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连着民生、系着民心。
近年来,宣城市宣州区持续深化社会救助改革,奋力提升社会救助整体服务效能,让社会救助有精度、有温度、有力度,为社会稳定、民生改善书写浓墨重彩新篇章。
眼下又到了一年中最冷的时节,气温持续下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的安危牵动着宣州区洪林镇党政干部的心。
在镇村网格员全面摸排走访过程中,发现东华山村一散居特困供养人员的居住环境较差,存在安全隐患,镇、村干部随即与其照料护理人联系,征得老人同意后将其送往镇中心敬老院居住。
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宣州区坚持温度可感、服务可及,推出“银龄守护”关爱特殊老人慈善项目、给老人居住场所安装烟感报警器、对有走失风险的人群配备智能手环……通过大力实施智慧救助,帮助老人居有所“安”,“手”望相助。
每年投入90万元,确保特困供养对象生病有人照护;每年投入约500万元,为3600多名老人开展居家上门服务……一连串数字,见证了宣州区社会救助工作的温度,更切实改善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新形势下,如何立足实际为困难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按照精准救助、高效救助、智慧救助、温暖救助要求,宣州区提供主动救助服务,有效链接社会资源,推动救助工作从“兜得住”向“兜得准”“兜得好”发展。
2021年,在宣州区西林街道进行试点创新,将社会救助服务内容延展到为救助对象提供社会融入服务、心理疏导、资源链接。
2022年,引入春晖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专业社工团队,开展“解忧暖心、关爱同行”社会救助服务品牌创建。创新成立社会救助联合服务中心平台,推进社会救助“物质+服务”多元化……
不久前,一场公益面点师培训在社会救助联合服务中心拉开帷幕。一间六十平方米的教室,挤满了前来学艺的人。
“这里就是我们的‘妇女之家’。”48岁的童继月开心地说。“是的,我们特别喜欢这里!”周围的人也纷纷附和,现场气氛热闹而温馨。
类似的能力培训在社会救助联合服务中心已成为常态。宣州区依托该中心,开展面点师培训、家政培训等能力培训和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帮助低收入群体提高就业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人找政策”送便捷,“政策找人”强服务。怎样实现将各部门救助政策“打包”送到救助对象家庭,为困难群众提供救助政策“菜单式”服务,宣州区一直在积极探索——
编制《宣州区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服务手册》,实现各项惠民政策“一本通”,统筹救助资源,将分散在各部门的救助政策以及社会力量参与的其他社会救助资源进行梳理整合。
在乡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设置低收入人口综合受理窗口,实行“一次申请受理、一次承诺授权、一次审核确认、分类实施救助”,实现社会救助综合帮扶改革集成化。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宣州区民政局荣获全省社会救助优秀单位称号;2024年,宣州区成功举办全省社会救助基层创新实践暨社会救助工作现场会,宣州区政府在会上作交流发言。
推动社会救助服务量质齐升,既是改革所向,也是民生所盼。接下来,宣州区将按照“1234”工作思路,紧扣“改革创新”这一主线,建好“民政干部、社会力量”两支队伍,聚焦“集成化、多元化、智慧化”三个方向,做好“帮扶政策衔接并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服务类救助扩容增效、互助社优化提升”四项工作,促进社会救助由“保生存”向“防风险、保基本、促发展”转变,努力让困难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魏佳丽 王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