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作为三国时期第一的枭雄,他看人的眼光还是很准的。其麾下人才济济,正是在这些人才的辅佐下,曹魏才能力压蜀汉与东吴,稳坐三国第一的位置。
然而曹操也不是看人永远那么准,他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他一生中就因为五次看走眼,留下了五大遗憾。
这五个让曹操看走眼的人到底是谁?他们又让曹操留下了什么遗憾呢?
➠错睡一人
都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其实枭雄也一样。曹操作为一代枭雄,就喜欢别人家的娇妻美妾。他也因此被后世之人送了一个雅号,叫作“曹贼”。
其实,像曹操这种成功人士,有点小爱好实属正常。只不过搞爱好也是要看人的,一个不好,就会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
正所谓“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聪明一世的曹操最终也在这件事上栽了跟头。
建安二年,曹操亲率大军征讨盘踞在宛城的张绣。张绣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不是曹操的对手,于是选择了不战而降。
人逢喜事精神爽,曹操一高兴,就跑到张绣的营帐里与其把酒言欢。你说曹操喝酒就喝酒吧,他喝多了出去方便的时候碰巧看到了张绣的婶婶。
兴许是喝多了,曹操一看到张绣的婶婶,酒也不喝了,硬是拉着对方就往自己的营帐走,说什么要和对方探讨人生。
张绣左等右等,就是没等到曹操。后来派人一打听,自己的婶婶也不见了。这下张绣明白发生了什么。
正所谓“叔可忍婶不可忍”,为了自己的婶婶,张绣决心与曹操拼命。张绣点起大军,就冲向了曹操的大营。
那边魏军一个个喝得东倒西歪的,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就一个个身首异处。曹操听到外面喊杀声不断,一问之下,才知道是张绣反叛了。
此时曹操清醒过来,立刻意识到张绣为何降而复叛。可惜此时说什么都已经晚了,曹操只得落荒而逃。
曹操是逃出生天了,但是为了掩护他。他的长子曹昂、心腹爱将典韦、侄子曹安民都战死沙场。麾下士卒更是损失惨重。
不过曹操并没有吸取教训,在消停了一阵子后,他又开始重拾自己的小爱好。这个小爱好,他一直保持了一辈子。
➠错留一人
曹操用人,讲究一个来者不拒。但凡有点本事的人,都能在曹操这里混个一官半职。以至于曹操麾下,人才济济,他最不缺的就是人才。
可即使如此,曹操仍不满足,他希望将天下人才一网打尽,好让其他诸侯无人可用。因此他积极招揽人才,并将举荐人才数量当作各地官吏的考核标准之一。
曹操万万没想到的是,有些人才是带“毒”的。这种人才,重用他只会害了自己。
建安十三年,曹操就招来了这么一位人才。此人便是后来声名大噪的司马懿。
那时候的司马懿还是挺恃才傲物的,他看不上曹操这个宦官的干孙子。对于曹操把持东汉朝政十分不满。因此,曹操多次征召司马懿入朝,都被司马懿称病拒绝了。
如果事情到此就结束了,那么对曹魏来说是一件大好事。可惜曹操偏不,他是无法容忍一个不受控制的人才。于是他下旨,再次征召司马懿。并且特意强调,如果这次司马懿还拒绝,那就将其处死,以免他为其他诸侯效力。
司马懿一看,这刀都架到脖子上了,只能屈从。乖乖地到曹操手下做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曹操慢慢发现司马懿此人城府极深,且才智出众。弄得曹操都不敢重用他,但是又舍不得将其处死。
正是因为曹操的优柔寡断,使得司马懿后来有机会夺取曹魏大权,最终由其子孙篡夺了曹魏的皇位。
而这一切,都是当初曹操非要留下司马懿所导致的。
➠错杀一人
要说曹操一生错斩、错杀的人还挺多的。但是大多数人都无关痛痒,产生的影响并不大。唯独一人,他的死让曹操抱憾终身。这个人便是华佗。
华佗之死并非像《三国演义》中说的那样,是因为华佗劈开曹操的脑袋治病,被疑心病重的曹操给处死。
事实上,当华佗说需要对曹操的脑袋大刀阔斧的治疗时,曹操只是听着不悦,但是并没有说什么。毕竟曹操也明白,术业有专攻。华佗名气大,自然是专业人士,他说要这么治疗,应该没错。
不过以曹操的性格,自然不会让华佗对自己的脑袋做文章。于是他选择让华佗留在身边,一旦头疾发作,就让华佗止痛。
这时间一长,华佗不乐意了。毕竟他是有追求的人,他觉得在曹操这里整天做着治标不治本的事情,纯属浪费时间。更何况,他在曹操府上,就没法云游四方,救治众人。这和他理想是相违背的。
于是华佗以妻子重病为由,向曹操请了假,然后就一去不回。任凭曹操如何派人催促,他都百般推诿,死活不再回去。
曹操也是个暴脾气,他被华佗的行为彻底激怒了。就和上次召见司马懿一样,曹操交代手下,如果华佗还是不肯来,就将他处死。
华佗也是硬气,死也不回去。于是他被关入大牢,不久就处死了。
当时有人劝说曹操,说世上就一个华佗,就这么处死他,以后就没人给曹操治病了。曹操却说:“我就不相信,没了他华佗,我这病就无人可医了?”
