传部供图

另一方面,释放节会赛事品牌效应,将文旅资源与节会庆典、体育赛事和经贸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连续举办13届“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中国·彭水水上运动大赛”,加快打造生态康养和休闲运动基地,2024年游客接待量达2820万人次,入境过夜游客数量增长25倍。

另外,彭水继续做靓文旅深度融合文章,做实做精“九苗”“三养”有形载体和转化路径,提档升级苗城、苗寨,集成打造苗艺馆、苗医药馆和苗绣馆,策划推出乌江和蚩尤九黎城夜游演艺项目,培育发展各类文旅经营主体1800余个,举办国际文化旅游消费季系列活动,2024年彭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

小红薯长成大产业

高质量构建生态产业体系

近年来,彭水主动服务融入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构建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生态工业为支撑和生态旅游业为纽带的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源泉。


彭水红薯新品种培育基地 彭水县委宣传部供图

以打造“中国苕粉之都”为例,彭水强化实体牵引,培育特色品牌,提升加工能力,新引进6家“链主”企业,建36条红薯加工线,推出晶丝苕粉、火锅湿粉、酸辣粉、薯片等10余种红薯产品,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0亿元。目前,彭水晶丝苕粉不仅有了地方标准,还成了“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典型案例。


不老泉山泉水生产线 彭水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健康食品矩阵方面,彭水整合推出“八个一”系列产品,即一罐水、一袋粉、一盒饼、一听饮、一桌菜、一杯茶、一瓶蜜、一桶油。彭水特产中的不老泉山泉水、白茶、蜂蜜等都成了畅销产品。尤其是不老泉山泉水,年产销量达到1亿罐,产品卖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总的来讲,我们着力打造生态绿色产品供给地,全县农业总产值增速稳定在7%左右,清洁能源、健康食品和民族医药产业产值达44亿元,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5.6%,县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360天左右,县域主要河流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及以上。”陈清松说。

六个着力打造助力

加快推动山区民族地区强县富民现代化建设

“当前,彭水正以‘六个着力打造’,加快推动山区民族地区强县富民现代化建设。”陈清松介绍,2025年,彭水努力实现GDP增长7%。


彭水县城 彭水县委宣传部供图

着力打造生态绿色产业集群。突出抓好生态农业提质增效、生态工业提级扩能、生态旅游业提档升级,力争农业增加值增长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旅游综合收入185亿元。

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持续推进乡村微改造、精提升,统筹“强镇带村”“强村富民”,有序建成一批巴渝和美乡村。推动与15家驻华国际发展机构合作事项落实落地,加快创建乡村振兴国际合作点。

着力打造山地特色韧性城市。突出人文产城融通,加快“小县大城”建设,推进老城、新城、景城强核提能,推动实现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化发展。

着力打造改革创新开放平台。深化数字重庆建设和重点领域改革“双轮驱动”,在彭酉高速通车的基础上,积极拥抱“高铁时代”,更好服务融入国家区域发展重点战略。

着力打造山清水秀生态空间。锚定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10周年关键节点,守护“两江四岸”绿水青山,推动流域共商、生态共治、全域共建、发展共享,提升经济发展的“含绿量”和“含金量”。

着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坚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进各民族群众共同富裕,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越开越绚烂。

上游新闻 谭柯 实习生 王若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