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龄友好、社区附近、价格实惠、口味适宜……过去的一年里,社区食堂在北京多地提速建设,在保障居民方便实惠就近“干饭”的同时,部分社区食堂更成为社区消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平台和抓手。1月15日,在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召开期间,多位委员在谈到社区食堂时建议,应优化社区食堂的盈利模型,重点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多元、可持续发展的社区食堂,成为服务消费、社区消费,建设一刻钟生活圈的有力抓手。
市政协委员、市工商联副主席李志起:
做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实现平台
李志起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独家专访时建议,社区食堂同时具备公益和商业属性,需要平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在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的同时提升造血能力,提供高品质服务消费供给。
李志起提到,许多社区食堂的空间较大,除去运营时间外还剩下不少空闲时间,若能将现有资源进一步利用起来,便能成为拓客和增加利润的方式之一。
李志起指出,不仅是社区食堂,整个社区商业的模式都与门店的服务、消费者黏性和忠诚度息息相关,存在一定生存压力。除了政府补贴之外,一方面,不仅是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社区也应在租金等方面对于周边商业给予支持。另一方面,社区居民对于周边的熟悉情况是自身优势,若能以小时工或兼职等形式帮助社区食堂运营,不仅能够帮助社区食堂降低成本,还有助于食堂的日常运营。
在保障居民“努力干饭”的基本功能外,李志起认为,社区食堂更可以探索成为社区消费的基层枢纽。
近年来,北京一直在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在李志起看来,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中的业态是多元且丰富的组合,满足着不同消费的多样需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未来还能够承载更多空间和业态,社区食堂恰好是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实现平台。
市政协委员赵莉:
创新探索多元运营模式
近年来,社区食堂赛道中不乏连锁餐饮企业等的加入,这也带动了不同业态的消费。赵莉表示,其实无论是连锁品牌还是个体商户,均需要明确社区食堂的定位,注重菜品的营养丰富和多样化,提升服务质量,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需求。
“不能单纯以经营理念来看待社区食堂,这更是社会服务的场景,因此需要从顶层设计,创新探索多元运营模式。”赵莉建议,举例来说,有关部门可以通过设定社区食堂的利润率标准,对员工相关费用给予减免等。另外,在政策制定方面,赵莉还提到,应提前深度调研社区人群需求和体量,再对社区食堂业态加以引导。
“社区食堂有着显著优势,其最大特点在于亲民,这不仅体现在价格上,还包括对不同消费群体的广泛覆盖,社区食堂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其健康发展仍需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赵莉说道。
市政协委员蔡昱:
以延伸业务提升社区食堂造血能力
蔡昱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独家专访时建议,社区食堂应做到因地制宜,结合目标群体的消费特点和需求进行布局,提高自身造血能力,做到开一家、火一家。
近年来,全国多地出现社区食堂开办热潮,除了老年消费群体,追求便利的年轻消费群体、周边上班族甚至是学生等均是社区餐饮的消费主力军。社区食堂不仅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需求量较大的一项服务,更是提升区域生活服务业便利指数的有力推手。
蔡昱提到,社区食堂所在的区域不同,面临的环境与消费特点亦不相同,这就要求社区食堂做到因地制宜,充分了解周边不同消费群体的个性化需求。
此外,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社区食堂业态并非一蹴而就,过程中仍需持续优化。“社区食堂仍在不断探索和优化阶段,推动社区食堂发展离不开多方共同努力。”蔡昱表示,社区食堂和常规餐饮企业存在差异,但同样需要拥有市场化竞争意识,不断提升造血功能。
北京商报记者 张天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