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研究生考试结束一段时间了,国考成绩和分数线也新鲜出炉了,大家都怎么样啦?
有同学形容当下的感受:比家里的猪都害怕过年,它横竖只用挨一刀,我要挨好几刀。
有人分享回答父母亲戚问成绩招数:
有人形容自己现状:“活人微死状态,每天就是睡睡睡,睡醒就开始胡思乱想。”
更有甚者,有人用“刑满释放却难以融入社会”自比,形象地描绘了自己考后的迷茫心境。
图片来源:@不知名momo
新年伊始,“上岸”成为高频词,大家默默许下了这个新年愿望。对于那些等成绩的学生,这个愿望尤为强烈。
图片来源:@北屿睡不醒
“‘岸’成了一座围城,在两边,都困住了我们。”
考研、考公、考编暂告一段落,但随之而来是戒断反应;应届生在秋招洪流中匆匆签下“保底协议”;上班族则勉力支撑至年终奖发放的那一刻...
每一次看似成功的“上岸”,都伴随着挥之不去的“交卷心态”。
1
“考完研继续学、放假准备复试”
没人敢放松
即便考完试、交完卷,很多人都不敢放松。
从走出考场时,不少考研的同学第一时间就迫不及待地对答案,去看自己审题方向是否有偏差、正确率如何,想给努力了几百天的自己个量化的“答案”。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从对答案中找到慰藉,有的同学面对草稿纸上勾勾叉叉,心中充满了挫败感,开始质疑自己努力的意义。
图片来源:@我在调作息了
一位二战考生在社交媒体上吐露心声:
“就在十几分钟前,对了英语、西综答案,深感有些东西硬求不来,感觉好像命中注定一样...感觉对不起自己这么几个月的努力,我真的已经很努力了,但是得到的这个结果让我有点难以释怀...”
图片来源:@三点水
放下笔的那一刻,不论结果好与坏,所有付出都画上了句号?答案是否定的。
与此同时,#室友考完研回来继续学#的话题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在话题下面,有网友谈到自己的室友考完研,不是和他们一起出去玩,而是继续备考雅思等其他考试。放寒假了,也在提前备考复试。
对他们而言,考研的落幕只是另一段旅程的开始,习惯了每天的学习节奏,突然停下来反而觉得不自在。
前段时间,有25年考生写下了这么一段话,畅想自己结束考试后的美好生活——
“考研结束后,我大概率会自己呆呆地坐一会...给那个背书背哭了的小姐姐一个拥抱,感谢周围鼓励过自己的人...”
图片来源:@学校共青团
但是,也有同学考研结束后,日子过得好像跟自己预想的不太一样,“没有一路生花,只有考后的戒断反应,后知后觉考研已经结束”。不少同学可能会有迷茫、焦虑,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也不知道该干什么。
但并非每个人都能迅速适应考研、考公后的生活,有的同学陷入了迷茫与焦虑,对周遭的一切失去了兴趣,不知何去何从。
图片来源:@公说公有理
核对答案、继续备考,又或不知所从,考研结束的戒断反应表现形式不一样,但确确实实“困”住了不少同学。
2
上岸之后
挥之不去的“交卷心态”
北京地铁有个 “上岸站”, 被众多人设置成自己的屏保或头像,寓意着他们对阶段性目标的渴望。
图片来源:@荒糖
然而,一路过关斩将,当真正抵达这一“岸”后,不少人却陷入了“交卷心态”的困扰。
比如保研成功的学子,在历经艰辛后终获心仪的offer,但故事理应迎来happy ending的时候,却常陷入新的忧虑:人际关系、科研进展、论文发表等问题接踵而至...
这种心态并非个例,在一次#保研er的精神状态#的网络投票中,“保后抑郁”及“心情不佳但不算严重”的选项占比居前,揭示了这一群体的心理状态。
图片来源:@后保研HBY
考不上公的人,觉得自己很失败:“我的人生已经因为考试停滞了好久”。
但那些考上公务员的年轻人,也并未完全松一口气,反而开始质疑:“胡乱选了一个工作方向,毫无热情,生活的意义在哪里呢?”
图片来源:@阳洋洋
他们开始调侃自己——
“找不到工作:感觉天都快塌了;
找到工作:天塌了。”
在他们看来,上岸前的生活是“临时性的、悬浮不定的”,充满了不确定性,但上岸后也并非一成不变,新的“岸”总在前方等待。
这种焦虑源自对“岸”本身的担忧,害怕未能找到最佳路径,担心失去竞争力,恐惧生活陷入停滞...
南京大学的朱教授将此心态称为“交卷心态”,她指出:
“在应试教育下成长的年轻人,常常会把考试的逻辑衍生到人生里的各个角落,想努力在社会设定的各个时间节点前,完成被认为是‘正确’‘有用’的事情,以此来‘交上答卷’。”
然而,这种心态却让他们时刻担心自己“是否能在社会期望的时间框架内达到相应的成就标准”,一旦未能按时“交卷”,就可能面临来自各方的压力,焦虑自己的人生“会不会不及格”。
图片来源:@诗与旅人
在加速社会的增长逻辑与绩效主义下,“上岸青年”们不断被制造新的考卷,试错与失误的空间被不断压缩。现实人生仿佛成为了一场“不能出错”的标准化考试,否则就可能面临出局的风险。
当身边的人很多都陆陆续续开始交卷了,开始焦虑:“我笔也没有,题也不会,连考场在哪也不知道...”
