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丹代表:
擦亮“蜂糖李”金字招牌
“‘镇宁蜂糖李’已成为贵州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市场的代表之一,针对蜂糖李种植、入市环节的质量安全隐患,检察机关积极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促进产业规范发展,让蜂糖李等地理标志特色农产品实现带证流通,提升了市场竞争力,为乡村振兴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检察力量。”近日,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镇宁自治县六马镇致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卢丹,对贵州省镇宁自治县检察院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保护“蜂糖李”支柱产业的得力举措给予了高度赞誉。
“镇宁蜂糖李”不仅是果农的致富成果,更是镇宁自治县的支柱产业。作为蜂糖李核心种植乡镇的人大代表,卢丹高度关注产品质量。她了解到,2024年3月,有人向镇宁自治县检察院反映“镇宁蜂糖李”存在质量安全隐患,镇宁自治县检察院通过走访,查明部分经营者将未进行农药残留检测的蜂糖李出售,影响“镇宁蜂糖李”品牌形象。该院向该县有关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对县域内4个蜂糖李核心种植区开展全面排查,加大对种植环节农药使用、农药残留检测和产地直销的监管力度。行政机关接到检察建议后高度重视,出台种植管控、农残检测、带证上市、问题溯源等十条保护措施,在4个核心种植乡镇增设快检实验室和承诺达标合格证服务点,及时对农户送检的蜂糖李开展快速检测并帮助开具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督促“黔货出山·镇宁节点仓”等网络平台对产地直销“镇宁蜂糖李”落实线下线上双亮证690余张,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卢丹建议,检察机关要充分发挥“四大检察”职能,加强乡村特色产业的司法保护力度,依法加大对侵犯地理标志特色农产品知识产权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深入开展“镇宁蜂糖李”等地理标志农产品质量安全司法保护,维护市场秩序和品牌声誉,保障从业者合法权益,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樊生华代表:
全链条保护西湖龙井品牌
“检察机关高质效履职,综合施策加强‘西湖龙井’品牌保护,擦亮了‘西湖龙井’区域名片。”日前,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西湖龙井采摘和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樊生华在听取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检察院有关工作汇报时,对该院加强“西湖龙井”品牌保护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作为代表性传承人,樊生华与“西湖龙井”茶打了60余年的交道,从小种茶、制茶,对“西湖龙井”茶有着特殊的感情,对“西湖龙井”品牌保护也倾注了更多的心血。
近年来,随着“西湖龙井”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市场上出现了以假充真、假冒“西湖龙井”茶的现象,甚至发生“毁林种茶”的情况,影响了“西湖龙井”茶生长的生态环境,对“西湖龙井”品牌带来了一定损害。
对此,西湖区检察院高度关注,通过“刑事+公益诉讼”的方式,持续打击侵害“西湖龙井”品牌的行为,取得了积极成效。
特别是2024年以来,该院积极守护民生,建立了“西湖龙井”地理标志协同保护工作站,围绕“西湖龙井”专用标识发放、管理、使用问题,加强调研,召开圆桌会,向行政主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加强对“西湖龙井”专用标识的管理,强化前端预防工作。樊生华对此赞赏有加,并建议要持续跟踪落实。
樊生华认为,“西湖龙井”品牌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检察机关在充分履职的同时,更要注重推动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努力,形成保护合力。他建议,检察机关今后要进一步注重普法宣传,结合典型案例,采取更灵活、通俗、生动的方式以案释法,要多走进茶园、乡村,更多地开展法治宣传,防患于未然。
董丹华代表:
让国有资产“颗粒归仓”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检察院推行的‘公益诉讼+数字检察’工作法,为提升公益诉讼履职效能、依法保护国有财产提供了智力支撑。”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山东扳倒井股份有限公司酒体研究所副所长董丹华告诉记者。
结合办案实践,周村区检察院检察官在走访董丹华时介绍了这样一起案件,2024年6月,该院应用大数据模型进行数据检索时,筛查出淄博某公司开发建设的项目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欠缴的线索。检察官及时对线索进行审查、评估,发现该公司此前申请缓交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先行办理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并开工建设,行政机关3次对该公司下达催缴告知书,但该公司一直未缴纳相关费用。
为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保护国有资产,避免国家利益受到侵害,该院决定对行政机关未及时收缴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一案进行立案审查,并通过诉前磋商推动解决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问题,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同年9月,该行政机关作出书面回复,称某公司所欠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2423万余元已完成缴纳,国有资产得到依法保护。
