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引言:
前几年有人在外国网站上发了“你认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是谁”的投票。
最终的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夺魁者是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
隋朝在历史上的存在感并不强,不到四十年的国祚让它更多时候是作为唐朝的陪衬。
哪怕是比达到的高度和传奇性,隋朝也比不过另一个流星王朝——秦朝,杨坚本人甚至远不如“败家”儿子隋炀帝的名气大。
那么,杨坚到底做出过什么功绩让他如此受推崇呢?
其实,用两个词来总结,就是“统一”和“制度”。
一、天下一统,汉家复兴
杨坚的父亲杨忠是军人出身,前后经历北魏、西魏、北周三个朝代,灭南梁、败北齐,在南北朝乱世中靠着军功逐步攀升。
西魏时杨忠便已官至骠骑大将军,督四州军事。
北周建立后,杨忠作为宇文氏的拥趸升任柱国、封随国公。
出生在这样一个军事勋贵家庭,杨坚在父亲去世后也进位大将军并袭爵随国公,仕途平步青云,不到三十岁就成为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心腹。
杨坚还将长女嫁给太子宇文赟,两人结为亲家。
然而,天不假年于周武帝宇文邕,这位吞并北齐、统一北方的雄主年仅三十六岁便英年早逝。
继位的周宣帝宇文赟更是在位不到两年便在二十二岁的年纪突然去世。
皇帝的连续死亡让杨坚的地位变得尊贵起来。
外戚、辅政大臣、军功集团、门阀贵族的多重身份,再加上周宣帝在位时剪除宗室的“助力”,让杨坚在外孙周静帝登基半年后便成功将江山改姓,建立隋朝。
此时的杨坚站在了历史的节点。
他所经历的是一个割裂的时代,政权冲突和民族对立是南北朝的主旋律。
自五胡乱华以来,中原大地经历了二百八十多年的战乱,各种地方政权粉墨登场。
同时,少数民族和汉族在几百年间既冲突也融合,但彼此之间仍有巨大的裂痕。百姓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面对天下大势,杨坚首先确立了新王朝的经济政策和文化政策。
经济上杨坚采取了“输籍定样”和“大索貌阅”的方法,清查在南北朝战乱中伪造年龄的和被世家大族隐匿的人口。
经统计多出了一百六十余万人口,国家借此补充了大量的劳动力。
在古代,评价一个王朝经济最主要的指标就是人口和粮食。
杨坚在位时,不仅人口稳定上升,粮食更是爆炸式地增长。
隋朝在关中、洛阳等地修建大型粮仓,每个粮仓皆有上百万石的储备,粮食的储备大到唐朝初年仍可以吃隋朝的储粮。
如《贞观政要》里所写:“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不过,吊诡的是,这些大粮仓在隋末天下大乱时成了起义军的大本营,李密正是靠着兴洛仓发展起了出名的瓦岗寨。
各路诸侯开仓放粮周济百姓、发展势力,从而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在文化层面上,杨坚选择顺应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决定创立了一个以汉族为主导、多民族共存的国家。
其实,就连杨坚本人都是民族融合的产物。
其父亲杨忠是汉人,但一辈子都在少数民族政权为官,杨坚从小接受的是鲜卑化的教育,就连杨坚的皇后也是鲜卑人。
杨坚在登基后大力推行汉化:改汉姓、用汉制,修复因战乱而损失的汉代古籍。
同时杨坚作为佛教徒,还放开了周武帝宇文邕在位时的禁佛政策,大力推行佛教,中国本土化的佛教和相关的文化艺术在隋朝完成了奠基。
在经济和文化恢复的同时,杨坚开始将目光放在隋朝以外。
此时隋朝周边还有两大隐患,北方的游牧民族突厥和长江对面的南陈。
为了给统一全国扫清障碍,杨坚决定先对突厥动手。
杨坚刚即位时,突厥便趁隋朝内部不稳劫掠西北地区。
杨坚即刻对突厥展开攻势,派高颎、虞庆则、杨弘、豆卢绩等人分道进攻,同时加强长城防御,防止突厥再次劫掠。
杨坚还采取了离间的计策,使得突厥内部斗争分化,并扶持东北的契丹共同打击突厥。
经过数年的斗争,突厥分裂为东西两部,西突厥向西遁走离开草原,东突厥则率众归附,并为杨坚上尊号“圣人可汗”,自此东亚地区再次由汉族政权领导。
开皇八年,在充分准备了数年后,隋朝集结五十万大军、近百位总管将军,由晋王杨广、清河公杨素统领,战线自东海到巴蜀,对南陈展开了全面进攻。
陈后主一味信赖佞臣,指望像以前一样靠长江天险阻挡北方军队的南下,结果仅四个多月,建康城便被攻破。
自此,从东晋衣冠南渡之后,近三百年的南北分裂终于结束,天下重归一统。
二、新制度的创立者
在文治武功之外,隋文帝一朝还创设了许多新制度,无一例外都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甚至世界的历史进程。这也是更推崇新制度的西方人将杨坚列在榜首的原因之一。
在政治上,杨坚废除了少数民族政权(北周)繁杂的六官制,恢复了汉魏时期的制度。
