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苏联军事工业研制的苏-76自行火炮,大家对这种武器的各种参数都很熟悉,所以没有必要为这件事开篇文章专门论述一下。
简单的说,苏-76自行火炮就是T-70坦克和ZIS-3型76毫米火炮嫁接到一起的应急产物,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这种看似简单的武器苏联军事工业累计生产了14292辆,产量在同期的自行火炮当中首屈一指。
到有意思的是,如此巨大产量的武器并没有赢得苏军士兵的欢迎,因为当时的苏军士兵给这种武器取了一个“万人坑”的绰号,那么,苏军士兵当时为什么不喜欢苏-76自行火炮,而给它取了那么一个的绰号呢?
其实,苏联士兵对苏-76自行火炮的态度我们从“万人坑”这个一看就知道并不友善的绰号↑就能够看得出来,剩下的问题就是苏军士兵为什么不喜欢苏-76,以及为什么给苏-76取了那么一个绰号。
显然,一种武器在士兵当中的绰号直接和这种武器在战斗中的表现直接相关,例如苏军通过“租借法案”获得的M-3"格兰特·李”中型坦克在苏军士兵当中的绰号“七兄弟坟墓”的来源就是如此。
而具体到苏-76自行火炮身上,苏苏军士兵对这种武器的不满主要集中在这种武器的战斗室没有顶盖,对方一枚手榴弹就可以报销整个车组。
这一点在巷战当中表现得尤其重要,而在巷战当中支援步兵是苏-76参加的主要作战形式之一。
不过有意思,苏-76在设计之初它的战斗室却是有顶盖的,只是由于这种顶盖既妨碍苏-76车组在战斗中的快速瞄准射击,同时也影响车组和苏-76搭载的步兵之间进行交流,所以后来苏-76就取消了战斗室的顶盖。
可以说,没有战斗室舱盖也算苏-76自行火炮在战争当中的一项改进措施,但是很明显,这项改进是失败的!
当然,在当时被德三军队手榴弹摧毁的苏-76自行火炮并不是很多,更多的苏-76还是被德三军队的坦克、强击火炮和反坦克炮报销的。
而在战斗中苏-76一旦被对方的火力击毁,那么它的车组和苏-76被手榴弹击毁带来的后果也没什么不同。
由此,苏-76的另外一个弱点显露出来了,那就是它的装甲太薄,只有16(侧面)-35毫米(正面),而这种规格的装甲在当时来说几基本挡不住对方什么火力,所谓的防护也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当然啦,必须承认,苏-76和苏-85、苏-122和苏-152之类的武器有着本质不同,苏联军事开发苏-76的初衷也不是用来和德三装甲部队对打的,因为它的主要任务是支援步兵的作战行动。
而在支援步兵作战的过程当中容易受到对方各种火力攻击,就是苏-76在战斗中损失惨重的重要原因。
另外,由于苏-76自行火炮使用了T-70坦克的底盘,所以自然也沿用了T-70坦克的汽油发动机,油箱里自然也装满易燃了汽油。
可以想象,在战斗中苏-76一旦被对方的火力击中,那么它的汽油发动机和油箱里的汽油被引燃以后,苏-76自行火炮车组的命运并不乐观。
由于上述几点原因,直接导致了苏-76自行火炮的车组在被对方击毁以后生存率很低无数的苏苏军士兵在苏-76上面阵亡,这就苏-76自行火炮被苏军士兵称作“万人坑的直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