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动批"腾笼换鸟"变身金科新区、打造烂缦胡同等一批网红街巷,走进北京西城,城市更新变革正在悄然上演。

1月15日,在北京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西城代表团小组会上,各位代表讨论氛围热烈,大家围绕提升"北京服务"品牌、京津冀金融一体化发展、争做新质生产力的示范区排头兵、"演艺之都"建设、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等多个方面提出意见建议。提及2025年西城区要干的三件大事,北京市西城区委书记刘东伟就提到在推进城市更新上下功夫,加速推动西单—积水潭桥线性街区保护更新、西单—开阳桥和西单连廊项目整体亮相。


加速推动开阳桥和西单连廊项目

在西城代表团小组会上,"城市更新"成为会议的高频热词。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2024年,西城区大力绿化美化城市,完成莲花河绿道三期建设和5处全龄友好公园改造,新建36条精品街巷、188条优美街巷、60个"最美院落"。刘东伟在小组会上表示,在城市更新方面,以"绣花"功夫勾勒好城市"金角银边",有效提升腾退空间再利用水平。探索老旧小区整片区成规模改建方案。大力加强立体停车设施建设,让更多居民不再为出行烦恼。全面提升重点区域景观照明水平,抓好背街小巷精细化治理,扮靓街区"面子""里子"。

近年来,西城区还积极推动区级重点花园城市建设项目,开展金融街街道金融街花园式街区和丰汇花园式街区建设,持续推进广济寺游园等口袋公园建设,改善城市环境,促进老城更新保护。让人民群众在花园城市建设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

西城区是首都功能核心区,也是老城区。实施城市更新就是要让这座老城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让居住在老城的老百姓享受更加便利、更有品质的生活。持续探索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西城一直在路上。

以什刹海街道为例,过去的一年,什刹海街道以"红墙先锋"新作为、"首善之首"高标准,不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西城实践,在什刹海展现更多可视可感可触的新成果、新面貌、新气象。1月15日,在西城区代表团小组会上,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街道兴华社区党委委员、纪检委员梁晨就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什刹海街道兴华社区一直坚持为民服务底色,加强整体规划,聚焦周边居民需求,做好便民服务网点、商业设施等配套保障,为不断提升居民群众生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努力。

从成果来看,2024年,西城区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首创平房院落保护更新"整院退租"新模式,启动实施白塔寺、棉花片A3两个试点项目,签约1004户、形成整院224处。全市首个原址重建装配式试点项目桦皮厂8号楼回迁入住,获评"中国改革2024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北京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中也提出,有序推进城市更新,锚定"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目标,优化实施路径,打开高质量发展新空间。推动白塔寺等平房区综合性城市更新项目开工。

绿色低碳的城市有机更新

前不久,刚刚完成全龄友好改造的西便门明城墙遗址公园吸引了许多居民游客前来休闲游玩。在1月15日的西城代表团小组会上,刘东伟在会上表示,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精心建设花园城市,打造更多群众可感知、可观赏、可融入的绿色空间。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2024年,西城区全面提升重大项目建设工程管理质效——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原则,深入开展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限额以下工程智慧巡查系统录入工程总数超7000项。在建项目实现绿牌工地全覆盖,全市首创的"基坑气膜"技术进一步推广应用,新兴盛项目落地全市面积最大、造型最复杂的首个"双基坑气膜"。

据西城区消息,2025年,西城区将继续守安全、优环境,为城市更新项目提供全方位的坚实保障。着力提升建设工程领域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逐级压实参建各方主体责任与行业监督责任。探索建设住建领域"智慧工地"平台,整合归纳施工安全、质量管控、扬尘治理等多个模块,以"精精益求精,万万无一失"的首善标准守护西城区施工现场安全稳定。同时,在更大范围推广运用模块化装配式建造技术、"基坑气膜"、超低能耗建筑等先进经验技术,通过科技赋能实现更加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城市有机更新。

北京商报记者 马换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