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 (记者 高常生 通讯员 张伟 康烁 申壮)看病就医是民生领域绕不开的热门话题,为持续推进医疗资源下沉,增强群众就近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近年来,延川县紧密围绕“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目标,以优势科室建设为重点,全力打造以“人员下沉”为核心,以“流动医院服务”为载体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构建优质高效的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了 “群众大病不出县、小病就近看、未病共同防、身体更健康”的目标,有力促进健康延川建设。


从“群众跑”变成“医院跑”

“你的情况现在稳定多了,最近有按时吃药吗?……”近日,在延川县延水关镇呼家塬行政村,村医杨泽东像往常一样来到村民呼文弟的家中,为其听诊看病。只见他拿起笔,一边在病历上工工整整地写下诊断结果和药方,一边耐心地叮嘱用药方法和饮食禁忌。在杨泽东的悉心治疗下,呼文弟的病症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再有一个周期便可康复。

“现在的医疗服务太好了,每月检查三、四回,把药送到家门口,小病再也不用走城里看了,直接就在村里看。”延川县延水关镇呼家塬行政村村民呼文弟高兴地说。

在延川县,像呼文弟这样的病人还有很多,曾经,村民们若有个头疼脑热,常常需要前往县城的医院就医。不仅路途遥远,耗费大量时间,还增加了经济负担。因此许多小病小痛被耽搁,拖成大病,给村民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如今,村民都建立了健康档案,像杨泽东这样的村医也不再是简单的“赤脚医生”,他们背后有着强大的医疗团队支持。根据档案定时定点按需进村入户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服务。

“我们村1228人全部建立了健康档案。健康档案可以有效地监测到村民的健康状况,方便以后精准对他们进行健康指导和治疗。”延川县延水关镇呼家塬行政村村医杨泽东告诉记者。

据统计,2024年,延川县共计13家卫生院坚持按照“流动医院+流动药房”医疗模式,累计进村巡诊2187次,提供诊疗服务25957人次,服务群众54148人次。实现了“群众跑”到“医院跑”的转变,给农村常住百姓看病就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让“医生跑”代替“病人跑”

2024年2月11日,一位老人手拿锦旗走进了延川县文安驿镇卫生院,锦旗上“医德高尚 医术精湛”八个大字显得格外显眼。老人名叫高瑞生,他所拿的锦旗是专门送给文安驿镇卫生院内科大夫杨君兴的。据老人回忆说,在2024年正月期间,他咳嗽很厉害,辗转多家医院后,他又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来到了镇卫生院治疗。

“我咳嗽好多年了,跑了很多地方,都治不利索。这次在文安驿医院,杨大夫给我吊了针以后,再也没有咳嗽、喘气的现象了。没想到能在家门口就把病看好了。”延川县文安驿镇下驿村村民高瑞生开心地告诉记者。


高瑞生口中的“杨大夫”正是响应县医院“人员下沉”政策,来到文安驿镇卫生院坐诊的杨君兴,经过仔细诊断,凭借丰富的内科经验、专业的医学知识和科学严谨的治疗方案,杨君兴对高瑞生进行了一系列综合治疗后,有效解决了困扰他多年的顽疾。

“综合患者的描述,考虑到很可能是咳嗽变异哮喘,这是一个比较难治的疾病。当时收住院以后我就按照哮喘给予他一些抗炎、解痉平喘、利痰、吸氧等综合治疗,后面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目前我们主要由吸入激素进行维持治疗,症状再没有复发。”延川县文安驿卫生院内科大夫杨君兴说。

如今,不再被咳嗽困扰的高瑞生又拿起了心爱的三弦,和友人一起弹弦唱戏,欢度晚年的幸福时光。


在文安驿镇卫生院,像杨君兴一样响应“人员下沉”政策,坐诊带教的医生还有很多,如擅长中医调理内科及妇科病的王丹丹、全科中医诊治的杨旺旺等,他们让“医生跑”代替“病人跑”,让基层患者免去前往大医院看病排队的操劳和奔波,真正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延川县医共体建设工作开展以来,专家老师的下沉帮扶带教,让文安驿镇卫生院的就诊环境得到了逐步改善,新项目新技术的陆续开展,加强了我院的服务能力,提升了我院的服务水平,形成了‘常见病不出镇、疑难危重再转诊’的新就医服务模式。”延川县文安驿镇卫生院院长惠彩莲说。

2024年,延川县结合县域实际,重点推行以县人民医院为龙头,文安驿镇、杨家圪坮镇、延水关镇卫生院为枢纽,以村卫生室为基础的“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医疗模式;逐步优化“流动医院+流动药房”的镇村医疗一体化服务模式;全面落实“基层首诊负责制”和“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通过“医生上下流动、患者双向转诊”的方式,让一般常见病留在基层诊治,危急重病人通过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上转县级医院予以及时救治,康复期病人下转分院进行后续治疗护理。充分发挥了县镇两级医疗技术优势,为基层群众提供着全方位的诊疗服务。


建“新型科室”改善“病人生活”

在延川县供暖公司家属楼内,72岁的高碧莲正在做着家务,手脚麻利的她,完全看不出是一个刚刚经历过手术正在康复的病人。

“今年11月的时候,我拉柴时候没注意,就骨折了,当时疼得不行就送到县医院动了手术,手术很成功,哪都不疼了,恢复得很好。”延川县居民高碧莲告诉记者。

高碧莲骨折部位位于髋骨,又称股间粗隆性骨折,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以前,由于缺少相关的诊疗技术,病人大多长期卧床,形成压疮、坠积性肺炎和血栓,给家属和护理人员带来极大的照看困难。而随着新型科室的建设,曾经的疑难重症已被轻松攻克。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属于老年髋骨最常见的一种脆性骨折,以前我们好多病人长期卧床打牵引,开展手术比较少,但是近年来,我们开展了闭合复位内固定微创治疗,使病人能够早期下地,极大地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延川县人民医院骨外科主任医师王党军告诉记者。


截至目前,延川县人民医院共开设科室41个,成功打造9个市级重点专科,加入13个市级以上专科联盟,与西京医院、陕中附院、交大二附院等省、市三甲医院,建立对口帮建关系,签订帮建协议,引进专家教授132名,提供技术支持、管理指导、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帮助。

随着分级诊疗制度的逐步推进、基层医疗机构硬件设施和人才队伍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这背后是延川县不断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努力为人民健康护航的坚定承诺和实际行动。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医疗投入,完善医疗设施,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让优质医疗资源更好地惠及全县人民,为建设健康延川、幸福延川而不懈努力。”延川县卫生系统党委书记、卫健局局长张海岩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