周村区检察院还筛查其他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欠缴问题线索3件,截至2024年11月底,案涉企业所欠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已全部缴纳完毕,共计4058.6万余元。目前,相关案涉企业运营正常,经营良好。
董丹华对该案的办理竖起大拇指:“周村区检察院大力推行‘公益诉讼+数字检察’工作法,深挖数据要素价值功能,用‘数字雷达’锁定案件线索,以高质效办案推动国有财产保护专项监督工作纵深推进,实现了由个案办理到类案监督再到系统治理的监督效果,这种做法值得借鉴和称道。”
孙斌代表:
切实守护黑土地及粮食安全
“希望检察机关继续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保障企业合法权益,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同时从公益诉讼检察入手,加强黑土地保护,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近日,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孙斌鸿源农业开发集团董事长孙斌在参加黑龙江省桦南县检察院座谈会时,对该院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工作给予高度肯定。
身为一名农民代表,孙斌十分关注公益诉讼检察保护黑土地工作开展情况,他曾多次受邀参加检察开放日、旁听庭审、公开听证等活动,深度参与到检察机关护航企业发展、黑土地保护等工作中,见证了检察机关严厉打击涉企等违法犯罪的履职过程。
“近年来,桦南县检察院始终把守护粮食安全这个重要任务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孙斌说,他了解到该院聚焦耕地保护、种子安全、农资安全、农业污染治理等领域,严厉惩治破坏粮食生产、危害粮食安全的各类犯罪,依法办理涉耕地保护、粮食安全、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领域公益诉讼案件,以法治之力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该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2024年办理生态环境资源类公益诉讼案件9件,督促清理固体废物46.44吨,修复受污染地块,已达环境基线水平。
“与黑土地打了四十多年交道,我关注最多的就是与农村、农业和农民有关的事,也深刻认识到种好‘中国粮食’,端牢‘中国饭碗’的重要性。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和公共利益的代表,在保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方面成效显著。”孙斌表示,希望检察机关继续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保护好每一块黑土地,多方携手共同守护粮食安全。
毕生龙代表:
共筑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
“海南州检察院与州政府、国能青海黄河玛尔挡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携手共建的‘玛尔挡水电站生态修复公益诉讼示范基地’,是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检察实践,有力助推了青海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近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检察院检察长杨淑萍在走访全国人大代表,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东乡王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毕生龙时,毕生龙对玛尔挡水电站生态修复工作给予高度肯定。
玛尔挡水电站于2010年10月开工建设,水电站施工时占用大量林地和草地,但一直未对占用的青海云杉、祁连圆柏等保护树木进行移栽,也未恢复草场植被,致使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
2023年5月,海南州检察院接到青海省检察院交办的黄河流域环境保护问题线索后,立即对玛尔挡水电站生态受损问题立案审查,组织相关行政机关和玛尔挡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召开磋商会议,及时督促玛尔挡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进行整改,该公司投资1.56亿元用于生态修复和补植复绿工作。2024年10月,海南州检察院和行政机关开展公益诉讼“回头看”跟进监督,玛尔挡水电站生态受损问题已全部得到修复。
“检察机关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零容忍’,在严厉打击的同时注重生态修复,积极督促相关行政部门依法履行监管职责,确保被破坏的林地和草原恢复到位,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检察方案’。”毕生龙表示,青海省检察机关要持续践行生态保护优先理念,不断健全完善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协作机制,进一步凝聚工作合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公益司法保护协同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为筑牢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提供有力检察保障。
(检察日报 作者:丁艳红 欧阳井 河廖倩 史隽 张永睿 王聪 韩兵 陈晓雪 杜文静 王丽坤 苏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