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通过总结新时期中国改革的成功实践,中国共产党提出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不是中国第一次寻求全面改革。自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以来,改革开放一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鲜明标志。

政治与经济紧密结合

在有关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文献中,一些社会学家称,全面改革的动力要么是政治因素,要么是经济因素。这种解释是不完整的。实际上,决定社会转型的是政治与经济的相互作用。中国共产党将政治与经济紧密结合起来。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社会发展的历史是生产方式不断变化的历史,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统一的体现。加速生产方式变革的途径之一是启动全面改革。当社会生产力发生变化时,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也随之变化,而生产关系的变化又会影响生产力的发展。此外,改革还解决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紧张关系,从而推动历史进步。

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改革阶段,首先是农业改革,然后是工业改革,最近是科技领域的改革。20世纪7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领域拉开改革序幕,因为当时80%的中国人口居住在农村地区,需要对如此高比例的农村人口赋权并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中国农业改革时期,赋权农民和基层社会取得了显著成果。这一时期,粮食供应和粮食生产增加,加强了食品必需品的自给自足。同时,乡镇企业增加,逐渐形成了工业企业的支柱。农村改革的成功提振了中国共产党在其他领域进一步开展经济结构改革的信心。

改革开放带来经济繁荣

20世纪80年代,中国向外部世界开放。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工业产出和科技水平还比较落后。为了在日益以科技为导向的世界中发展,中国必须解放并发展生产力,提升生产能力和科技实力。中国领导人意识到,必须实施新的经济政策。为此,中国设立了经济特区,并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经济特区催生了市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吸引了大量外国直接投资。通过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努力解决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几十年过去了,改革的成果在中国先进的工业和科技转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改革开放驱动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使中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一转变为中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奠定了基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中国在实行改革开放的同时从未放弃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满足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与联合国关于全球合作与发展的目标相一致。

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社会和政治方面已经更加成熟。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科技和生态等多个领域。所有改革是相互依存的,因为每一项改革都会影响其他改革。同时,在政府规划的指引下,所有改革协调一致地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努力已经在许多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中国现在是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世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全球主要的投资目的地国和对外投资国。中国建立了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也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国没有关闭海外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发展的大门,而是向其他国家打开了合作共赢之门。中国持续扩大开放市场,增加对外投资,为其他国家创造了更多机会。

在国内,中国政府推动高质量发展,以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积极建设满足城乡群众多样化需求的高质量社会保障体系。《决定》要求,“完善收入分配和就业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决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新成就

面对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诸多成就,西方分析人士发表评论,恶意抹黑中国。他们的论断全都站不住脚。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同期实际增长4.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4.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3%。按收入来源分,前三季度,中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5.7%。前三季度,中国居民人均消费比上年同期实际增长5.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实际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实际增长6.2%。这些增长表明,生产率上升正在转化为人民福祉。西方分析人士未能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始终是为人民服务;在中国的发展进程中,始终是人民的意愿和向往影响着中国的改革。

面对国际社会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等,中国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来实现高质量发展。新现实要求采取新的对策,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就是中国的新对策。

作者:[黎巴嫩]琳达·玛塔尔(Linda Matar)/文 王悠然/译,系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赵琪

新媒体编辑:崔岑

如需交流可联系我们

点个“在看”不失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