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互联网公开的图片可知,中国海军舰载版歼 - 35 相较于空军版,在设计上有显著优化。其机翼面积大幅增加,水平尾翼与机翼前后搭接,翼身融合设计达到极致,形成升力体气动结构,显著提升了中低空综合飞行性能 。这一设计不仅使歼 - 35 在弹射或滑跃起飞时能获得更大升力,得以挂载更多机载武器,还确保其在航母着舰时姿态平稳,有效降低失速风险,避免碰撞事故 。
回顾往昔,中国航空设计师在追求高空高速战机的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经验与教训。以歼 - 8II 为例,作为机翼两侧进气的小翼展高空高速截击机,它拥有 22000 米的最大升限和 2.2 马赫的高空超音速飞行性能 。但因其翼面积较小、机身设计过于细长,低空低速时易失速 。在当时技术条件下,这是难以避免的取舍。不过,歼 - 8II 为中国航空工业的自主探索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
如今,歼 - 35 的最新款频繁进行飞行测试,其机翼和水平尾翼上清晰可见的折叠缝,表明机翼可折叠,方便在航母机库、甲板和升降机上停放,能有效增加航母搭载舰载机的数量 。001 型航母 16 辽宁舰在完成改造海试时,甲板上停放着机翼折叠的歼 - 35 和歼 - 15B 战斗机,充分证实了歼 - 35 机翼折叠功能,为其未来大规模上舰奠定了基础 。
歼 - 35 前起落架设有弹射起飞牵引拉杆,机尾配备降落尾钩 。从机体涂装判断,新近露面的歼 - 35 极有可能是海军型舰载版的首批量产型号,网传已有 16 架装备中国海军航空兵舰载机部队 。其雷达反射截面积小,隐形性能出色,在航母起降时升力大,有效规避低空失速风险,这背后彰显了中国风洞技术和航电设计的卓越进步,使其成为备受瞩目的舰载战斗机 。
沈飞研制的歼 - 35 发展历程曲折,虽比歼 - 20 首飞仅晚一年多,但歼 - 20 已装备中国空军 10 余个战斗机航空旅,机队规模年底前将突破 300 架 。歼 - 35 起初是沈飞自筹资金、主打外贸出口的项目,获得出口编号 FC - 31,绰号 “鹘鹰” 。从 1.0 版到 3.0 版,“鹘鹰” 不断升级,最终获得中国海军和空军的认可,正式立项,研发资金逐步到位 。沈飞历经十余年精心打磨,不仅打造出 “一机多型”,还将外贸版名称改为歼 - 31,国外航展上的 “鹘鹰” 模型也已换上 “歼 - 31” 标志 。
在中国空军已装备数百架歼 - 20 的背景下,中国网友对海军版舰载战斗机歼 - 35 的正式入列时间尤为关注 。当前,国外最先进的舰载机 F - 35C 联合攻击 / 战斗机,虽为单发单座,但凭借先进航电设备和隐形性能,战斗力强于中国海军现役的非隐形歼 - 15 “飞鲨” 舰载战斗机 。而歼 - 35 作为双发单座、具备超音速巡航性能的舰载机,一旦装备海军航空兵,将凭借后发优势对 F - 35C 形成空中优势 。
隐形舰载战斗机的列装,对正处于战略转型的中国海军航空兵意义重大,将大幅提升航母打击群的制空、对海打击和陆攻等作战能力 。种种迹象表明,003 型航母 18 福建舰即将进行第五次海试,歼 - 35 已做好上舰准备,只待电磁弹射起飞和电磁拦阻降落测试 。预计今年年底前,广大网友有望见证歼 - 35 在福建舰上成功完成电磁弹射与阻拦着舰的历史性时刻 。按照福建舰海试节奏,这艘满载排水量超 8 万吨的中国海军最大航母,很可能在 2025 年底前正式入列,届时中国海军将迈入 “三航母时代”,成为全球航母数量第二的强大海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