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儿童群体的健康状况一直备受关注。尤其在流感高发季节,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成为家长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2025年1月10日,由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健康报社联合主办的“有福同享——儿童药品保障与合理使用交流会”在上海市成功举办。此次交流会汇聚了来自儿科临床、药学研究及公共卫生等领域的众多专家,共同探讨儿童药品保障、合理使用以及流感防控的最新进展。
会议启幕
聚焦儿童流感用药议题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副院长 洪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副院长洪莉在致辞中强调,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祖国和民族未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2025—2027年确定为“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体现了国家对儿童身心健康的高度重视,儿科的高质量发展也需紧跟国家政策风口,充分借力各方资源。洪莉分享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工作成果,尤其是在儿童新药研发和创新方面所作的努力和贡献。
从流感到用药:
全方位探讨儿童健康保障策略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副院长 田健美
主题演讲环节由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副院长田健美主持,四位专家在活动中作了精彩报告。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资深专家 张静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张静在《我国及全球最新流感流行情况及流感防控要点》主题分享中,详细介绍了甲型、乙型、丙型及丁型流感病毒的结构特征与生物学特性。张静指出,流感病毒潜伏期短、变异速度快、复制能力强,早诊早治是遏制流感传播的关键所在。针对性的抗病毒药物在流感治疗中展现出了卓越的效果,不仅能够迅速控制病情,还能显著降低流感患者的病毒排放量,切断病毒传播链。张静提到,国家疾控局非常重视对流感的监测,包括其暴发趋势、流行毒株、对抗病毒药物的敏感性等,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目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新一周(2025年第1周)流感监测周报显示,2024年4月1日以来,所有A(H1N1)pdm09、A(H3N2)亚型和B型流感毒株(甲流和乙流)均对聚合酶抑制剂敏感,监测到有51株A(H1N1)pdm09亚型流感毒株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敏感性降低或高度降低。张静表示,每年适时对重点及高危人群进行流感疫苗接种是加固免疫屏障、共同抵御流感威胁的重要举措,这不仅是对个人健康负责,更是为公共卫生安全作贡献。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
助理研究员 胡嘉浩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胡嘉浩在《儿童用药可及性提升策略》的分享中指出,我国0~14岁人口占比达17.95%,随着三孩生育政策的实施,儿童人口将持续增长,这为儿童用药保障带来了新的挑战。然而长期以来,儿童用药的可及性一直受到专用药品种稀缺、生产与配备不足、临床试验周期长等各种因素的限制。为此,胡嘉浩建议优化资源配置,加速儿童药品临床试验进程;推动成人数据外推及真实世界数据应用,辅以资金与税收优惠,提升儿童药品研发效率;简化儿童药品审批流程,制定专项注册指南,建立更高效的沟通机制完善采购与配备政策,鼓励医疗机构将儿童药品纳入供应目录,不受“一品两规”及总品种数限制,确保儿童用药可及性。“这些策略旨在全方位促进儿童用药的研发、审批与供应,保障儿童健康权益。”胡嘉浩说。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急诊儿科主任 朱晓东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急诊儿科主任朱晓东在会议上详细解读了2024年发布的三部与儿童流感相关的重要指南。朱晓东介绍,《儿童流行性感冒的疫苗预防和抗病毒药物应用的实践指南》是我国首次颁布的针对儿童流感预防与治疗的临床实践指南,对于推进儿童流感的预防和诊疗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朱晓东还分别介绍了《儿童流感诊疗及预防指南(2024医生版)》和《儿童流感诊疗及预防指南(2024患者与公众版)》。这两部指南由多家权威机构联合发布,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科学的诊疗与预防建议。朱晓东特别提到指南中的亮点,如在儿童流感预防中优先推荐四价流感疫苗,以及抗病毒药物玛巴洛沙韦在特定情况下的应用等,为儿童流感的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药剂科主任 缪静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药剂科主任缪静作了题为《从药学角度看儿童流感用药需求及创新进展》的演讲。缪静指出,儿童流感发病率高,但儿科医疗资源有限,且随着病情发展,患儿可能发生严重的并发症,这给患儿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因此,完善儿童流感的用药保障工作意义重大。目前,儿童用药市场存在较大需求,但儿科药品的种类占药物总量的比例不足10%,且90%以上的儿童用药为非儿童专用药。儿童适宜药品剂型、规格不全,很多时候只能使用成人药品进行替代,这导致儿童用药剂量含糊不清,无法实现精准给药。为了满足儿童流感患者的用药需求,急需开发更多适合儿童的专用药物。缪静介绍了玛巴洛沙韦干混悬剂,这是专为儿童流感患者定制的创新药物,其草莓口味更易被儿童接受,并可实现基于体重的精准给药,有助于提高患儿用药依从性。
药学与临床协同:
满足儿童抗病毒药品需求
会议讨论环节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药剂科主任李志玲、嘉兴市第二医院药学部主任王长江先后主持,参会专家就“围绕儿童等特殊患者的需求和临床治疗特点,药学和临床之间如何更好协同,推动抗病毒药品遴选、流感季的合理配备,促进用药可及”“面对流感或突发疫情时,医疗机构应如何高效协作,建立院内流感诊治一体化体系,从而提升流感诊疗能力、减少重症住院风险、阻断高风险人群传播等”两大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儿科主任卢燕鸣认为,儿科医生需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用药原则,准确掌握儿童用药适应证。卢燕鸣呼吁开展更多儿科药学服务,包括驻科药师参与查房、药物监测等,以提高儿童用药安全性。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国际诊疗部主任张磊强调,流感季节需重视流感管理,要对患儿加强实时沟通随访,确保用药安全,预防重症发生。
上海市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科主任崔云介绍,甲流在发展为重症病例后,可能引发脑部神经系统的症状,需要关注惊厥与意识状态改变等,重点监测体温与白介素6等关键指标。崔云还介绍了甲流治疗中药物联合使用的挑战等。
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丁武君介绍,面对流感季,医院不仅存在接诊的压力,在诊疗上同样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儿童专科药品剂型不全是当前的主要困境,目前许多医院的抗流感药物只有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片剂,在儿童治疗用药时受到很大限制。当前,玛巴洛沙韦干混悬剂已经通过国谈,期待这类儿童专用药品早日进入医院,惠及更多患儿。
常州市儿童医院药学部主任郑爱斌说,2024年,医院为应对流感季做了充足的准备,不仅备足了相关药品,还及时引进了新药,医院会尽量满足临床需求,全力保障儿童患者的用药安全。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儿科临床药师俞凌燕认为,从药学角度来看,提升流感诊疗能力,不仅要定期开展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医护人员专业素养与技术水平,还要向公众普及流感基础知识,提高公众防控意识与能力,减少重症住院的风险,阻断高风险人群的传播,缓解医疗机构的流感诊疗压力。
上海市浦东医院儿科主任田维敏说,流感季的到来使医院甲流患者数量显著攀升,在诊疗过程中,甲流检测进展顺利,但用药环节面临诸多难题。田维敏呼吁,儿童甲流用药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临床及药学专家应给予更多专业指导,推动儿科流感救治水平提升。
文:卓玛
编辑:王祎然
审核:孙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