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泊升 杜春娜 夏侯凤超 李梦瑶 徐晓磊
2025济南两会期间,“数字文化”成为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讨论的热点之一。今年济南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济南市将把数实融合作为关键路径,聚力深化数字赋能,推动数字济南建设全面提升。在数字济南建设中,数字文化是重要一项。记者对话多名政协委员,了解他们眼中的数字文化。
济南市政协委员、山东财经大学MBA学院教授李琪:
济南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打造数字文化建设高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从资源采集、展示平台建设、产业融合等多方面入手,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让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可以加强文化资源的数字化采集与存储,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对济南的历史遗迹、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进行全面、系统的数字化记录,建立庞大的文化资源数据库,确保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能够得到永久保存和传承。
同时,可以借助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3D建模等技术,打造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场景,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济南文化的魅力。并且,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开发多样化的文化展示形式,如线上博物馆、数字图书馆、文化主题网站等,为公众提供便捷的文化获取渠道。
推动文化与数字产业的深度融合也是关键一环。鼓励本地文化企业与科技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具有济南文化特色的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如数字动漫、网络游戏、文化APP等,以创新的形式传播济南文化。比如,可以培育和引进一批数字文化领域的专业人才和创新团队,为数字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政府也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对数字文化企业给予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等,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促进数字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济南市政协委员、山东小广寒文旅公司总经理李建军:
在文化产业方面,数字技术的介入能够让更多的市民游客更直观、更多元去参与其中。像山东省美术馆“双年展”,这其中就有很多数字技术的介入,让原来只让挂在墙面上、比较单一的文化艺术作品更具有沉浸体验,能让更多市民游客参与其中,更深刻地去理解文化。多元的数字技术方式,能够让更多的人超越时空的限制,“触摸”到更真实的文化。
济南市政协委员、天桥区作协副主席钟倩:
“数据是信息时代的石油。”数字济南建设关乎强省会发展格局,关系民生福祉。聚力深化数字赋能,推动数字济南建设全面提升,首先要为城市搭载起来“数字基建”。加快以大数据、算法为代表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在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领域搭建起基石,同时要消除“数字鸿沟”,拓展数字化的深度、广度,体现数字服务的包容性、便捷性和可及性。
尤其是数字文化方面,济南大有可为。济南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在济南出生成长或在济南客居、游历的名人雅士不胜枚举,使济南拥有了传诵千古的“名士文化”;此外,济南有商埠文化、泉水文化、“二安”文化等,老祖宗留下的瑰丽遗产,刻写了济南历史演变的痕迹,也丰富着这座城的厚重底蕴。
“数字济南”建设,不仅是从物理到数字的迁移和复制,更多的是传播、生产、消费的全链条重构。在我看来,应以数字济南建设为契机,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打造文化消费新场景。各景区景点“出新”“上新”,用数字赋能文旅发展,打造更多消费新场景,解锁一批文旅“新玩法”,让文化资源从历史中“走出来”,于光影中“活起来”,在群众中“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