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发生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总有说不尽的话题,不过今天我在这篇文章里并不打算说这场战役的来龙去脉和历史意义,因为写那些东西的文章已经太多了,再炒冷饭什么意义。
看到这也许会有人好奇,既然我在文章题目写了斯大林格勒战役字样而文章开头却又说不提这场战役的来龙去脉和历史意义,那么,难道关于这场战役还有其他方面的了内容可写的,毕竟这么些年,大家写过的关于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文章已经像节假日时期出门上路的的汽车一样难以计数了。
关于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著作虽然很多,描写的角度也是各有不同,文献引用方面在相当程度上也可以做到长短互补,但由于那场战役的空间、时间跨度都相当大,再加上参战的军人数以百万,所以无论是砖头那样厚的大部头专著还是网上的千字短文都很难把那场战役描写的尽善尽美,难免会有所疏漏。
所以,我今天这篇文章写的是在以往很容易被大家忽略,但历史上确实发生过的,当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以后,苏军士兵曾经展开的废旧金回收和捡弹壳运动。
而苏军士兵收集废金属的决议是1942年10月25日,苏军参战部队团员大会上做出的。
由于当时前线的战斗已经不像夏天的时候那么激烈,所以当时苏军士兵已经有闲暇去收集废旧金属,加上由于战争的破坏,斯大林格勒战役到处布满了可供苏军士兵收集的废旧金属,所以在不长的时间以后,积极响应团号召的苏军士兵就收集到了价值48000卢布的废旧金属。
下面我接着说当时苏军士兵展开的弹壳题收集活动。
其实严格的说,苏军士兵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战斗结束后展开对弹壳收集活动也属于废旧金属活动的一部分。
考虑到苏军士兵在早期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废旧金属收集活动当中收集到的废旧金属,大部分都是普通的金属,而当时苏联国民经济和军事工业急需的有色金属在苏军士兵收集到的金属当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多。
而为了改变上述情况,所以苏军士兵很快把废旧金属收集活动中的目光放到了当时遍布战场各个角落的弹壳。
其实,苏军士兵之所以把注意力放到了看似无用的弹壳上,除了那些弹壳大多是用黄铜等有色金属制造的以外,还因那些俯拾皆是的弹壳被使用的次数并不多,只要略加清洁和修整就可以再次投入使用,有的甚至不需要清洁和修整直接就可以投入使用。
好吧,看得出,不管是上述哪种情况,如果苏联有关部门获得大量弹壳,就可以在相当大程度缓解苏联军事工业在弹药生产上的压力。
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苏联的战利品委员会曾经对苏军士兵在战利品收集工作中曾经制订对出物质奖励标准类似。苏军士兵在弹壳收集活动当中也不是毫无所获。
例如,根据现有资料,当时负责组织苏军士兵收集废金属的部门员会对弹壳收集活动制订的奖励标准是45毫米炮弹弹壳1卢布/个,85毫米炮弹弹壳2卢布/个,122毫米炮弹弹壳3卢布/个,107-152毫米炮弹弹壳7卢布/个。
上述价格合可能会让很多人觉得当时苏联战利品委员会肯定在弹壳回收上耗资不菲,但不得不说,和生产全新的弹壳比起来,上述价格还是很低廉的,另外,上述价格是苏军士兵收集的弹壳是黄铜弹壳的前提下,如果是钢弹壳,那么不好意思,价格减半。
而且大家可能从上述价格表当中看出来这个问题,那就是苏联战利品委员会对弹壳回收明码标价的仅限于苏式口径弹壳,但父对德三口径弹壳却没提。难道是苏联有关部门疏漏了么,显然不是,就算当时有人粗心大意的疏漏了也不可能疏漏的那么彻底。
其实,这里面的原因是苏军回收弹壳的本质目的是为了拿来重复使用,而德三口径的弹壳捡回来除了回炉冶炼成有有色金属也没什么太大作用,相比之下,还是回收苏联的弹壳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