杨坚在中央设立虚职三公和内侍、秘书、内史、尚书、门下五省。
其中内侍省主管宦官,秘书省主管书籍历法。国家政权实际由内史(唐朝时改名中书省)、尚书、门下三省运作。
内史省负责提出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其中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掌管全国的各项事务。
这套制度就是著名的“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的设立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它摒弃了南北朝时期冗杂的官吏制度,采取了新的权力分工,提高行政效率的同时也分化了相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此后的封建各朝代,虽然机构屡经变迁(如元朝起改三省为一省),但基本在三省六部制的底子上进行改动的。
三省六部制的建立为以后的封建王朝政权的运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模板。
当然,最为人称道的制度变革当属隋朝创立的科举制。
秦汉以来,人才的选拔基本以察举制为主。
自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之后,察举制度逐渐变成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僚集团的工具,所谓“下品无士族,上品无寒门”。
出身贫寒的人才报国无门,世家官僚却尸位素餐。
开皇六年,杨坚第一次开科举取士,使得不同阶层的人才都有上升的机会。
同时借此将选拔人才的权力从地方和世族收回到中央手里,强化了中央集权。
在补充了新鲜血液之后,杨坚又对官僚集团进行了改革,大幅裁撤冗官、革新吏治。
科举制的创立是具有历史意义的。
自此人才上升的通道被打开,才干取代出身成为官吏选拔的标准。
科举制在中国一直沿用到清末,科举考试的形式也被西方国家学习作为官吏选拔的方法。
此外,杨坚在位时结合过往惯例大幅改革了法律,在开皇元年颁布了《开皇律》。
《开皇律》总结了历代的立法经验,成为后世各封建王朝立法的模板,在乾隆年间颁布的《大清律例》中仍然能看到《开皇律》的影子。
《开皇律》中删减了前代的枭首、车裂等诸多残酷的刑罚,规定了“封建制新五刑”沿用至清代;完善了“八议”“官当”制度,使古代特权法更为系统;还正式确立了“十恶”重罪,将道德与法律融合。
在体例上,12篇、500条的法典条文也为后代立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封建王朝立法的集大成者《唐律疏议》正是在《开皇律》的基础上编写的。
三、硬币的另一面
按理说,一个有着如此多卓越贡献的帝王应当青史留名,那为什么杨坚在中国历史上的评价一直不算高呢?背后大致有如下原因。
首先,杨坚的诸多功绩背后都有不少争议的地方。对于杨坚骄傲的储粮量,“得供五六十年”的背后是李世民所点出来的“隋文不怜百姓而惜仓库”。
在开皇十四年大旱时隋文帝仍然不许仓库赈济灾民,而是“以身作则”带领关中百姓前往洛阳逃难。
如此一来结果就是仓库丰盈、国家富有,但百姓的幸福感却不高。
此外,杨坚尽管开科取士,但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还是要地方长官来推荐,与察举制并无实质性差异。
即使是通过科举选拔的北齐和南朝故地的士人,杨坚也并不信任。仍然继续重用关陇贵族集团。
除了功绩背后的争议,杨坚的性格和上位过程也对他的执政生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前文提过,杨坚其实得位不正,他的皇位实际上是以皇帝的外祖父兼辅政大臣的身份篡夺而来的,所谓“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
这使得杨坚带来了两个变化,一方面杨坚承受了巨大的舆论压力,另一方面也使得他开始怀疑猜忌身边的功臣。
李世民评价杨坚:“性至察而心不明”“不肯信任百司,每事皆自决断,虽则劳神苦形,未能尽合于理”。
在晚年,杨坚性格中的敏感、残忍被猜忌鼓动起来,对开国功臣集团展开了清洗。
首席开国功臣高颎首当其冲,在杨坚晚年时被贬为庶人。
灭陈大将贺若弼被罢免,史万岁则卷入立储事件被当廷杖杀。
对于基层官吏,一旦犯了小错杨坚也是动辄打杀,《开皇律》被束之高阁,取而代之的杨坚本人的独断专行,臣子们人人自危。
这使得杨坚在位末年整个朝廷都处于一种肃杀的氛围中。
最重要的是,杨坚本人在晚年立储问题上犯了大错误。
他在晚年废长立幼,而他“精心”挑选的继承人仅用十四年便使得蒸蒸日上的大一统王朝分崩离析。
隋朝过短的国祚也使得杨坚的很多功绩都隐藏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参考资料:《隋书》
《旧唐书》
《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