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村是平顺县北耽车乡下辖村,位于平顺县城东北约30公里处的漳河岸边,省道324线从村边穿过,交通还算便利。原赤壁村成村较早,由赤壁、枣章地、磊平岸、磊石等几个自然庄组成。2020年的时候,与村北后沟里的东洪村合并成立新的赤壁村,原东洪村民移居到了324省道旁的住宅小区。

赤壁村在浊漳河北岸的高处,沿一条南北向的干河沟向北延伸深入,将近十余公里,被一道高山阻隔后停止,这全是赤壁村的辖地,再往北就是黎城县了。赤壁村地域面积不小,约有3万多亩,但是人口着实不多,两个村子合并后总共才250余户,600余口人。


大名赤壁

赤壁村是个山区小村,但“赤壁”这个词名气很大。

知道“赤壁”这个地名词应该是在上小学时听了小喇叭广播的评书《三国演义》之后的事儿,其中一段“赤壁之战”很是精彩,记忆深刻。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电视还没走进农村,获得外界信息的唯一渠道是挂在门脑窗上的有线广播小喇叭。蹲在门墩石上吃着饭听着袁老的评书也曾是一种简单的幸福。

到县城上中学后,接触面就大得多了,恰好有同学老家是北耽车乡赤壁村,很是惊奇,并且听说也有一条大河,一度以为“赤壁之战”就发生在平顺县。直到看了《三国演义》电视连续剧和在课本里学习了司马光《赤壁之战》,才知道错了,仅是同名而已。


赤壁村的这条河流名叫浊漳河,河流到赤壁村这里时突然跌落几十米,形成一个大“断”,“断”本意为“断开、断绝”,在平顺县民间引申为河流中间突然跌落形成瀑布的地势地形。浊漳河行经赤壁村时悬挑出一个大瀑布,成为了一大胜景“赤壁悬流”,在明朝时就列为平顺古八景之一。

赤壁村在明正德年间之前就已经建村,不过名字不是赤壁,而是叫“断店庄”。据传最初是在浊漳河大“断”北岸附近山坡上有一位姓郭的人家开了一个饭店,后来逐渐这里定居的人多了,成了个几十户的小村庄,所以就因“断”、因“店”起名叫“断店庄”。

到了明朝正德六年(1644),由于断店庄人口越来越多,读书人也越来越多。大家共议,认为“断店庄”这个名字不太好,“断”字不吉祥,“店”有点狭隘,“庄”有点小家子气。站在河对岸高山上遥看村庄,河岸壁立千仞,全是一层层裸露的红色沙石,经过亿万年的风吹日晒、河水拍击,简直像整齐堆砌着的美玉,最后定名为了“赤壁”村。


要说“赤壁”这个词的名气很大,多数人都会认同,因为毕竟有著名的“赤壁之战”在作背书,想不承认都不行。平顺县的赤壁村恰好有一条浊漳河流经,也是红色的岩壁,因而得名“赤壁”,与赤壁之战却是一丁点关系也没有。但要以此来否定“赤壁村”的名气之大,也是行不通的。因为,至少在长治市以及晋冀豫三省交界处的一大片地区老百姓中间,太行山“赤壁悬流”景区也是一个知名度爆棚的存在。

浊漳河似乎独爱赤壁村,奔腾至此,仿若一条不羁的玉龙,在巨石处猛然腾跃,河水訇然跌落,水花四溅,恰似碎玉纷飞,由此悬挑出的“赤壁悬流”,恰似银河落九天般壮美,其磅礴之势,震人心魄,成为这方山水间永不落幕的视觉盛宴。

“赤壁悬流”在明朝时就被评定为平顺古八景之一,直到近些年才被旅游开发。景区甫一露面,立即惊艳世间,名噪一时,成了来平顺旅游必到的网红打卡地之一。

平顺县的赤壁村根本不需要沾“赤壁之战”的光,靠“赤壁悬流”已是大名远扬。


胜景赤壁

赤壁村有“赤壁悬流”旅游景点,你以为这就够了?不!赤壁村的胜景远远不止于此。

除“赤壁悬流 ”之外,平顺古八景之中的另外一景“龙门奋蛰”也处在赤壁村却是大多数人不很清楚的事情。赤壁断悬流下,河道中央有一个石质的小山丘,宛如卧龙,龙头高扬,龙尾伸向河里,卧龙的背面和前面都有山,三山形成对峙之势,所以称之为龙门。

