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腊不成冬,无腊不成年。一进腊月,腊味飘香。腊味一香,年味就近了。

腊味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种年的记忆、家的味道。年夜饭桌上,总少不了一个“腊”字,那冒着油光、皮韧肉劲的腊味,令人垂涎。


有人推测,腊味实际上代表着“腊月的美味”,并猜测腊味的出现和先秦时期的“腊祭”紧密相关。缘起虽不可考,但对人们来说,腊味和年味早已融为一体,互为表里。

腊味的“腊”,在古籍中读“xī”,是指干肉或制成干肉的过程。腊味的背后,其实是古人和时间的斗智斗勇。

传说,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蚩尤部族在古涿鹿地拉开了涿鹿之战,最后蚩尤败回南方,退至湖南一带,其军队便携带着腌制熏干的腊肉在大山里游走。从此,腊肉的做法便在西南一带流传下来。

关于“腊味”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易经》中:“于阳而炀于火,曰腊肉。”意思是将肉放于阳光下充分晒干,再用火炙烤,便得到了腊肉。这正是先秦时期人们运用“干制法”进行食物保鲜的重要体现。

鲜肉变成干肉后,水分只剩下不到15%,无法再形成渗透作用,微生物不能存活,所以能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质。在缺乏保鲜技术的古代,为了保存食物,人们发明了各种制作食物的方式,烟熏、火烤、风干等方式轮番上阵,最终创造出了腊味。

随着古代食物保鲜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对美食的追求,腊味也升级为美食制作手段。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全国各地的腊味都有自己的特色。

从制作方式来说,风干、腌制、熏制、炙烤等方式均可将食材变成一道道特色腊味;从风味来说,有人喜欢广式腊味的甜,有人喜欢川湘腊味的辣,有人喜欢山东腊味的咸香……

孔子很喜欢吃腊肉,并将其作为礼仪的代表。《论语·述而》中提到:“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脩为腊肉,一束十条。由此可见,在很久之前的山东,腊味就是一种馈赠佳品了。

中国古代制盐最早兴起于山东地区,山东还是全国最大的盐业生产基地,对于“咸味”的使用,以及用盐腌制食物,山东人颇有心得。所以,山东的腊味,以“咸香”为特色独领风骚。

过去鲁西南地区的农村,人们会把肉煮熟,切成肉块,埋到盐罐子里,用盐腌制成干肉,一直可以存放到收麦子的季节。每当麦收的时候,从盐罐子里面扒出一块腊肉做菜,既补充了营养和体力,又补充了盐分。

因此,鲁西南地区的腊肉与传统意义上的腊肉是不同的,食材只有盐和肉,是一种古朴简单的美味,是农耕时代流传至今的一种特殊味道。


山东人过年,餐桌上最常见的腊味是灌肠。

过去,山东家家户户逢年过节几乎都要自制灌肠。将猪肉细细绞碎成馅,加上酱油、盐、味精、白酒、五香面等腌制一段时间,再将馅料塞入肠衣中,挂起自然晾晒。

每年这个时候,居民楼的窗台上、农村院子里的木架上,便挂上了一节一节的灌肠。远望像一串串深红鞭炮,离近就能嗅到冰冷空气中飘散的惹人垂涎的肉香味儿。

晾制风干后,灌肠就成为年夜饭桌上的一道美食。或切片或切段,豪放一点的直接整根拿来啃……

相较于南方,山东的灌肠肥肉少、瘦肉多,风干所需时间较短,口感上少了几分久腌的风味浓郁,多了几分新鲜饱满。蒸好后一口咬下去,汁水四溢,筋道可口,令人满足。

提到灌肠,就不能不提一下莱芜香肠。

莱芜香肠是山东的特色美食,自清道光年间开始生产,已有百余年历史,旧时曾被称为“南肠”。莱芜香肠选用的是“莱芜黑猪”的肉,切丁灌入肠衣后要经过二十天的晾晒,将其放置一段时间后再用老汤蒸煮,至此南肠才算完成。


黑褐色的香肠,油亮鲜香,掰开后香味四溢,咬上一口酱香馥郁,肉质紧实有嚼劲,无人能抵抗它那独特的魅力。

腊味是家的味道,是父母对子女归期的等待,是游子对故乡的思念。

如今我们只需点几下手机屏幕,便可获得来自全国各地的美食,但制作腊味,依然是许多家庭过年不可缺少的仪式感。没时间做腊味又好这一口的朋友,也不必遗憾,赶山东大集办年货何尝不是一种仪式感?


时光流转,岁月变迁,如今好多传统食物都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但腊味经久不衰。

正如《舌尖上的中国》里说的那样:“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种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一道腊味,满足着我们的舌头和心尖,其味也绵绵,其情也长长。

(大众新闻通讯员 王小留)

附“忆乡愁 品年味”征文报道(点击查看)

征文来稿须言之有物,立意新颖,角度出新。文字(须配图)、组图、视频不限,文字稿字数控制在1500字以内,视频稿控制在2分钟以内。

来稿请投704751337@qq.com

活动策划:申红 王菁华 吴永功

统筹:李忠运 梁利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