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究竟是什么角色,美国高层其实很清楚,但“反华”已成为美国政府内部的主流风向,美国无法在正面交锋中讨到什么便宜,道德绑架就是最有效的办法。
如何道德绑架,自然是把中国和发起“侵略战争”的俄罗斯绑定在一起,所以这几年来屡屡可以看到美国官方在不少国际外交场合罔顾事实,声称中国向俄罗斯提供了经济、政治和军事援助。
(这句话可能憋在中国外交官心里很久了)
1月16日,美国驻联合国副参赞吴婷在安理会上发言,声称中国通过出口军民两用产品支持俄罗斯,使中国成为俄罗斯发动战争的决定性推动者。对这种明目张胆的污蔑,中国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在随后的回应中火力全开,表示如果中国真的向俄罗斯提供军事补给, (俄乌)战场的局势早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
实际上,在做出如此直白有大快人心的回应之前,耿爽首先“替”吴婷总结了一下美方的观点:第一是中国向俄罗斯提供了军事装备方面的帮助,第二是中国向俄罗斯提供政治掩护,这个政治掩护可以理解为美方声称中国没有谴责俄罗斯额度“入侵”,第三是正因为中国的支持,所以俄乌冲突迟迟没有结束。
(这句话可能憋在中国外交官心里很久了)
这三点基本可以将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在国际外交场合无端指责中国的言论都概括进去,虽然中方代表也每次都予以反驳,不过就像这次可能有亚裔血统的副参赞吴婷率先发难一样,美国政府显然不打算在这方面放弃污蔑中国的努力。
随后耿爽开始了反击,表示在之前的联合国安理会会议等国际会议场合中,中方早已多次回应过美方的谬论,不过他这次说的更直白一些:第一就是之前说到的,言下之意就是如果中国真的拿出美国认为的方式支持俄罗斯,那么泽连斯基政府现在应该在伦敦或华盛顿;第二是如果真的向俄罗斯提供政治掩护,中方就不会多次反复强调任何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得到尊重;第三是如果中国不希望俄乌冲突早日结束,就不会多次派出特使和代表展开穿梭外交,也不会与部分发展中国家成立旨在解决乌克兰问题的“和平之友”小组。
(美英等国向乌克兰提供武器装备乃至直接派兵参战,才是俄乌冲突久拖不决的原因)
这三点反驳意见可谓刀刀见血而且是前所未有的强硬,耿爽等驻联合国的中国外交官大概早就想这么说了。
特别是第一点,用网络上的话说就是“没点实力还真没法说这话”。由于中俄两国在历史上的友好合作关系,所以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不仅国际上,包括国内都有不少意见猜测,认为中国会站在俄罗斯这一边。当然这只是猜测,国际外交和大国博弈没那么简单,况且中国一直奉行“不结盟”政策,俄罗斯打这场仗是它自己的事,中国没有理由卷入。
(如果俄军有这个,数量都不用多,基辅就是另一番光景了)
明确这个前提后,猜测的焦点又集中在中国是否会向俄罗斯出售武器装备或弹药物资,原因也很简单,中国近些年来在国防成就上取得长足进步,不仅新概念武器实现体系化,传统概念武器也不落于下风,相比俄军的装备体系领先一代都是往少了说,若是再考虑到中俄在军事技术合作上的历史,这个可能性直线上升。不过也很明显,中国既没有动机也没有实际可能向俄罗斯成规模提供什么武器弹药,至少在传统意义上的军售方面不会有。
但不可否认,俄乌战场上的俄军确实有使用了部分中国制造商品的现象,比如中小型无人机、小型全地形车等等。但问题是这些商品全部是民用标准,理论上来说不管客户是谁,只要拿出现金而且遵守卖家的要求,走向国际的中国厂商没有理由不出售。俄罗斯人可以买,乌克兰人也可以买,至少中方在政府层面从来没有规定必须卖给谁不能卖给谁,而乌克兰购买质优价廉的中国商品少,完全也是美国等国的原因——乌克兰拿的所有援助都来自美英法德等国,华盛顿可不会允许基辅拿钱买中国商品,否则美国还制裁什么?
(出现在俄军的中国山东产全地形车,其实是普通的农用版)
然而就是这么一点乌克兰军队都未必放在眼里的民用品,被美国吹成了决定俄乌冲突走向的“军事补给”,被美国吹成了“中国支持俄罗斯的证据”。
其实美国政府上下都很清楚,以中国一年下水一个法国海军的造船速度,以中国拥有全世界唯一全产业链的工业规模以及产能,如果真的以北约现在援助乌克兰的形式援助俄罗斯,俄军就算战斗力再不行,吃掉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大概是没什么问题。而北约呢?太过高深的不提,仗打了快三年,北约至今居然连最基本的155毫米炮弹都供不上,还要靠韩国来代工,乌军一个月才打1万发炮弹,俄军再阔气,一个月5万发,而当年美军在上甘岭表现如何?43天里向3.7平方公里的战场倾泻190万发各类炮弹,也没能打下志愿军两个连守卫的阵地。
(美国也是爆发过海量产能的,应该知道这张照片的含义)
换个方向,假如中国承认确实向俄罗斯提供了军事补给援助,那么结果会如何?美国会立即否认,因为按照现在的逻辑,如果中国承认,美国就必须对中国实施更严厉的制裁甚至直接宣战,可是美国现在有这个能力吗?恐怕连撤走会第一批挨中国导弹炸的部队都来不及。
正是因为如此自相矛盾的情况,所以才能看到美国政府的拧巴态度:想逼着中国承认与俄罗斯站在一起,可真要站在一起了,就轮到美国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