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宽了,公园多了,医疗方便了,经历了两轮的回天行动计划,昌平区回天社区居民的幸福感直线上升。1月16日,在北京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昌平团小组会上,回天行动计划的成绩单引发代表们的积极讨论。回天地区是北京市探索大型社区治理的“试验田”,接续实施了两轮回天行动计划,投用项目172个,促进产职住商融合,昔日“睡城”正在蝶变为宜居活力之城。第二轮行动之后,回天行动计划将进入第三轮规划中,“品质提升”将成为最终目标。

软硬件得以优化

2025年是第二轮回天行动计划的关键之年,如今的回天地区更加宜居。北京商报记者从昌平团小组会上获悉,通过实施两轮回天行动计划,区域道路拥堵指数下降了8.6%、基础教育设施实施率从43.9%升至74.8%、公园绿地服务覆盖率由75.3%提升到96.3%。

不仅如此,回天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日渐丰富。目前,该区域实施教育类项目40个,引进清华附小、人大附中等名校9所,新增学位2万余个,让更多孩子就近“上好学”。

医疗是民生之需,“回天有医”持续夯实。据介绍,目前回天地区实施了11个医疗项目,投用积水潭医院回龙观区二期、清华长庚医院二期,新增床位2000余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

在保障民生的基础上,商业设施的增加,让区域活力迸发。计划期内,龙域、龙德、龙泽三大商圈提质升级,超极合生汇、首开LONG街等商业新地标接连入市,营造了京北“夜京城”的生活圈。同时,回龙观体育文化中心、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等标志性工程建成,新增文体设施场地28.4万平方米,投用回龙观、天通苑生态休闲公园等绿色空间11处,群众休闲娱乐有了更多好去处。

品质提升是必然趋势

截至目前,回天地区在收获了近200个项目投入使用的基础上,继续谋划第三轮回天行动计划。北京商报记者获悉,昌平区将推动回天地区从“治大城市病”向“谋高质量发展”转变,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幸福家园。

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南街道三级主任科员,溪城珑原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苏静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两轮回天行动计划为回天社区带来了明显的变化,自己作为亲历者,最大的感受便是交通出行有了很大提升,看病比以往更加方便了,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居民在社区周边便可以找到舒适的公园。

“天通项链公园的建立让居民进行健身锻炼、休闲娱乐有了去处,周边的环境治理改善明显,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苏静提到,这是回天行动计划前两轮的成果,第一轮主要以外部环境治理为主;第二轮是软硬结合的外部治理加软实力提升;第三轮回天行动计划或将朝着品牌化、专业化发展,拉动整个区域的品质提升。

苏静指出,回天行动计划是一个巨大且细微的工程。仅从电力方面举例,在回天行动计划的带动下,天通苑地区的电力得以增容。原来因为天通苑电力不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新能源汽车安装充电桩等均无法完成。但回天行动计划的深化,将为整个区域带来巨大变化。

全区更新是主旋律

回天地区的提质升级,也是昌平区规划的缩影。昌平区推出城市更新五年行动计划,累计实施城市更新项目300余个,有4个项目入选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案例。

老旧空间推陈出新,让老厂房变废为宝。其中,昌平区盘活南口镇的三片废弃老厂房,将承接清华大学多个全国重点实验室。目前已实现一期亮相,获评全市首批“两业融合”示范园,昔日的“老旧大厂”将升级为未来的“创新高地”。

今年,昌平区还将围绕“永安坊”这一历史主线,重点推进永安古城更新项目,目前项目一期已经陆续亮相。下一步,昌平区还将加快推动文化馆、城隍庙等节点开工,重现北城墙、文庙、角楼等景观,再现永安古城历史风貌,力争通过三年时间,打造一个有历史文化底蕴、古今辉映的魅力文化街区。

北京商报记者 刘卓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