关于“龙门奋蛰”,在多个版本的地方志中均可找到记载。明万历版《潞安府志》:“龙门山,旧属黎城,今在县北八十里,两山相合,中有大石,尝奋蛰焉”;清康熙版《平顺县志》:“新安里赤壁村,漳河南岸,路旁有大石耸立,俗传龙卧其中,突起南山上,至今蟠卧,巨迹腾列,山穴俱存”;清乾隆版《潞安府志》:“龙门山,在(潞城)县东130里石城里赤壁村,两山合峙,山在三穴漳河南岸,大石耸立上,人传龙卧迹”。

龙门奋蛰之地,是鲧、禹父子治水之处。古时候,浊漳河水迅猛异常,民受其害。大禹的父亲鲧在此凿沟治水,却错修沟渠向南,劳民伤财而无功。鲧死后,禹子承父业继续治理。禹总结经验,创新方法,引水东流,从此河流不再泛滥,人民安居乐业。


清乾隆《潞安府志·卷四 水利》记载“土人传鲧治水,欲浚漳河南流,凿山势逆水不能下,被殛;禹乃改渠东流,始通。凿痕今存”。如今你进入“赤壁悬流”景区内逆流而上不远处,河南岸一条峡谷顶端人工凿痕依稀可辨,峡谷不长便被土石阻断,这就是流传的错錾沟遗址,也是龙门所在。

赤壁村既有龙门,还有龙洞。村子面朝龙门,背靠深山之上藏有一个神奇溶洞名为“漳水五龙洞”,堪称又一处风景奇观。

五龙洞藏在深山之中,现在仍未被开发,一切还是原始风貌。在很早以前,五龙洞作为龙居之地是赤壁村以及附近村民求雨之所。赤壁村下就是奔腾不息的浊漳河水,但是碍于悬崖峭壁,用水却是困难,生活以及耕种之水均靠老天爷照顾。遇到天旱之年,老百姓便会来五龙洞向五龙王求雨。五龙洞口是一整块青石中间开着一个方口,已被香火把熏得漆黑闪亮,有石碑刻着“漳水五龙神尊位”。

五龙洞有五个溶洞首尾相接,就像是一进五院。最外面的洞口看上去比较狭窄,高不足二尺,宽也就三尺余,如要进洞需俯身攀爬才行。进入洞口,经过一段短下坡后,豁然开阔,宽7米,深5米,高2.5米,此为第一洞,左右钟乳石林立,像是龙宫的仪仗队欢迎客人,名叫"群龙迎客"。

进入第二洞,比第一洞大了差不多一倍,宽、深10米余,高4米,四壁钟乳呈现一派珠光宝器,琳琅满目。通过一深约7米、宽1.5米、高1米的走廊进入第三洞,洞深11.7米,宽4.7米,高3米。在第三洞右厢有深5米,宽0.5米,高0.6米的一小支洞,洞内石笋遍地,极像众神打坐诵经,最前面一个石笋更为神奇,似一座水晶香炉,中心有一小眼,能插一炷香。


传说周围村庄遇到大旱,前来祈雨,就要在这里烧香求雨,只有把香插入这个小眼,才算真正求到五龙王爷。因此,这里名曰"取水圣坛"。五龙洞口上方有一匾额“沛然下雨”,旁有小字记载:“乾隆二十九年七月初五日乙卯、初六日丙辰取水,出洞门见雨渺渺,回殿大雨报应,方圆二十里为界”。

从第三洞到第四洞也需走一道约7.5米长的走廊,宽2.5米,高5米,再往里便是宽大辉煌,居五洞之最美的第四洞,宽12米,深9米,高11米。第四洞四周及洞顶完全被钟乳石覆盖,横竖皆成美景,随你想象,或哪吒闹海”,或桂林山水最神奇是一座8米高的宝塔,雪白晶营,层层造形千奇百怪,象龙王的定海神针矗立在中央。

第五洞在第四洞后上方,攀爬不易,仰望可见各种用具摆设整齐,可为五龙王爷的内厅?

有五龙洞在此保佑百姓风调雨顺,百姓曾立碑公约“洞内不许损毁景象,洞外不准砍伐棘木”,所以洞内景象保存完好,洞外草木茂盛,外人轻易找寻不见。

赤壁村的自然风光如诗如画,而其人文底蕴同样深厚,诸多历史遗迹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其中村前的战备渠与村中的唐王庙颇具代表性。村前的战备渠,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修建,八十年代通水造福百姓,至今仍在发挥着很大作用。


赤壁村唐王庙建于村北山坡高处,坐北朝南,东西28米,南北27米,几乎是个方形。庙院东侧存石碑1通,记述了清道光五年(1825)重修的经过,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唐王庙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山门(上为倒坐戏台)、献殿、正殿,两侧分布为东、西夹殿,东、西耳殿。整体保存相对完好。