华佗死后,曹操的头疾越来越严重,最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然而遍寻名医,却无人可以医治。此时曹操才后悔道:“悔不该当初,不该不听劝告处死华佗的。我落得这个下场,纯属自找的。”
如果华佗当时还健在的话,曹操至少还能多活10年。曹操这也算是自作自受。
➠错放一人
曹操一生最大的失误便是“一留一放”。留的自然是司马懿,而这放的就是刘备了。
其实,早在刘备投奔曹操的第一时间,程昱和国家就劝说曹操除掉刘备。他们认为刘备此人雄才大略,只是时运不济,加上家底薄,才一直没能混出个名堂。假以时日,刘备必定会成为曹操的心腹大患。
然而曹操爱惜人才的老毛病犯了。他觉得刘备属于一流人才,如果运用得当,必定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因此他拒绝了二人的建议。
为了笼络刘备,曹操也是下了功夫的。他不仅举荐刘备为左将军,而且出行与刘备同乘一驾马车。吃饭则同坐一张草席。完完全全把刘备当作自己人。
如果曹操一直把刘备留在身边,那刘备也翻不起什么浪花。可偏偏曹操把刘备派了出去,这才给了刘备逃出生天的机会。
当时曹操和袁绍已经势同水火,所有人都看得出来双方必有一战。恰好此时走投无路的袁绍打算投奔袁绍。这势必会使得袁绍的实力进一步提升。
由于曹操手下人手不够用了,加上他也想让刘备建立功勋,好给他升官。于是派刘备率军去阻截袁术。
刘备在成功击退袁术后,就赖在徐州不走了。他不仅击杀了徐州守将车胄,还起兵响应袁绍。
恰好此时“衣带诏”事发,曹操才知道刘备也参与其中。曹操咬牙切齿地说道:“刘大耳,我待你不薄,你却恩将仇报。我不取汝首级,我就不姓曹。”
虽然曹操的大军击败了刘备,但是却没能生擒他。刘备先是归附袁绍,后来又逃到刘表那里。最后干脆自立门户,与东吴结盟,在赤壁大败曹操。后来又在汉中再次大败魏军,建立蜀汉。
要说曹操此生最痛恨谁,那必须是刘备了。曹操一片真心,却换来了刘备的背叛。最终养虎为患,成了自己的心腹大患。
因此刘备才能与司马懿并列曹魏的两大心腹大患。
错信一人
前面提到刘备与东吴结盟,在赤壁大败曹操。整个赤壁之战中,起到最关键作用的,不是诸葛亮,不是周瑜,更不是鲁肃、刘备等人,而是黄盖。
曹操之所以会大败而归,就是因为错信了黄盖。
当时曹操麾下兵马20万,号称八十万。而孙刘联军的兵力仅有五万人。孙武联军想要与曹操对抗,无疑是在以卵击石。
弱势的一方想要取胜,唯有使用计谋。
周瑜先和黄盖上演了一出苦肉计。周瑜以黄盖违反军令为由,将其鞭挞。然而黄盖趁机派人联络曹操,表示愿意在战场上临阵倒戈,以此报复周瑜。
毕竟周瑜和黄盖的戏演的太真了,曹操不得不信。
结果,黄盖趁着两军交战之时,指挥一批快船佯装投奔曹操。其实这些船上尽是柴草之类的易燃物,还泼满了香油。当快船接近曹操的战船,黄盖立刻命人点燃。
由于曹操的战船全都首尾相连,于是被黄盖这么一把火全烧了。曹操损失惨重,落荒而逃。
要不是黄盖,赤壁之战的结局将会是曹操大胜而归。后面也不会有什么“三分天下”,司马懿也就没有登场的机会了。
可以说,曹操因为错信黄盖,以至于功败垂成,为曹魏的没落埋下了伏笔。
参考资料:《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