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绘画基础,却把“工程画”画的栩栩如生,他是如何做到的?跟教育小微一起走进施岳定老师和他的“工程画”背后的故事——
岁月编织人生,光阴沉淀故事。这一个个工程机械部件图,看上去细腻逼真。这些手工画都是出自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退休教师施岳定之手。
发动机“教学挂画”
手工绘制栩栩如生
在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院史馆里,陈列着一张特殊的“档案”——发动机的教学挂画。在这幅发动机剖视图里,从各个零部件的大小、相对位置和装配关系,到钢制、铜制、铝合金、铸铁等零件的材料属性的色泽,全都栩栩如生。这幅画创作于1987年,完全由手工绘制,它的作者就是施岳定老师。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退休教师 施岳定:完成这样一张图,这个过程还是挺复杂的,因为原始材料,都是工程图装配图视图,可能有二三十个,有几百个零件,这样的零件图会有几百张,每一个零件会有一张图纸,需要把所有的图纸看明白,在脑子里形成一个整体装配结构。
绘制一张如此复杂的图,就相当于把一百多个零部件在脑海中完成拼装,再通过合适的轴测投影方向,精准地画出结构形状和尺寸大小,把枯燥的平面图纸“变”成立体模型的样子,同时还要把它的内部结构展示得一目了然。
复杂机器结构立体呈现
经典“插画”沿用至今
发动机剖视图施老师足足画了3个月,而这只是他上百张手绘教学挂图中的一张。当时,他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由于缺少直观的实物展示,很多复杂机器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和装配关系,学生很难理解,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他萌生了把复杂机器结构用立体画画出来的想法。
绘制出精准又形象的工程图不仅需要对专业内容烂熟于心,还需要一定的绘画功底。为此,施老师自学素描知识,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
当时,施老师的“教学挂画”经常被老师们轮流借用。除了教学挂画,他还为多部教材绘制了上千张插图。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退休教师 施岳定:比如像这样的一张小图,这是我用线条润色的,线条润色就是表示这个是加工出来的,如果用点子就表示一个铸造面,比较粗糙的,那个铁水浇筑以后形成的一种面。
不仅要逼真,还要更精准。在长期的图学教学和应用图学研究中,施老师提出并应用透视放射对应原理,解决某些轴测投影绘制问题。
施老师提出的办法,可以通过三十多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一个模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复杂机械学科的学习和理解。虽然现在“教学挂画”早已被计算机图形、照片等替代,但他手绘的很多教材插图仍然沿用至今。
一心育人甘奉献
全情从教践师德
今年72岁施岳定老师早已退休,现在,他的空余时间大多用于参加学术交流会议和学科建设,为培养青年人才继续做贡献。
退休前,施老师的课就深受同学们欢迎,容量80人的教室,很多别的班级的学生搬凳子挤满过道,一堂课常常超过百人。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师 胡伟飞:我本科的时候施老师是我们的图学老师,我们用的教材是施老师和其他几位老师合著的图学教材,从学生转化为老师,我经常受到施老师的继续指导,他特别在教学方面,给予我们很多指导帮助,对我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师 赵昕玥:每一位教工程图学的老师在上讲台之前, 会把施老师的教学视频,反复地去观摩很多遍,所以在我今天的课堂,我都是会用到他教学里面的一些案例,学生反馈也非常好。
现在,施老师还依然保留着画图的习惯。他不仅参与专业学术交流,还参加了浙江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工作。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退休教师 施岳定:因为大学生也是在人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一个过程中,你用你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去影响他,对他人生的发展给予一些很好的引导,我觉得本身作为一个大学老师,也是应该做的一些工作,我感觉很幸福。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更多教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