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邹玉杰律师;
做一辈子刑辩,防一万人失足……
〇一
最近,《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一直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有人称他精神失常,也有人指责他骚扰女上司。然而,至今为止,当年明月从未对此进行过任何解释或辩解。
因此,真实情况我们无从得知,也不便过多评论。
作为外人,我们过度关注当年明月的私人生活并不妥当,也没有太大必要。
毕竟,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将精力都花在关注他人的八卦上,就难以专注于自己的事务,成功自然无从谈起。
〇二
然而,这一事件让我联想到年轻律师执业的一个关键问题。许多年轻律师总想着趁年轻迅速成名、赚大钱,正如张爱玲所说:“出名要趁早。”
但对于律师行业而言,过早成名未必是好事。过早的成名可能导致缺乏沉淀,容易浮躁,进而走上一条不正常的道路,甚至是不归路。
正如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中提到的张居正,他从小就是天才神童,但过早的成名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在考秀才时,张居正与父亲一同走进考场。那时他年仅十二三岁。若照此发展,他很可能如《伤仲永》中所说的那样,不久便泯然众人。
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位明智的考官。
在第二次考试时,考官未让他通过,而是故意让他三年后再来考试,以磨炼心性,让他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或许正是这一失败经历,成就了张居正一生的伟业。
反观当年明月,他在很年轻时就写出了《明朝那些事儿》,一举成名,赚得4000多万的稿费。然而,之后便再无大作问世。
这其实很正常,一个人突然成名,顶着巨大的名气,若无法写出超越前作的作品,对他自己而言,或许就是一种失败。但要写出更好的作品,实属不易。
若每本书都比前一本书更好,那他便不是凡人,而是神仙了。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凡夫俗子,应接受自己是凡人的现实,不要有过高的期望。只有脚踏实地,才能有更好的未来,才能接受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同时更好地享受自己的优点及由此带来的财富。
〇三
再回到年轻律师的问题。
趁年轻时经历一些磨难与打击,将这些视为磨练自己的机会,或许能让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走得更稳、更远。将困难视为磨砺自己的磨刀石,将其作为迈向更高境界的垫脚石。
面对挑战时,不应一蹶不振或垂头丧气。而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行动,克服重重难关,必将迎来光明的未来和广阔的道路。
大器晚成者往往更为幸福。
相比之下,那些年少得志的人未必幸运。年轻时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因一时成就而骄傲自满,迷失自我,甚至做出不当之举,最终可能自毁前程。
因此,年轻律师经历一些挫折并非坏事。只要坚定信念,持之以恒,不畏艰难,终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邹玉杰律师
九章刑辩创始人,安徽律师门户网创始人;
亳州律协刑委会主任,金亚太(亳州)律师事务所主任,法律援助优秀律师,谯城区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
目标:穷二十年蛮力,救一百条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