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现在街上好像到处都是药店。
就比如我家小区,方圆500米范围内竟然有10来家药店。
都说现在实体店生意不好做,可为啥药店却越开越多?
开药店真的有这么赚钱吗?
一组数据吓到你。
截至2023年8月,中国包括喜茶、蜜雪冰城、奈雪等品牌所有新茶饮门店,数量也不过51.5万家。
而药店呢?
2023年5月,持证药店总数就超过64万家。
2022年,全国新茶饮市场销售规模超过2900亿;而同一年,全国零售药店市场销售额约为5421亿元!
药店,遥遥领先!
那么。药店生意为什么那么火爆?
还要从2017年一份文件说起。
先普及一个概念,国内药品零售终端主要分为公立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
中国分渠道医药零售市场预测
2017年之前,超60%的患者都是在大医院或基层医疗机构看病、买药。
可就在那一年,国家出台的《关于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的通知》,明确:医院的药品只能是多少钱进,多少钱卖,不允许医院从中赚差价。
这是因为在“以药养医”的年代,医院销售药品可以顺价加成15%销售,医生私下也凭借开处方拿到回扣。
而医药分离制度的出台,等于国家从规模超万亿的医药市场切了一块大蛋糕送给下游药店,看着就诱人。
在“真香定律”的刺激下,各类资本纷纷下场。
2018年,全国药店数量约50万家,到2022年,就飙升到了约62万家,4年时间就增加了十多万家,主要都是连锁店。
大家熟悉的上市连锁药店企业,每家手里都有1万多个店面。
2
拥有如此众多的连锁店,是因为药店背后的资本并非靠卖药赚钱。
而是通过不断并购,带来资本市场的高估值,凭借高估值,通过定增融资。
再去并购,如此循环往复壮大企业规模,最终赚资本市场的钱。
正因如此,其他连锁药店背后的资本也不甘示弱,纷纷加入一边并购,一边开店的行列,才让如今的药店多如牛毛。
有一段时期,各连锁药店争相开业,有时相隔不远的两家药店会选在同一天开业。
2020年,国内新开药店2.2万家,2021年,新开药店达到3.31万家。
为了限制药店开得过于密集,不少城市还规定了药店之间开设的距离。
比如,三亚药店之间的距离是100米,上海为300米等等。
从根本上说,吸引资本疯狂并购和开店的,还是医药政策正在发生的重大变化。
2019年,随着集采药品的基本销售额正在以每年50%的速度萎缩,药品零售业实际承接了55%以上的处方药分销市场。
新政策不断叠加,持续利好药店
医院内部,一方面,住院所用药占比从过去的80%左右,下降到46%。
而且还在持续降低;另一方面,门诊用药量随之激增,并有医保支付的加持,使得医院延续已久的用药结构发生改变。
而所有这些政策的变化,都将成为社会药店的增量收入,也是如今药店越来越多的直接推动因素。
但对于连锁药店来说,这块到口的“肥肉”也并不容易吞下。
3
虽然政策利好,可药店众多,彼此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实际上,开药店的门槛并没有想象得那么高。
一家药店,只需开店者本人持有一级卫校的毕业证书和相关文件,装修符合药店的行业标准,通过相关部门审批,就能开业了。
并不比开一家奶茶店麻烦多少。
而为了提升营业额,“开店送鸡蛋”,“满额促销”、“0元换购”……各家药店可谓手段百出,同时还会免费提供血压、血糖测试等服务,提高客户的回头率。
对于药店来说,盈利方式也是多元的。
除了推荐利润较高的处方药和OTC药物,一般药店还会兼卖生活用品、保健品以及保健器材。
不过,卖药赚钱最主要还是靠处方药,特别是慢性病药物:
一来这是患者的刚需,二来也是因为此类药必须经常吃,复购率高。
虽说医院将处方权下放,但患者既然看完病可以在医院直接买“平价药”,又何必来可能要加价的药店买药?
现实的情况往往是,患者在医院排着长队看完病后,拿到处方直奔医院药房,而不是去家门口的药店买药。
特别是买药的很多是中老年人,早就习惯了医院看病买药,药店只是突发某些小毛病后的选择。
不仅如此,连锁药店由于管理和人员成本较高,过去几年的净利润率平均只有5%左右。
能盈利已经算不错了,很多连锁药店其实一直是亏钱的。
据中国药店价值榜调研,2021年,18.18%的药店为负增长。
2020-2022年全国零售药店销售额趋势
目前,中国药店早已严重过剩,按照国际惯例,一般是平均每6000人就有1家药店;而中国目前平均每3000人就有1家药店;成都等城市已经达到平均每1800至2000人就有1家药店。
以至于有外国人来到中国后很疑惑:中国人这么爱生病么?
当然不是!
中国的药店越来越多,很大程度是背后资本在医药分离制度实行后,不断推波助澜的客观现实。
可开药店不比其他买卖,要想从这上面赚取暴利,不只是市场,就是从良心上,都不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