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好、水好、豆好,磨出来的豆腐更好。”安徽省宿松县陈汉乡独山村周妹豆腐坊主人周海兰从小就帮着父亲磨豆腐、卖豆腐,一干就是20多年。
“石膏点豆腐、一物降一物。”从爷爷手里至今,多年来,周妹豆腐坊制作的豆腐因其丰富的营养成分以及多样化的烹调方法,满足了山民对于美食与营养的双重需求。
陈汉乡地处宿松县西北角,仿佛隐匿着的一处人间仙境。独山村像一个天然的葫芦,躺在青山叠翠的大山怀里,四周山连着山,群峰巍峨。独山村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产业积淀,近年来,村民更是在不断探寻豆腐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豆腐。
陈汉豆腐的制作过程更是充满了传统与匠心,选用的是陈汉乡特有的山泉和种植的上好黄豆。清冽的山泉被视作酿造陈汉豆腐不可或缺的灵魂之水。饱满均匀的黄豆在山泉中洗涤,浸泡一晚,变得饱满柔软,采用最原始的石磨,将黄豆磨成浆,然后是烧浆、点卤的关键环节。
一水一磨一技艺,饱含浓浓的乡情。山民用土灶烧浆,火候的掌控恰到好处,豆浆既不会过熟也不会过生。点卤时,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手感,将卤水慢慢倒入豆浆中,使其凝固成豆腐脑。再经过压制,一块块口感绵韧、豆香浓郁的陈汉豆腐便诞生了。
豆腐。
陈汉豆腐是宿松“十大美食”之一,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与新鲜的本地黑猪肉一起下锅烧煮,更是美味无穷,烟火袅袅,香气四溢。这味道,不仅在口中留香,更在心头激荡,陈汉豆腐烧肉已经成为宿松当地宴请亲朋不可或缺的一道佳肴。
“是点亮历史灯火,一山一水一豆腐,承载厚重的历史积淀,豆腐印证了‘因节而食、因食而美’的饮食养生真谛。”独山村党总支书记朱丙南说,一眼千年,水润八方,泉水滋养着这片土地和世代村民。陈汉豆腐味道鲜美、质地细嫩,与泉水密不可分。
豆腐。
“托于手中晃动而不塌,掷于汤中久煮而不沉。”周海兰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一块豆腐,抛起再接住,豆腐果然晃而不散。
“小时候,父亲每天凌晨3点多就要起床泡豆子。”周海兰还记得,老一辈人都是用泉水泡黄豆,夏天3个小时、冬天10个小时,豆子泡好便开始磨浆,父亲推着石磨,母亲添着黄豆,这个场景一直留在她的脑海里。
将浸泡好的黄豆放入磨浆机中,几分钟时间,飘着豆香的豆浆便盛满了一大桶。
豆腐。
“如今用上了磨浆机,效率更高,而锅烧的豆腐味道更鲜美。”周海兰一边说着,一边将豆浆倒入直径1.5米的大锅之中,锅下的灶台里,劈柴慢慢燃起,雾气也在豆浆上方慢慢升腾。
古法做豆腐的过程中,点膏是最讲究的环节。点多了,豆腐不细腻;点少了,就成不了豆腐。所以特别讲究点卤剂量,分寸得掌握到微克。
周海兰用水调制好石膏,放入一桶豆浆中搅拌,迅速倒入木盒之中,3分钟时间,豆浆便凝固成豆腐脑,再压制一两个小时之后,一盒细嫩的古法豆腐便做好了。
“一斤黄豆能出5斤豆腐,通常每天要做30斤豆腐,每次都能卖空。”周海兰说。
鸡叫头遍就出门,扁担挑着豆腐,一路挑、一路卖,这是周海兰对父辈们关于豆腐的记忆。
“到我这一辈已经是第三代了。”周海兰说,孩提时的耳濡目染,使她对豆腐制作流程烂熟于心。
最辛苦的是磨豆腐这道工序,磨出的豆浆要用纱布口袋反复捞灌、挤压,直到将豆渣完全分离出来。那时候,还不能完全体会父亲的辛苦,等到长大后接了班,周海兰才知道一碗豆浆的来之不易。
周海兰是个爱琢磨的人,在继承古法技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改良,研究出独到的豆腐制作技艺,用这种工艺制作出的豆腐水晶晶、亮晃晃、颤巍巍,棱角分明,不散不碎。
“陈汉豆腐品牌没有打响,一直是我心里的痛。”周海兰说,想成立一家企业,把豆腐、腐乳确定为主导产品,注册商标,打造豆腐乳、茶干、粉皮、豆瓣酱四大系列产品。
“通过推进豆腐产业与和美乡村建设融合发展,围绕吃豆腐、买产品、品文化,打造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做大豆制品产业规模。”陈汉乡乡长刘艳君说,设想建设豆腐产业活化项目及乡村文化研学旅游项目。
“莫道豆腐平常菜,大厨烹成席上珍。”豆腐制作技艺属于“非遗”,人民群众手中,豆腐被赋予无限变幻的可能。在陈汉乡,文旅融合的印记与探索条件基本具备,豆腐产品附加值的提高成为山民一种愿景。
“陈汉乡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深厚的豆腐文化底蕴。”刘艳君说,一块豆腐,百味人间,代代传承、生生不息,乡村两级将努力写好豆腐这篇产业文章,鼓励更多农户参与豆腐制作,写出“幸福生活”,并不断探索推进挖掘豆腐的独特魅力和产业潜力,让更多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司舜 李颖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