图片来源:@吃个桃桃
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份试卷是自己的,和别人无关。不要因为别人都在交卷,就匆忙乱写一通。
图片来源:@七秒记忆
具体化的人生,无法靠一场考试来解决问题的。
我们需要找到自己的节奏和步伐,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才能活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
图片来源:@没事别上班
3
“对岸的渴望”已经超越个体范畴
传统意义上的“上岸”,通常指的是考研、考公、考编的顺利通关。然而,从更宽泛的视角来看,“岸”象征着能给予我们基本保障、让我们立身并赋予安全感的所在。
当前,这样的“岸”普遍匮乏,“对岸的渴望”已然成为了一种时代情绪。
有同学分享自己上课时,老师说过一段话:
“我知道你们其中有很多人都不是真正来搞科研的,你们就是为了读研这个学历才坐到这里的,这不是你们的问题。”
他补充说道:在当下这个内卷加剧的时代,许多学生的选择往往被时代潮流所牵引。
“...好像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大多数青年人来说,选择去继续读书或者考公考编,反而是做出的一种看似主动,实则是被社会压力驱动之下的被动选择。
于是,它开始变成一种未来就业市场上寻求跳板的筹码,开始变成一种暂时逃离社会压力的缓冲期...”
“上岸失败”的标签,遇到吹向这个时代的冷气,就容易模糊“努力”这件事的意义。
向下滑动查看所有内容
图片来源:@刘奕欢
Gap Year本可为年轻人提供一个宝贵的缓冲期,让他们在正式踏入大学或职场前,有足够的时间探索兴趣、明确目标、拓宽视野并积累生活经验。
然而,现实却略显残酷。
在许多公司的招聘中,Gap经历被视为简历上的“污点”,给求职者带来困扰。为避免“空窗期”,他们不得不接连不断地寻求新的“岸”。
上岸焦虑,已经超越个体范畴,成为整个社会和时代的课题。而焦虑的本源,是对于安稳的渴求。
网友@白日幻想进行时直言:东亚人热衷“上岸”的一生,永远幻想达到某个终点以后一切的痛苦都会自然而然消失不见,永远活在编织的目标里,像眼前挂着胡萝卜就一直跑的驴。
图片来源:@白日幻想进行时
哪怕第一批选择回归家庭的“全职儿女”,也正在纷纷离开,开始排队找工作。他们面临着躺不平、卷不动的困境,Gap后简历被判“死刑”的焦虑。
社交媒体上,对“稳定性”的渴望之声愈发愈烈。但社会充满不确定性,真正的“岸”并不存在。世俗意义上的“岸”无穷无尽,且考研难度增加、性价比下滑,使得“岸”的价值也在贬值。
过程和结果哪个更重要?每个人心中自有答案。
正如北大历史学教授赵冬梅所说:
“我理解大家都在寻找一个安全答案的心情,环境的不确定越来越强,大家希望通过找到一个安全、正确的答案,来抵御风险。
但上岸是一个伪命题,人生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
作为一个历史学者,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我看到最多的是偶然性对个体、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偶然的影响力要远超所谓的必然。这种观点有点反常识,但确实如此。
大家都是基于自己有限的信息和见识做判断,做选择。但最终能否通向我们想要的结果,是不一定的。
未来是一道开放题,答案未知,那些被视为人生的“关键阶段”,不过是前路上的一个插曲。
图片来源:@荒糖
当然,必须承认,跳出固有的评价体系真的很难。毕竟我们很多人从小都从考试、比赛、排名中被评价过来的,甚至在不自觉中也用这一套东西去评价别人,陷入评价和被评价的体系中无法自拔。
可正如赵老师所说:
在外界评价体系里,永远都会有人比你强,比你厉害。当人没有拿“自己”作为目标,你就常会有“失败”感。
我常跟学生讲,要“持敬”,你要尊敬的第一个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活出自己的精彩,把“建设自己”作为一个目标。
建设自己,做具体的事,比如说多读几页纸质书、跑跑步或跳跳操,让自己感受生活,多些生命的弹性。
不给自己设置终点,不给自己设置考试的交卷铃,更不被人生时钟的滴答声绑架。
交卷不是人生的目的,上岸也不是。
正如那段治愈了很多人的话:
“有的人22岁结婚、25岁离婚,有的人25岁找到工作、28岁就能做出一番成绩,有的人40岁依然单身,有的人50岁才遇到真爱,有的人60岁已经去世,而有的人70岁了还在环游世界,有的人16岁就遇到了非他不嫁的人...
你有你的人生,我有我的旅程。不要看到别人交卷就胡乱写答案,命运给的礼物和灾难哪样都不会少。你不必着急,一切都会准时发生。
不要提前焦虑、也不要预知烦恼,回头看,轻舟已过万重山。”
图片来源:@诗与旅人库
参考资料:
[1]青年志Youthology-上岸之后,挥之不去的“交卷心态”
[2]后保研HBY-保研抑了个郁!交卷心态,让你越来越烂!
[3]新世相-承认吧,“上岸”是个伪命题|世相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