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亦真

摄影:季俊辉


斗转星移,时节交替,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年年如是,周而复始。两千多年前,通过观察太阳的运动轨迹,古人创立了“二十四节气”这个古老而又科学的时间制度——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8个字说明了12个月,

表述了365天,

相传了2000年,

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正值岁末年终,往日热闹的校园一片静谧,春运的车站人来人往,承载着无数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中国年”就要到了。众所周知,中国的除夕一定是某个农历月的最后一天。“中国年”有多长?从哪个月开始?又到哪个月结束?什么时候要“闰月”?这些都离不开节气。因此,节气年复一年的四时轮转,是古代农业社会的“课程表”,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只要我们过中国年,我们就都还在遵循节气的规律。节气既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我们一直以来尊崇的科学体系。”1月19日,在上海科学会堂,

穿越千年的“时间哲学”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问天的智慧。在国际上,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于2016年11月30日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意味着国际社会对这一中国人数千年传承的智慧体系,早已形成高度的认知与认同。


韩可胜教授介绍道,二十四节气是古人通过长期观察天气气候并结合生产生活实践总结出的一套时间体系,确切地说,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在农业社会,农业生产对时令的变化非常敏感和重视。古人观察天空中太阳、月亮、星星等天体的斗转星移,将他们对大自然纤毫变化的丝丝感受融入我们熟悉的“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夏至种豆、重阳种麦”等俗语。

“本来时间是没有‘节’的,对于普通人来讲,我们无法感受到时间的中断,但我们可以通过年、月、日、小时等概念将时间分成一个个‘节’。”韩可胜教授表示,所谓节气,就是用一年中不同时间段大自然发生的变化(动物、植物、气候等)来表述整个世界的变化。

古人不知道地球是圆的,也不知道地球是围着太阳转的,那他们是如何能够如此精准地测量节气的呢?“斗转星移法”是古人根据北斗星的运行方向来定节气。汉《淮南子·天文训》记载:“日行一度,十五日为一节,以生二十四时之变。斗指子,则冬至……加十五日指癸,则小寒……”“立竿见影法”则是利用圭表测量日影的长短变化。“冬至的影子最长,最容易测量,古人很多时候将冬至作为一年的起点。”韩可胜教授说。到了明崇祯年间,徐光启借助西方天文学知识发明了黄赤交会法,更精确地划分了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才最终定型。“早年,中国古人对气象的研究遥遥领先,而到了明朝,西方的天文学已经超越了中国。各个民族此消彼长,相互追赶,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韩可胜教授表示。

用最文艺的方式记住“中国第五大发明”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整齐响亮的朗诵声久久回荡在卢浮厅的上空……



中国是诗词的国度,节气和诗词结合,碰撞出了灿烂的火花,创造了众多“节气之诗”。“诗词是凝练的语言,片言便可以明百意。”在简短充实的演讲中,韩可胜教授多次引用诗句,引导现场的孩子们从字里行间寻找节气的“线索”。例如,“草色遥看近却无”描绘了一副小草初生,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却稀疏零星的景象,是“雨水”节气大地回暖、万物复苏的生动写照;“花重锦官城”则是雨后晓景,耀眼的繁花遍布整个成都城,花朵在雨水的浸泡下沉甸甸地抬不起头来,正体现了“谷雨”节气多雨湿润的特点。

诗词是承载古人才华的文字密码,璀璨多姿,熠熠生辉。在科普节气知识的同时,韩可胜教授鼓励在座的孩子们多多积累诗词名句,感受古代文人的情怀和智慧。

唤醒对大自然的礼敬

“我们现代农业技术如此发达,温室大棚、无土栽培等技术日渐成熟,那节气在农业种植中的作用还有那么重要吗?”一位小朋友向韩可胜教授提出了疑问。韩可胜教授笑着回答道,“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让我们的某些农业生产活动突破了节气时令的限制。随着人口的增多,我们可以适当地改变自然来提高产量,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但人终究要尊重自然,大部分农事活动的开展还是要基于自然气候规律。”


当你在春分日仰望北斗七星、夏至日看到影长的变化,是否也和古人一样听懂了它们的诉说?如今,二十四节气或许不再仅仅是一种天气节令的提醒,它沉潜到人的生活中,我们的生命因而有了温度和痛痒。二十四节气,是大自然母亲说给我们的语言。这一古老而又现代的“时间知识体系”传达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信仰,我们时时都在与自然共生。

“大师课堂——到科学会堂·听科学讲座”主题活动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邀请科学家与学生面对面互动,更好地“孵化”青少年的科学精神、创新素质,在助推“双减”的同时,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激励青少年树立起投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远大志向。

审核:市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