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将至。怎样让学生们在假期充满读书快乐,收获成长?可以发挥老人的作用。
据统计,我国有近3亿60岁及以上老人,即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银龄阅读基数大、涉及面广,受到各方关注。去年10月,民政部、教育部等14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老年阅读工作的指导意见》,“鼓励老年人运用阅读所得丰富晚年生活,在自我提升、家庭教育、代际传承、权益保障和社会参与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尤其重视“实施‘一老一小牵手读书行动’,涵育家庭阅读风尚,促进代际和谐”,“实施‘银龄领读者计划’,依托社会力量培养老年阅读领读者队伍”。
笔者非常赞成银龄阅读在代际传承、社会参与等方面发挥作用。退休老人容易有边缘感,落伍感,而阅读养老一边自我提升,一边引领少儿、带动阅读,融“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三者为一体,能让人的精神“日日新,又日新”。同时,寒假是少儿接受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时段,课外阅读是孩子自我教育最好的途径之一,在社会、家庭(家族)的浓厚阅读氛围中更能展开。
怎样进行寒假老少共读?笔者认为,寒假老少共读要快乐阅读、享受阅读,重在兴趣激发,这也是课外阅读的特点之一。将阅读与少儿精神成长充分融合,在寒假体验、求真、探索、实践,可从以下几点展开。
一是银龄少儿读书乐阅读姿态摄影展示。可于社区橱窗布展,促进阅读氛围,发挥引领作用。摄影有主题,重视立意,不用太讲究摄影技术,手机拍摄也可。也可共同做阅读短视频发在微信圈里、街道屏幕上,要求有声有色有故事,有共读示范作用。
二是真人阅读与地方文化阅读。老年人可讲述个人身世,讲讲少年读书故事,可结合乡土故事,引入方言老话等内容。尤其要重视乡贤资源、老校友资源,挖掘家史地方志资源,推荐阅读。家族中、地方上的老人讲述更有亲切感,老者是天然的历史老师、生活指导,他们讲述社区文化、企业家创业艰难与回报乡里的故事、寒窗书生苦读成材成家的故事、家族历史上记载的名人轶事等,这些内容历史感、在场感更强,能激发生活热情,尤其是让少儿采访或老少互动,更能培养少儿探索精神,充满归属感。
三是个性化引领落到实处。社区少儿水平参差,年龄层次不一,根据少儿与老者的实际,“差异性、个性化的阅读指导”原则,选择老少都能接受的书籍进行共读。比如《红楼梦》《道德经》《国富论》《梦的解析》,可借此引导,方便共读。
四是送礼就送一本书。可考虑采购相应书籍,并写上寄言送给少儿,或放置于社区文化礼堂。家族成员拜年往来时,可考虑送书,送文创产品。文创产品最好有自己的特色制作,可以互送,如赠一幅书法、楹联,赠自制的明信片、书签等。
五是建立银龄读书会,组织老少共读活动。可以进行采风活动,可以共读、朗诵、游戏等,组织小旅游,进入景点文化氛围,老少共欣赏、享受,并一起记录。
六是文摘展示与话题讨论。老少两代人共同面对若干文段展开讨论,轮流讲几个故事启发思考。让整本书阅读与文摘语段阅读结合,而且鼓励“深水阅读”,选有分量的著作进行文摘与点评,少儿在老者带领下接触文史、科技经典,打开视野。找到一些容易展开的、老少咸宜的话题进行讨论,让阅读走向生活。如:描述不同时代艰苦奋斗的不同要求,怎样理解现在青年人独身主义现象,机器人会不会有感情,春节鞭炮习俗分析,等等。
银龄阅读言传身教,引领孩子终身阅读。老年人也因此不断读书,讲讲不一样的内容,儿孙就不会感到絮叨。银龄阅读,最大限度地“无用”,却更能凭自己的阅历站到高度整体观照人生,这对年轻人来说是难得的生涯规划指导资源。社区老人一起行动,就能形成社会教育氛围,“强化示范引领带动,更好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
银龄少儿共读要长期进行,寒假只是集中的契机。此外,寒假大学生也回家了,也让他们参与进来,他们年轻,制作视频、布置展板更得心应手。让他们也在引领学弟学妹的行动中得到实践锻炼,充满成就感,而同时又接受银龄阅读的引领。
(作者系浙江省温岭市新河中学阅读指导教师)
《中国教育报》2025年01月15日 第09版
作者:江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