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末,数着冬天的脚步,春节离我们也越来越近了,多少游子辛苦一年,就期盼着在这个冬天能够回家和家人相聚。
可人类的悲欢不能相通,有人从风雪之中归来和家人团聚,也就有人冒着风雪拜别家人远走他乡。
今天分享的这首诗,便是一位诗人冒雪出门讨生活,只能无奈拜别母亲的深情之作:《别老母》。
《别老母》
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黄景仁,字汉镛,一字仲则,生活在清朝乾隆年间。
所谓的康乾盛世,其实只是看似繁华,实则内部矛盾重重。普通百姓生活困苦,黄景仁的家庭也不例外。
他自幼丧父,家里没了顶梁柱,原本贫寒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在这样的情况下,母亲咬着牙供他读书。
黄景仁也特别争气,从小就展现出了极高的文学天赋,并且读书十分刻苦,渴望通过仕途改变命运,以让母亲过上好日子,改变家族命运。
黄景仁成绩很好,写诗也很受欢迎,只是命运喜欢捉弄他,他的科举之路走到异常坎坷。
他一次次满怀希望地走进考场,又一次次失望而归。科举不顺,就意味着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久而久之,黄家的生活陷入了穷困潦倒的境地。
为了维持生计,他只能四处奔波。别的事也做不了,他只能给一些官员做幕僚。
可幕僚的生活也不好过,不仅要看人脸色,收入还不稳定。有时候连温饱都成问题,甚至要靠朋友的接济才能勉强度日。
人生不幸诗歌幸,科场不顺,生活艰难,让黄景仁在诗歌领域大放异彩。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都写进了诗里。
《别老母》这首诗便是一年冬天出门做幕僚与母亲分别时写下的,短短二十八个字,承载着无尽的母子深情与人生无奈,展现了深深的母子情。
“搴帷拜母河梁去”
“搴帷” 指的是掀起门帘,“河梁” 在这里代表远行的地方,诗人掀起门帘,走到母亲面前,深深地拜别。
这简单的几个字,描绘出了离别时的场景,也透露出他内心的不舍。
“白发愁看泪眼枯”,满头白发的母亲听到儿子要出门,不禁愁容满脸,老泪纵横,眼中的泪水都快流干了。
这一句从母亲的角度,刻画了母亲对儿子远行的担忧与不舍。
白发是岁月的痕迹,更是母亲为家庭操劳的见证。而 “泪眼枯” 三个字,将母亲的悲伤之情推向了极致。
在那个交通不便、通讯不畅的时代,每一次离别都可能意味着长久的分离,何况他的母亲年纪又这么大了,这次和儿子分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
儿行千里母担忧,这一句读完,让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一位老母亲在面对儿子离别时的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门外风雪交加,一片凄惨景象,这样的凄凉恶劣的环境下,身为人子本该好好陪在母亲身边,照顾她,孝敬她,可我却要离她而去,还要他为自己担忧受苦,对此诗人的内心充满了自责和愧疚,甚至觉得自己这样的儿子还不如没有。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也说过,穷人过冬其实就是过难关,尤其是身体虚弱、抵抗力差的老人过冬天更是像过鬼门关,很多老人是熬不过去的。
惨惨柴门风雪夜,衬托出了母亲的孤独与无助,都说养儿防老,可是诗人在风雪之夜却离开母亲,他内心是多么的不忍和痛苦,以至于说出了有这样的儿子还不如没有的自嘲。
这种自嘲并非无病呻吟,而是源于他对母亲深深眷恋与愧疚之情,这种情感是非常真实且深刻的,很好的反映了普通人为了生存与理想,不得不忍受亲情分离而背井离乡的无奈。
试问天底下有哪个父母不想孩子在身边生活,有哪个孩子不想在父母身边尽孝,可是大多数情况故乡根本容不下肉身,生活所迫只得远走他乡。
全诗作者用简单通俗的语言,将自己与母亲分别时的忧愁、无奈、痛苦与感伤表达的淋漓尽致,引起了万千读者的共鸣。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母子之间的深情始终是人们内心最珍视的情感之一。
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