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月20日上午,山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山东会堂隆重开幕。

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刚刚过去的一年,山东“乡村振兴深化拓展”。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多少年来,无数仁人志士一直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并为此进行了艰辛探索。

比如,早在1931年的1月,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梁漱溟先生就曾来到我省邹平,进行了长达7年的乡村建设运动(实验),从此与邹平结下了不解之缘。

本文是在前期采访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由于历史久远,或存在谬误处,欢迎广大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落脚邹平城 设茶会乡绅

1930年9月,中原大战后,蒋介石为拉拢和奖赏对晋军作战有功的韩复榘,任命韩复榘为山东省政府主席。1931年1月,刚刚主政山东不久的韩复榘,为稳定局面、笼络人心,对应邀前来济南的梁漱溟提出在山东从事乡村建设的设想和要求表示欢迎和支持,并许诺先划拨10万元作为开办经费。

经过一番讨论和谋划,梁漱溟起草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设立旨趣及办法概要》。为什么叫乡村建设?梁漱溟解释说:“因当时人们都在提倡建设……而山东的做法重点是从事乡村的建设以示他处之不同。”

按照梁先生的意见,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所在地应当离济南较近,但又不能太近,且交通必须便利,政治上没有太大的干扰。


当时山东108县分列三等,邹平属三等,县不大,共有32496户农民,其中无田者2540户,占地百亩以上的373户,占地200亩以上的37户,基本没有大官僚或大地主的干扰。从地理位置看,它位于胶济铁路沿线,离济南、周村较近,交通在便与不便之间,相比较而言,邹平自然条件、地理位置都比较理想,因此成了从事乡村建设实验的基地和中心。为使计划尽快实施,梁漱溟等先期来到邹平,着手筹建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经过几天的实地考察,最后邹平县城东门外路北一处占地30余亩的旧盐店被选为研究院院址。

当时梁漱溟不过38岁,听说他来领导乡村建设,地方上的几位乡绅颇有些不服,风言风语难免传到梁先生耳中。一天,梁漱溟到乡下视察,顺便请这几位乡绅来研究院做客。没谈几句,几位老先生就以四书五经、宋明理学请教。梁先生引经据典、对答如流。之后,又与他们谈西学,谈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特点等,几位“足不出户”的老先生顿时傻了眼。走出门来,一位老先生摇了摇头说:“没想到这位先生年纪轻轻,几能学贯中西,佩服啊!”

梁邹美棉“花”开上海滩

梁漱溟自称是“一向喜欢行动而不甘座谈”的人,就像那发誓填海的精卫鸟,一旦认定了行动方向,便颇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绝和信念。

办学事宜确定后,在组织民工修建办公、教学用房等的同时,当年4月28日,研究院派出多路人马分赴济南道属27县,开始招生。生源除研究部学生不分县别,以有山东籍为限,一律在济南报考,其他训练部学生分设济南、邹平、泰安等5个考点报考。5月28日,各考区统一考试,最后,乡村建设研究部第一届录取新生30人,学制两年,学生在院期间除供给膳食外,月发津贴10元,外省来此上学的3名学生则自费。6月15日,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正式在邹平成立,梁漱溟担任研究部主任。

研究院成立后,借鉴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梁漱溟在农村着力建设各种组织,如乡学、村学和乡村自卫组织等。同时,借鉴丹麦等国的经验,相继组织成立了棉花运销、机织、林业、蚕业合作社等,并成立了农村金融流通处、农村信用合作社和邹平卫生院等,面对面地为民众服务。在时任邹平县政协文史办主任郭蒸晨的家中,记者看到了一组珍贵的资料照片,其中几幅拍摄的就是当年与研究院一同开办的农场,在茂密绿阴下,牛、毛驴、鸡等或悠闲地低头吃草,或“闲庭信步”。为宣传推广农业改良技术,梁先生自撰对联,提出“与马牛羊鸡犬豕作朋友,对稻粱菽麦黍稷下功夫”。受梁先生思想和行动的感召,当年来邹平从事乡村建设运动的大学文化以上的知识分子不下百余人。他们穿粗布衣服,吃家常便饭,跋山涉水、上下求索,在农村执著地播下理想的种子,其中运作最为成功的,当属梁邹美棉运销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前,当地农民一直种植从国外引来的“托离斯”美棉,但因品种退化,纺出的棉花只能织土布或次等布。1932年春,研究院与山东大学农场等协商,由研究院农场利用纯种“托离斯”美棉繁育良种,首批拨出棉籽2000公斤,在邹平部分农村推广,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当年秋收,纯种美棉收成喜人。南京中央棉产改进所和上海华商纱厂联合会评定后,认可美棉可纺42支纱,其品质在久已著名的“灵花宝”之上,获得行评第一名的佳绩,并一举打入了当时全国纺织业的重镇———上海滩,以及本省的济南、青岛等地。

