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牛跟尚
设计 /赵昊然
晴川大道666号,武汉洲际酒店,东风乘用车销售有限公司2025年商务大会1月16日全天在此举行。看似低调,实则高调。
以前在东风大道特1号东风公司大本营附近酒店,由东风公司主管副总经理出席的东风乘用车商务大会,空前升格。
东风公司总经理周治平、副总经理尤峥和黄勇以及总会计师冯长军到会给东风风神、东风奕派、东风纳米的经销商打气。尤峥讲技术,黄勇讲品牌,周治平讲战略一口气讲了一个多小时。
在东风公司原副总经理、党委常委彭原璞1月16日正式调任中国船舶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后,他在2024年12月9日接受的分工——“负责乘用车国内外营销,联席岚图、猛士科技,分管国际事业部”,有了新的超规格的接手者。
“周总直管营销,杨董直管海外。”一位知情者向汽车商业评论透露。此前,东风公司国内、海外营销分别由副总经理级别的张祖同、彭原璞与陈昊、黄勇、彭原璞分管。
如果是事实,东风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杨青将直管国际事业部,以及中国东风汽车工业进出口公司;东风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周治平将直管新成立的营销管理部,以及东风乘用车销售有限公司。
这意味着东风公司一把手、二把手同时下场搞营销。
至此,东风公司八位领导成员最新分工再次浮出水面,东风汽车“4+2”业务布局和各项业务都有相应的集团层面负责人。分别是:
董事长杨青、总经理周治平负责乘用车国内外营销。
副总经理、党委常委张祖同分管商用车,也分管乘用车制造和合资的本田、神龙,合资的本田业务包括武汉的整车、广州的发动机、惠州的零部件。
零部件由副总经理、党委常委黄勇分管,同时分管战略和采购。
金融由总会计师、党委常委冯长军负责,同时又分管东风公司第一大支柱——东风日产及其南方事业。
东风公司“产品是根本”的商品企划、研发、车型等重担又压在副总经理、党委常委尤峥身上,他负责东风公司全集团的产品策划和产品项目管理、科技规划、集团研发体系(包括岚图、猛士的商品策划和项目管理)。
此外,董事、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刘艳红,是专职负责党建的党委副书记;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国家监委驻东风公司监察专员黄川,负责党风廉政、纪律检查。
如此,领导分工明确,接下来就是一场为销量、为市场、为地位、为尊严而战的东风保卫战。
根据中国车企集团最新发布的2024年销量(以批售为主),比亚迪427万辆,同比增长41%;上汽401万辆,同比下滑20%;吉利(控股)336万辆,同比增长22%;一汽320万辆,同比下滑7%;长安268万辆,同比增长5%;奇瑞260万辆,同比增长38%;东风248万辆,同比增长2.5%;广汽200万辆,同比下滑20%;北汽 171 万辆,北汽集团官微说“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保持了稳中有进的趋势”;长城123万辆,同比增长0.21%。
也就是说,虽然在2024年没有像上汽、一汽、广汽那样大幅下滑,且实现销量近7年来止跌回升,但不快进也是退,东风销量排位还是滑到第七。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海外出口数据,奇瑞、上汽、长安、吉利、长城、比亚迪、北汽、特斯拉、江淮、东风排名前10,前四强的数据分别是114万辆、92.9万辆、53.6万辆、53.2万辆,东风出口24.6万辆,排名第10,出口比第九名的江淮少了3000辆。
2024年,虽说车市很卷,且不看盈利多少、赚不赚钱,而先看卖了多少车,总评榜第七和出口老十,这对把二汽改为东风——不甘心做老二、也曾做过老大,并“视昨天为落后”东风人来说,如鲠在喉。
从武汉理工大学一毕业就扎根东风从技术员成为掌舵者的杨青,带领东风重回领航者地位,是各方的期盼和重托。
从2023年3月以总经理身份暂时主持东风公司大政到2023年10月被任命为董事长、党委书记,再到2024年10月被党代会选为党委书记,杨青一直在尝试用自己的逻辑和上面的方向,对东风公司进行变法。
包括:推进经营从依靠合资业务转向合资与自主并重,产品从以燃油车为主转向节能汽车与新能源并重,初步形成“4+2”业务布局(“4”即乘用车、商用车、零部件、金融四个自主业务单元,“2”即东风日产、东风本田两家合资业务单元),聚力实现“三个跃迁、一个向新”(新能源跃迁、智能化跃迁、国际化跃迁,统筹事业发展和员工发展,把一个全新的东风推向前进)。
25年前的1999年,当东风公司摇摇欲坠被美国之音预言将关闭的时刻,以苗圩为首的东风公司领导大胆改革,采取放虎下山的策略,构建起集团公司、事业板块、专业厂子公司的三层次管理体制与机制及激励,公司总部一度被看作是管控型的投资公司、财务公司。总部职能部门是运动场的裁判员,各子分公司是运动员。
“市场形势变了、竞争态势变了,我们的战斗队形就要变,我们的组织机构就应有相应调整。”正如杨青所说,现在的市场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细分市场已从蓝海变为红海,东风面临的不再是谁能率先“抢山头”的问题,而是打不打得赢的问题。
2024年12月31日,东风公司召开总部职能部门调整启动会,全力推动公司总部由战略管控向“运营+统筹”转型,进一步整合集团资源运营自主乘用车事业。
本次职能部门调整以“面向市场、扁平高效、运营统筹、职能清晰、符合规定、平稳过渡”为原则,在管理体制方面,实现管理一体化,对制造、采购、质量、营销、商企、项目、财务等直接管理,保障了各类资源匹配;在运行机制方面,总部部门职能延伸,既承担现有职责,又实际运行自主乘用车业务 。
此次职能部门调整后,共设21个部门、72个处(室),具体对公司(党委 董事会)办公室内设机构进行调整,强化督办职能;战略规划与科技发展部更名为战略规划部(品牌管理部),强化战略研究职能;调整经营管理部职能,负责公司运营分析、绩效管理、数字化管理及推进;成立产品企划与项目管理部、采购管理部(招标管理监督办公室)、制造管理部(安全环保部)、营销管理部、科技创新管理部(研发总院)。
根据要以“跃出战壕,去打胜仗”的精神状态走向市场、走向客户、走向一线,和践行“协同高效、服务基层、敢作善为、廉洁自律”要求,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发布了一系列任命。
包括:研发总院院长杨彦鼎兼任公司副总工程师、战略规划部(品牌管理部)总经理、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战略规划部(品牌管理部)总经理。
经营管理部总经理张俊兼任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营销管理部总经理。
原战略规划与科技发展部副总经理张雁军任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品企划与项目管理部副总经理。
东风乘用车制造总部原副总部长徐斌任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采购管理部(招标监督管理办公室)副总经理。
经营管理部副总经理毛志军任公司制造管理部(安全环保部)副总经理、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管理部(安全环保部)副总经理。
东风本田汽车发动机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执行副总经理崔志锋任公司制造管理部(安全环保部)副总经理、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管理部(安全环保部)副总经理。
一位东风退休干部说,“不论机构怎么调整,销量上去才是王道。”
2025年,东风公司的目标是重回300万辆,同比要增长20%以上;新能源汽车要高质量跨越100万辆;海外出口目标是50万辆,同比翻番,未来目标是百万辆。
今后五年,东风公司的目标是,新能源汽车销量300万辆,总体销量重回400万辆。
即使达成这样的目标,也难保东风公司重回行业第一阵营。但现在的冲锋和行动,可以确保东风作为国家队在牌桌上。
这已是生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