唐王庙敬奉着唐王李世民,赤壁村无缘无故为什么要建一座唐王庙?据说是因为唐王吞蝗虫,为民除稼穑之害,勤政爱民,省冗费,轻徭役,天下讴歌太平。

唐贞观二年,蝗虫遍野,百姓遭殃,为救民养民,唐太宗李世民把蝗虫吞吃到肚里,为百姓除掉蝗虫。而赤壁所处之地,是晋冀豫三省交界之处,历史上多次发生蝗灾,民不聊生。于是,自然就想到了吞蝗救民的唐王,建庙祭祀,以求免灾。


唐王庙是什么年代创建的,找不到详细记载,无法推断,目前遗存建筑结构是清代风格。唐王庙建成后,是否真的保佑百姓不再遭受蝗虫之害,也未见得。神仙有时候也靠不住,只有靠人民自己。至少在1943年春夏之际,平顺县漳河沿岸地区还遭受过一次规模较大的蝗灾,是在抗日政府组织下,军民一心抗灾救灾,渡过了难关。新中成立后,人民政府组织群众把防灾工作做到了前边,蝗灾再无发生过。

唐王庙先是在上世纪长时间作为赤壁村学校使用,东、西配殿曾是学校的教室,如今改成了一位赤壁村名人的展览馆——段二淼戏剧艺术展览馆。

赤壁村是出过名人的,说是赤壁村的名人,显然有些格局小了。段二淼,至少应该是晋东南地区的名人,如果从他所在行业说,应该可以扩展到全省甚至全国。


名人赤壁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在晋东南地区无论大人小孩,都知道胜利剧团有个唱戏的好把式名叫段二淼。他不仅本人唱戏唱得好,而且为上党梆子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他和他的徒弟们秉承段派艺术,一脉相承,带领上党梆子一路走来,一直走到今天,不断创造出新的辉煌,为上党梆子传承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段二淼先生1899年出生在赤壁村一个贫苦家庭,一岁丧父,两岁离母,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奶奶经常带着他沿村讨吃要饭。在讨吃要饭途中,只要遇到有戏班子唱戏,他就着迷,就要从开始看到散场。就这样,戏剧艺术的萌芽在一个小讨吃孩心中勃发了。10岁,开始到涉县天益班子学戏唱戏,到1915年,六年时间,他先后又在黎城公益班,襄垣的鸣凤班、合意班、景义班,潞城的新乐意班等多个班社演出学习。

段二淼刻苦学习、练功,16岁时就成了驰名上党的名演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名声大振。1916年起,他先后担任过壶关大口乐意班、长子南呈乐亲班、平顺王曲三乐班掌班。经过长时间打磨,段二淼的演唱已经非常娴熟,形成了段派艺术,受到上党地区广大观众的高度赞誉和喜爱。那个时期,段二淼到了哪个戏班子,哪个戏班子就叫“二淼戏”。1935年,他带领上党梆子潞府派演员到太原演出半年,深受省城观众欢迎,获得“誉满并门”的锦旗。


段二淼专攻小生,兼演须生,上党梆子所有剧目他基本上都演过,精通谙熟一百来出戏。他以唱功见长,唱腔挺拔高亢,字正腔圆,明快清晰,委婉华丽,身段刚健优美,擅翎子功,靠架功尤为出色。代表剧目:《佘塘关》《破洪州》《翠屏山》《乌鸦山》《甘泉宫》《小宴》《雁门关》《长生殿》《柳春院》《白毛女》《小二黑结婚》《血泪仇》等。

段二淼不但戏唱得好,更有一股民族气节,有一颗爱国之心。日军占领晋东南地区后,他便隐居不出,拒不为日本人唱戏。 宁可不唱戏,也决不出卖灵魂,他带领徒弟温喜云、赵玉信等隐居在家乡平顺县。 在国难当头,非常时期,表现出了一个民间艺人的非凡民族气节。

1940年,中共太南区党委、中共太南地委、太行四地委驻平顺县寺头村后。著名作家赵树理也来到寺头村,从事抗日救国的宣传工作。他听说段二淼在老家附近村庄教戏,就跑去造访他。赵树理和太南胜利剧团创立人王聪文一道去请段二淼,给他讲说“国度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1943年底, 段二淼加入胜利剧团。然后把他的几个名徒如温喜云、李秃则、王东则都带到了胜利剧团,后来又收郝同生、牛一舟等新徒弟。


