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奕文
无锡,这座位于江南水乡的璀璨明珠,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水运交通,素享“四大码头”的美名,即“米码头”“布码头”“丝码头”“钱码头”。其中,“米码头”的名声尤为响亮。在中国“四大米市”——无锡、芜湖、九江、长沙之中,无锡米市因地理位置好、市场秩序好、交易公平,交易量位居“四大米市”之首。
一、无锡米市的历史沿革
无锡米市的经营历史源远流长,据《创建积余堂记》碑文记载和民间传说,泰伯开吴,已是无锡米市的前雏;早在汉唐时期,无锡米豆业已有发展;南宋时代,无锡米市初兴;元代贞元年间,为便利存储和转输漕粮,官府在无锡建立亿丰仓,“置仓无锡,以便海漕”,无锡初步具备了地区性的粮食集运功能;明代中期以降,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以及农产品的商品化,米粮交易日益繁盛。至明代万历年间,无锡成为闻名全国的“米码头”。当时,“天下码头,物之所出所聚处”,无锡之米与苏杭之币、淮阴之粮、淮扬之盐、浮梁之瓷、温州之漆器等齐名,冠绝一时。
清代时期,无锡漕运兴旺,古运河沿岸米行林立,平均每年粮食吞吐量高达800万~1200万石。清光绪年间,清廷明令全国漕粮折银征收,并指定无锡为江、浙两省漕粮采办地。漕粮采办带动了米粮的商品流转,无锡由此成为“产者输之,购者集之”的区域性米粮中心市场,与安徽芜湖、江西九江、湖南长沙并称为中国“四大米市”。在全国四大米市中,无锡无论从粮食集散总量、粮油加工能力,还是米行、堆栈的数量上,均独占鳌头,成为中国“四大米市”之首。
《无锡古运河米市图轴》(蔡光甫绘)
清光绪六年(1880年),在北塘成立了无锡米豆同业行会性质的积余善会。光绪十五年(1889年),粮商赵文溪、赵兰皋、高德茂、高显初等发起成立锡、金米豆业公所,由积余善会捐资,高鸿捐出北门张成弄底的一块地,建造积余堂(即公所)。积余堂除开堂解决无锡粮食同业中重大纠纷外,同时又是慈善福利机构。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在堂内创办私塾,免费招收粮食业子弟入学,这便是如今“无锡积余实验学校”的前身。
民国时期“积余堂”旧址
清光绪年间,无锡形成了北塘、三里桥、黄泥桥、北栅口(称“北四段”)和伯渎港、南上塘、黄泥洚(称“南三段”)及西塘共八段米市。在八段米市中,北塘的三里桥粮食市场规模、交易量名列第一,也位列全国之首。
八段米行不仅收集漕运征粮,还收购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与粮商的粮油。至宣统二年(1910年),无锡八段米市共有143家米行:三里桥40家、北塘41家、黄泥桥11家、北栅口9家、伯渎港13家、南上塘7家、黄泥洚4家、西塘18家。无锡解放前,八段米市数量增至260家。
无锡米市在近现代经历了几度盛衰。民国初年,漕粮停办,无锡米市一度萎缩。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无锡地区以面粉厂为主的粮食加工业的急剧发展,无锡米市又迅速崛起,并且从以稻米为主转变为米、麦、黄豆、杂粮并重的大规模粮食集散地。“米业兴,百业盛”,无锡米市带动了面粉、纺织、金融、商业等行业的蓬勃发展,使无锡赢得了“小上海”的美誉。
日寇侵华,无锡沦陷后,北塘和三里桥一带商店被日寇付之一炬,蓉湖楼也未能幸免,“繁华之地变成瓦砾之丘”,无锡米市元气大伤,陷入困境。抗战胜利后,无锡米市重新出现短暂的繁荣景象。然而,随着恶性通货膨胀和米价飙升,1947年5月初无锡爆发了前所未有的几万饥民抢米风波,无锡米市沦为畸形发展的投机市场。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反”“五反”运动与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无锡米市逐渐消亡,从业人员纷纷转业,部分职工转入国营粮店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粮食收购实行合同定购与市场收购“双轨制”,中断三十余年的无锡米市逐渐焕发新生。1981年,无锡人以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冒险“抢滩”,在全国率先创建了三里桥粮油市场。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该市场已发展成为拥有近万平方米交易场所、可存储800多吨粮食、日吞吐量达40吨的现代化市场。1995年,该市场成交额高达3.3亿元,成交量达1.8亿公斤,跻身全国百强市场之列,再次重振雄风。
