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季的到来,许多人选择在被窝里放置热水袋、电暖宝等“取暖神器”。然而,有些人早晨醒来后惊讶地发现,与这些取暖工具接触的皮肤竟然遭受了低温烫伤,形成了水疱。

据相关统计,不当使用取暖设备导致的烫伤事件相当普遍,占低温烫伤总数的43.69%其中,热水袋和电热毯是最主要的“罪魁祸首”,二者合计占比高达77.78%。电热宝等其他取暖设备也不容忽视,占比达到22.22%。

低温烫伤不仅会在皮肤上形成水疱,若处理不当,还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并发症。那么,低温为何也能造成烫伤?遭遇低温烫伤后又该如何处理?

01

低温烫伤是怎么一回事?

谈及“烫伤”,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开水、热油或火焰等高温源。然而,低温的物体或环境同样能造成烫伤,且这类烫伤往往更易被忽视或误诊。

低温烫伤,即皮肤在与温度低于60℃的物体或环境长时间接触后出现的损伤。


与高温烫伤不同,低温烫伤的发展速度较慢,症状隐匿,可能不会在接触时立即引发疼痛,因此很多人初期并未察觉。特别是在睡眠中,人们往往难以感知到低温的逐渐侵袭,直到醒来后才发现皮肤已受损。遗憾的是,这时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的预防和治疗时机。

02

最低多少度可以引起低温烫伤?

关于低温烫伤的阈值,关键在于接触温度与时间的组合。

虽然60℃的温度并不算高,日常生活中诸如火锅、热菜甚至功夫茶的温度都可能轻松超过这一数值,但我们的食道通常不会轻易被烫伤,这主要得益于食物与食道接触的时间相对短暂,温度能够迅速下降。

然而,当皮肤与较低温度的物体长时间接触时,低温烫伤的风险便显著增加。研究表明,即使温度相对较低,只要接触时间足够长,也可能导致皮肤发红、肿胀甚至水疱等症状。


特别地,当表皮基底层温度达到44℃时,即可能引发低温烫伤,而成人皮肤感知疼痛的阈值略高于43℃。从44℃到60℃,组织损伤的速率随温度的线性增加而呈对数增长。

以下是一个关于不同温度引起烫伤所需时间的简化说明: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烫伤的严重程度与接触时间成正比,即使温度相对较低(如45℃),只要接触时间足够长,也有可能造成皮肤损伤。

此外,由于儿童皮肤较薄且对热的耐受性更低,他们在相同条件下更容易受到低温烫伤的影响。

02

如果有这些迹象,

则提示是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的发生源于热能的持续积累和传导。当皮肤与热源长时间接触时,热能会逐渐渗透到深层组织,导致从表皮至真皮乃至更深层组织的逐渐损伤。根据皮肤烧伤的深度,低温烫伤可分为一度、二度和三度烧伤。


▼低温烫伤的特点包括

1、伤口面积虽小但深度可能较深,部分情况下甚至可能达到三度烫伤的程度。

2、常发生在四肢,特别是小腿等暴露且容易接触到热源的部位。

3、初期症状不明显,可能仅表现为皮肤发红,且短时间内不易察觉疼痛或不适。

4、随着病情的加重,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疱、破损或破溃,此时患者会感到疼痛、刺痛、麻木或烧灼感。

02

应对低温烫伤,可以这样做

低温烫伤虽看似轻微,但若处理不当,可能引发严重后果。以下是处理低温烫伤的常见步骤:

迅速远离低温源:一旦发现皮肤与热源长时间接触,应立即将皮肤移开,防止进一步伤害。

流动水冲洗:使用不超过40℃的流动水冲洗烫伤部位,以降低皮肤温度并缓解疼痛。冲洗时间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直至疼痛不再进一步减轻为止,通常需几分钟。


保护伤口:避免使用冰水或过低温度的水冲洗,以防加剧损伤并引发冻疮或冻伤。如有伤口,应用无菌纱布轻轻覆盖,减少感染风险。

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对于严重低温烫伤,如破溃、剧烈疼痛或麻木感,或自己无法判断烫伤程度时,应尽早就医。专业治疗对于恢复至关重要,可能包括手术切除、皮肤移植、局部皮瓣重建等方法。

▼总结

低温烫伤是一种皮肤问题,其发生并不取决于高温,而是与接触时间的长短密切相关。即使温度低至44℃,长时间接触也可能导致烫伤。因此,对于低温烫伤,及时处理和预防至关重要,以减少伤害并促进皮肤恢复。希望这篇科普内容能帮助大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确保度过一个安全、温暖的冬天。

编辑:李玲

资料:科普中国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