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营气》
“黄帝曰: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注大指间,与太阴合;上行抵髀,从脾注心中;循手少阴,出腋中臂,注小指,合手太阳;上行乘腋,出䪼内,注目内眦,上巅,下项,合足太阳;循脊,下尻,下行注小指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阴;上行注肾,从肾注心,外散于胸中;循心主脉,出腋,下臂,出两筋之间,入掌中,出中指之端,还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阳;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从三焦注胆,出胁,注足少阳;下行至跗上,复从跗上注大指间,合足厥阴,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上循喉咙,入颃颡之窍,究于畜门。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此营气之所行也,逆顺之常也。”
这段经文描述了营气在人体十二经脉中的循环流注顺序,为子午流注理论中气血在经络中按时间顺序流注的观点奠定了基础。
《灵枢・五十营》
“黄帝曰:余愿闻五十营奈何?岐伯答曰: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气行一周,千八分,日行二十八宿。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故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十息,气行六尺,日行二分。二百七十息,气行十六丈二尺,气行交通于中,一周于身,下水二刻,日行二十五分。五百四十息,气行再周于身,下水四刻,日行四十分。二千七百息,气行十周于身,下水二十刻,日行五宿二十分。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周于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漏水皆尽,脉终矣。所谓交通者,并行一数也。故五十营备,得尽天地之寿矣,凡行八百一十丈也。”
此篇论述了人体气血在经脉中一昼夜运行五十周的规律,以及与自然界日行二十八宿、漏水下百刻的对应关系,体现了人体气血运行与自然界时间变化的紧密联系,是子午流注理论中 “天人合一” 思想的重要体现。
《素问・生气通天论》
“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这段经文描述了人体阳气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平旦阳气生,日中阳气隆,日西阳气虚,这为子午流注理论中不同时辰人体气血的盛衰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如午时阳气最盛,子时阴气最盛等观点与之相关。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
“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何也?岐伯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则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昼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夕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夜甚也。”
文中指出人体疾病的变化与一日之中的不同时段有关,如同四季变化一样,早晨、中午、傍晚、夜半各有特点,这反映了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在不同时间的差异,与子午流注理论中根据不同时辰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时路相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