美棉大面积试推成功后,为减少中间商盘剥,研究院决定指导农民以村为单位,成立“梁邹美棉运销合作社”。凡入社社员,一律种植“托”字美棉,棉种概由总社供给。种棉有困难的,合作社可提供贷款或贷棉籽,收棉时还款。每到收棉时节,周围百里内农村纷纷用大车拉着棉花来卖。周村、张店、济南、青岛等地棉花行也来设站收购。有些外宾和要人纷纷前来参观,能得到一捆棉花或一包棉籽,都是极大荣耀。

乡村建设运动因抗战告终

正当乡村建设运动在邹平搞得轰轰烈烈,并在山东各地有所成就之际,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迫于时局,梁先生开始在全国各地为抗日奔走。

但令梁漱溟万万没有想到的是,7年前,因中原大战致使河南村治学校无奈解体的悲剧一幕,7年后再次在山东上演!1937年10月13日,日军攻下平原、进逼禹城、直指济南。是日深夜,山东省政府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将省府迁到宁阳县。次日梁漱溟获悉后,清晨即见韩复榘,多次力阻迁移计划,然而一心保存实力、拥兵自重的韩复榘,面对步步进逼的日寇,最终选择了不战而退。不得已,当日,梁漱溟连夜赶回邹平,处理研究院结束事宜。月底,研究院基本撤离完毕。11月23日夜,日军强渡黄河,进入邹平境内。次日,日军派出两架战机轰炸邹平,邹平实验县长徐树人带领部分政府人员和警察退出县城,邹平县遂处于无政府状态。倾付了梁先生无数心血和汗水的乡村建设运动被迫告终。

1950年,梁漱溟在一名学生和两个儿子的陪同下,故地重游。此时,距梁先生夫人黄靖贤于1935年8月在邹平因难产逝世,已15个年头。原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亦是断壁颓垣、人去楼空。而先生当年在办公室门口种植的几棵松柏,却已亭亭如盖矣。“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1960年秋,时隔10年之后,梁漱溟再次来到邹平,前后逗留4天。1988年6月23日,先生溘然长逝。次年10月,遵照其亲属和部分学生的意愿,邹平县委、县政府在黄山(下图)南麓为梁先生设计建造了墓地,墓碑由赵朴初先生书写。墓地两侧是冯友兰、张岱年等悼念老先生的挽联、挽词等。

埋骨第二故乡,先生当含笑九泉。


梁漱溟先生与山东的不解之缘

梁漱溟(1893—1988),我国著名学者,社会活动家。原名焕鼎,字寿铭。祖籍广西桂林,生于北京。

从少年起,梁漱溟先生就不断思索,探求着中国和人生问题。1917年10月,梁漱溟应北大校长蔡元培之邀,开始执教北大。1924年,梁漱溟因不满于教育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同时为了实践自己的教育理想,毅然辞去了北大教席一职,应时任山东省教育厅厅长王鸿一力邀,来到山东筹办曲阜大学。

对于办大学之事,起先梁漱溟明确表示无意于此,而王鸿一仍极力主张。但最后终因工程规模宏大、人才缺乏、资金不足作罢。不久,梁漱溟又在王鸿一倡导下,应曹州中学之邀,赴菏泽创办曹州高中。孰料,半年后,山东政局突变,梁漱溟不得已离开是非之地,返回北京,隐居清华园。

作为一个希望一腔热血报国济民,又自觉远离军阀政治纷扰的青年,在历经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和实地考察后,梁漱溟先生认定,改造中国必须从基层做起。他先后考察了江苏昆山的乡村改进试验基地、河北定县翟城村的自治事业以及阎锡山在山西实行的村镇改革等,进一步坚定了从乡村入手解决中国问题。1930年1月,梁漱溟来到河南村治学院担任教职。当年9月,中原大战爆发,村治学院被迫解散。1931年初,梁漱溟受邀再次来到山东,在韩复榘的大力支持下,在邹平开始了长达7年的乡村建设运动。

值得一提的是,在邹平期间,梁漱溟先生就开始组织农民每年在县城举办大规模的农产品博览会,并成功推广了“托”字美棉。此外,像科学种田、良种改良、化学肥料、喷雾器治虫、化学制造酱油、打机井、电影、无线电收音机、电话、建医院、种牛痘、计划生育等在解放后才在广大农村出现的东西,50年前在邹平实验区就已在一流专家学者的指导下开始推广利用。

1988年6月,梁漱溟先生溘然长逝,享年95岁。北大教授、知名学者冯友兰先生挽之曰:“钩玄决疑,百年尽瘁,以发扬儒学为己任;廷争面折、一代直声,为同情农夫而直言”。

(大众新闻记者 武宗义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