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则乡村兴,2024年以来,沈丘县刘庄店镇深度挖掘自身资源优势,精准施策,全力推动“三色”产业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过去,产业规模小而散,缺乏重点支柱产业,是制约刘庄店镇经济发展的“卡脖子”难题。2024年起,为打破这一困局,积极响应县委“一村一品”的工作号召,该镇党委精心组织各管理区及支部书记外出考察学习。通过深入调研与交流,明确了以红薯为代表的高淀粉农作物、以金丝皇菊为代表的花茶、以芝麻叶为代表的特色蔬菜的红、黄、绿三色产业发展方向。


陈庄村勇当“排头兵”,支部书记梁彐刚率先流转30余亩土地进行尝试。自此,一条生态特色农业发展之路在陈庄村缓缓铺展,为乡村发展孕育了无限希望。

在确定发展“三色”产业后,陈庄村迅速行动,精心勾勒出“红黄绿”三色田园画卷。

春夏两季,红薯种植成为重头戏。陈庄村选用优质高淀粉红薯品种,一方面借助村里经验丰富的“农博士”,另一方面结合网络学习的前沿种植技术,科学规划种植间距,精准制定施肥方案,为红薯高产优产奠定坚实基础。

6-7月,金丝皇菊种植区里繁忙有序。从耕地、铺设地埋管,到移栽、浇水、施肥,每一个环节村民都严格把控。在村民的悉心照料下,金丝皇菊茁壮成长,金黄的花朵不仅扮靓了村庄,更成为村民致富的“黄金花”。

针对芝麻叶产量有限的情况,陈庄行政村积极引导群众扩大芝麻种植规模,并在芝麻叶长成后,以不低于市场收购价的价格统一收购,既保障了芝麻叶的供应量,又确保了品质。

为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产业附加值,刘庄店镇积极探索农产品深加工之路。通过与周边县市的食品加工产业展开合作,将新鲜采摘的金丝皇菊送入工厂,经过分拣、晾晒、烘干等精细工序,再精心包装成养生茶包推向市场。陈庄村党支部书记梁彐刚信心十足地介绍:“咱这茶包,完整保留了菊花的原汁原味,种植全程绿色无公害,不愁卖不出好价钱!”


红薯粉皮和粉丝加工车间同样是一片火热场景。经过清洗、磨浆、过滤、沉淀、漏粉、晾晒等一系列严谨工序,原本质朴的红薯摇身一变,成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红薯粉皮和粉丝。在生产车间,村民王大哥干劲十足:“以前红薯直接卖,价格不高,现在加工成粉条和粉丝,附加值大大提高,我们的收入也跟着水涨船高。”

芝麻叶加工成即食零食后,不仅延长了保质期,食用更加便捷,还成为周边群众爱不释手的“伴手礼”,逐步在周边县市打响品牌。通过深加工,原本普通的农产品跳出“原字号”局限,摇身一变成为高附加值的畅销品。

为确保“三色”产业产品顺利进入市场,拓宽销售渠道,刘庄店镇积极作为,成立“泥河人家”农产品销售合作社。该合作社整合各方资源,搭建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平台,成功打通产品销路,消除群众后顾之忧。

线上,充分利用直播带货、电商平台等新兴渠道,助力农产品搭乘“数字快车”,快速触达各地消费者。线下,与各地经销商、超市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确保农产品稳定供应市场。同时,积极组织参加各类农产品展览会,持续提升产品的市场知名度与占有率。

如今,刘庄店镇陈庄村的“三色”产业成效显著,不仅成功延长产业链,还切实带动群众增收致富。陈庄村已有2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生活质量不断提升。一位在“三色”产业相关岗位就业的村民高兴地说:“以前想外出打工,但又担心无法照顾家庭,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收入不错,生活越来越有盼头。”


展望未来,刘庄店镇党委书记欧中锋满怀期待地表示:“下一步,我们计划推广陈庄村经验,助力更多行政村加入‘三色’产业行列,指导各村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让产业发展真正成为带动全镇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让全镇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图/沈琳桂)

来源:中国日报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