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陕西对外开放的步伐迈得铿锵有力。

积极落实中国-中亚峰会涉陕成果,峰会秘书处在西安启动运行,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投用,在哈萨克斯坦、荷兰等13个国家投运海外仓36个,中欧班列货运52.4万标箱、增长21.9%,陕产货值占比超40%。

西安国际航线恢复至52条,出入境旅客132.1万人、增长133.3%。丝博会、杨凌农高会成功举办,市场化专业化办会水平不断提升,实际使用内资增长16.9%。开展“投资中国·选择陕西”招商活动230余场,陕粤港澳活动周成效明显,新设外资企业520家、增长27.5%,全省进出口总值增长12.3%,其中对中亚五国增长48.1%。


陕西省两会上,代表委员纷纷表示,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把握战略机遇、落实发展任务,推动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建设提质增效,汇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省政协委员、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樊建强认为,应完善外商投资激励政策,对在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投资的外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土地供应、财政补贴等方面的支持。构建全球招商网络,充分发挥驻外使领馆、商务代表处、海外商会等机构作用,加强与全球知名企业的联系与对接,及时获取投资信息,精准开展招商活动。

1月16日10时,随着一声鸣笛,满载着300台新能源小汽车的出口专列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出,标志着“中国造”商品汽车出口专列开行累计突破5000列,为助力国内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推动“中国智造”走向世界,促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互通作出积极贡献。

现如今,西安国际港站现有线路59条,设计年铁路处理货运量可达6600万吨,平均每100分钟就有一列国际班列从这里驶出,成为全国开行国际班列最多的车站之一,让“中国造”更好更快地走遍全球。

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2025年将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陕西将推动自贸试验区提质增效,提升综合保税区、上合组织农业基地等平台能级,发挥好中欧班列综合带动作用,强化西安集结中心“枢纽对枢纽”开放功能,推进港贸产城融合发展,构建“物流+贸易十金融十产业”的中欧班列经济圈。

持续落实中国-中亚峰会涉陕成果,办好欧亚经济论坛、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中俄中小企业实业论坛、中国-中亚实业家委员会会议等活动,发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积极布局海外仓和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深耕中亚、西亚、俄罗斯市场。高水平办好丝博会、农高会,持续开展“陕耀全球”拓市场抓订单活动,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做好签约项目跟踪服务。

韩文霆委员认为,吸引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是我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应完善顶层设计,聚焦优势短板,科学谋划方案,精准定位承接角色,推动产业承接转移有序高效进行。

“陕西已从内陆腹地站上了向西开放的前沿,应充分发挥文化、能源、产业、区域等优势,不断提高国际人文交流水平,进一步加大对外交流合作力度,努力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陕西省人大代表、西安财经大学中国(西安)丝绸之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向寿生说。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张海珊)

来源:中国日报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