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由中建八局承建的重庆大学虎溪科学中心实验大楼EPC项目(以下简称:重庆大学科学中心项目)举行揭牌仪式,标志着重庆大学科研事业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该项目投用后,将形成重庆大学科研创新的策源地,服务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要,为前沿科技创新发展和高端科研成果产出提供新动能。
重庆大学虎溪科学中心实验大楼EPC项目是重庆大学有史以来最大的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等为一体的科学实验中心。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4.7万平方米,由内外环形建筑围合而成,其中内圈由U型高18米的3层大空间连续实验室组成,外圈为3层18米高裙楼及10栋塔楼围合而成,塔楼最大建筑层数10层,最大建筑高度47.7米。
“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塔楼与地下室结构错位布置、大体积基坑肥槽、高大异形清水混凝土柱廊等施工难点。”据中建八局西南公司重庆大学科学中心项目总工程师何兴介绍,项目团队创新采用部分塔楼桩基优化为半坡桩并提前插入施工、应用大体积流态固化土回填技术、采用独创的清水构件预制生产技术,实现地下室与塔楼结构施工无缝衔接,快速高效施工的同时提高回填质量,并解决清水柱廊质量控制及施工难题,有效地保障施工质量的同时,极大地缩短了施工工期。
重庆大学科学中心项目设置有750立方米的雨水花园,并配套200余立方米的雨水蓄水池。通过雨水回用设施,有效储存和处理雨水资源,就近应用于绿化灌溉、车库冲洗、地面浇洒以及水景补水等多方面,不仅实现了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还有效节约了水资源,对于促进校园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实现建筑观感及结构整体性平衡,项目在“科学之门”及主入口采用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大板,单块最大尺寸可达约12.2米×4米,其吊装过程不仅需要精确的力学计算确保稳定性与安全性,还要克服材料重量、风力等多种复杂挑战。为此,项目团队个性化定制吊装方案,通过先进的吊装设备与智能化监控系统,实现对重量级大板的精准操控,为主体建筑披上了一层坚固而优雅的“铠甲”。
该项目投用后,将形成重庆大学科研创新的策源地,服务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要,为前沿科技创新发展和高端科研成果产出提供新动能。
上游新闻记者 黎静 中建八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