旧时米市情景图
进入现代以来,无锡米市经历了转型与发展,特别是在信息化、科学化与现代化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无锡先后建成了无锡粮油中心批发市场(无锡粮食科技物流中心)、无锡朝阳粮油市场和无锡粮油交易市场三大粮食市场体系,并建立了“无锡米市网站”以及“粮油市场网站”“网上粮店”,为无锡米市与外界的联系打开了新的窗口,为米市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形成米市的历史成因
官方漕粮采办地的确立。自古以来,封建王朝都要向百姓征收田赋,其中运送到京师的粮食称为漕粮。漕粮有南北之分,北方所征称北漕,以大豆为主;南方所征称南漕,以大米为主。漕粮的重点是在南漕,占总数的六分之五左右。光绪十四年(1888年),清政府把南漕改用集中北运的办法,无锡被指定为集中地之一,江苏省各县及浙江省部分地区的漕粮都集中在无锡起运,每年无锡经办的漕粮有130万石,投入粮款银300多万两。“北输漕粮,南供民食”,市场的需求不断促进无锡米市的发展。光绪末年,仅集中在无锡北塘、三里桥这两条长不过二三里的街道上的大小粮行达80余家,形成了一个米市的中心。
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无锡位于太湖之畔,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土地肥沃,河浜交叉,气候宜粮,稻米产量高、品质好。同时,无锡又是水陆交通枢纽,南北有古运河贯穿而过,从无锡南渡太湖可通向浙江,北出长江又沟通北方。无锡境内有若干河道通向四乡邻县,干支河流纵横,江河湖泊相连,水运交通极为便利。浙江的硖石、杭州、绍兴、宁波等米市,每年要从无锡采办大量米粮,尤其是酿绍兴黄酒所需的糯米。1906年上海至无锡火车通车,1908年沪宁铁路全线通车,铁路运输的发展进一步增强了无锡米市的到货量与交易效率,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
良好的商业文化传统。无锡的稻米交易体系完善,米行职能分工明确,配套服务业发达,如堆栈业不仅储存稻米,还涉足粮食加工、保管、抵押贷款等,为粮食业提供了资金支持与信誉保障。堆栈业与金融业的协同作用,增强了市场的吸引力与消化能力,降低了经营风险。此外,无锡旅店业与餐饮业的演变也与米市紧密相连,无锡第一家具有近代功能的旅店启泰栈,第一家作为市场交易场所的茶馆蓉湖楼,都出现在北塘,形成了良好的米市配套服务。
三、无锡米市的深远影响
无锡米市,这一粮食交易的繁盛之地,不仅是经济活动的中心,更是传统农业、商业、饮食与手工业文化的璀璨交汇点。它生动展现了无锡这座城市多元融合、灵动通达的独特魅力,诠释了“米业兴、百业盛”的繁荣景象。
无锡米市的蓬勃发展,犹如一股强劲的推动力,加速了无锡民族工商业的崛起。蔡缄三、唐保谦等商界巨擘,从经营米行起步,逐步涉足面粉与纺织领域,创办了九丰面粉厂与庆丰纺织厂等知名企业。荣宗敬、荣德生兄弟更是以茂新面粉厂为起点,开创了辉煌的民族工业篇章,接连兴办了多家面粉厂与纺织厂,成为享誉中外的实业家。无锡米市的繁荣,为这座江南小城注入了近代崛起的强劲动力,为无锡成为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与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无锡米市的文化底蕴深厚,其工商精神更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无锡人。传承无锡米市文化,弘扬无锡工商精神,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与铭记,更是对当代人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精神的激励与鼓舞。这一精神力量,将不断为无锡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引领无锡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续写辉煌篇章。
无锡江尖渚(原无锡米市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