段二淼加入到革命队伍中来,思想前进很快,不久就入党,并担任胜利剧团团长。他带领胜利剧团在上党大地各处 宣传 演出,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建国前夕,他出席全国第一次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1958年起任山西省晋东南艺术学校校长,兼任上党戏剧院院长。段二淼从旧社会一步步走来,成为了上党戏曲的代表人物,被誉为上党戏圣。

村里的老人们闲时聚在一起,常讲述着段先生的传奇故事,回忆着曾经的辉煌岁月。赤壁村为纪念段先生这位村里名人,把他生前事迹以及一些遗物收集、整理,做成了一座展览馆,供来人参观学习。村子里房屋墙壁全部加以利用,画上了各种戏曲人物图案,普及和宣传戏曲知识。

赤壁村以段二淼先生为傲,努力把村庄打造成上党戏曲之乡,以纪念这位上党戏曲泰斗。让上党戏曲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让段先生的名字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成为激励后人不断追求艺术、传承文化的精神动力。


神秘东洪

现在,东洪是赤壁村的一部分。

原东洪村由至少七、八个自然庄组成,不过现在还有人烟的只剩下山宿、东洪、刘家峧三个了,分散在赤壁村北部的山沟沟里,国土面积达到2万亩,占现赤壁全村的三分之二。

这里地广人稀,山大沟深,完全靠天吃饭,旱起来旱的要死,一下雨,就有山洪暴发。几个自然庄全在山圪梁上,往往是一下雨就遭受洪灾。特别是刘家峧庄的山沟有10 里长,东洪庄的东沟有5里长,西洪沟有4里长,这三个沟的洪水最大最凶猛。哪个庄都和“洪”分不开,相比较之下东洪庄的东沟最陡,发洪水的时候最多,水头最大、最凶,这里居住的农户又较多,因此,叫成了东洪村。

为什么说东洪村比较神秘?一则名气隐匿,鲜有人问津探究;二则人口稀疏,向外传递的信息微乎其微,仿若被岁月尘封的角落,亟待人们揭开其神秘面纱。


东洪的面积很大,老百姓长期居住在这里,产生出了众多的小地名,非常有意思,可以概括为:4水9峧18碣。4水:水石、塌石、犁岩井和西井;9峧:刘家峧、青岗峧、渗峪峧、蹬圪廊峧、范家峧、后峧、麻地峧、小庙峧和庙峧;18碣:小松碣、西碣上、大西洪碣、荒坡碣、羊圈碣、靳家碣、枣树碣、范家碣、刘凹西碣、桃树碣、柿花碣、唾沫碣、黑老碣、小不长碣、坟碣、垛不长碣、冯家碣和水石碣等。

东洪村在很早的时候,人口应该很多,只是后来陆陆续续迁离了,因为在这些小地名诞生的地方,好多都能找到人类生活过的痕迹。比如村里的白村口庄地名,据传曾是村里有百户人家之多,才叫为百村口,后来演化为白村口。不过现在白村口很久已经没人烟了,村上五十几岁的人也都不曾见过这里有人居住。

传说在水石沟和白村口庄曾有两个规模宏大的寺院,庵脚山下有个尼姑庵,白村口庄有100多户人家,但在清乾隆年间的时候发了一场特大洪水,两个寺院和尼姑庵,以及白村口庄的大部分村民遭灾,一冲了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东洪村的村民在地里耕种时曾挖出30多斤重的大圆肚铜香炉和一面铜镜,还有村民曾在河沟里捡拾到古钱币,似乎印证了此事绝非虚传。


在进入东洪沟的中段,半山腰有一座远看像庙宇近看像学校的建筑,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孤零零地。近前一看,还真是两者兼之。山里洪水泛滥,以为龙王爷能管这事儿,所以不知道在什么时间就修建了一座龙王庙。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设学校,这里在整条沟里的中段,可以兼顾各个自然庄学生来校,又是公共财产,当仁不让成了学校。墙壁上还残留“育人”两字,但是不作学校好多年,有虔诚的村民在过年时给它贴上了对联,横批非常直接,就是要求龙王“有求必应”。

东洪村,因洪水而得名。民受其害,苦不堪言。感恩国家扶贫政策好,全村搬迁到了324省道旁交通方便、设施齐全的住宅小区,再也不用担心洪水爆发了。

不过那两座规模宏大的寺院和尼姑庵是个什么样子呢?还有白村口庄的百户人家当时是个怎样的热闹程度呢?还有就是白村口庄又是在什么时候消失的呢?

嗯,还是很神秘。


小编微信:jdn0355,欢迎添加,探讨晋东南地区有关问题,或添加关注本公众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