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是生存之基、发展之源、民生之本。
去年一年,安徽践行生态为民思想,完善生态环境治理责任体系、管理体系,着力推动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态获得感与幸福感。
“村里又臭又脏的塘水整治干净了,我们在这里散步、锻炼身体,感觉很好。”日前,马鞍山市和县乌江镇卜陈村邵庄自然村村民秦成华对家门口环境改善连连称赞。
马鞍山市和县美丽乡村(资料图)
农村黑臭水体既是老百姓关心的家门口环境问题,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警示片关注的重点内容。安徽拥有乡村常住人口约2356万人。至“十三五”末,全省共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21686套。
近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对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高度重视,将农村黑臭水体作为群众家门口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纳入民生实事强力推动整治,并要求2026年年底全面消除黑臭水体。
2024年以来,六安市聚焦国家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已完成91个行政村污水治理、53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
位于六安市裕安区新安镇东关村的东关壕沟紧靠居民区,因周边住户将污水直排沟渠,造成壕沟水体黑臭。去年2月,六安市生态环境部门对壕沟进行综合治理,完成生态护坡等绿化工作。“现在垃圾和黑水再也看不到了,景色变好了。”东关村村民张录斌满意地说。
治理一个水体,改善一方环境。
去年,宿州市紧紧围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项目,全市89个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工程全部完工。
亳州市对全市农村黑臭水体纳入清单管理,去年完成31个村农村环境整治、63个村农村生活污水和484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
据统计,截至2024年年底,全省累计完成3724个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治理面积约2070万平方米,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无废城市”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去年,《安徽省“无废城市”建设行动方案》正式印发。我省以合肥、马鞍山、铜陵国家级“无废城市”示范建设为引领,全省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近年来,安置在小区里的智能回收柜成为合肥市民最熟悉的身影之一。
据“爱回收·爱分类”合肥负责人郭标介绍,通过把可回收物从生活垃圾里分离出来,可以实现1/3以上的垃圾减量,让这些再生资源物尽其用,循环再生。“去年合肥爱回收·爱分类回收量达6947吨,兑付金额486.2万元。”
据悉,为助力“无废城市”建设,合肥市积极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目前全市已建成回收网点(含智能柜)1111个,城区网点覆盖率已达100%。此外,合肥市财政还安排超7亿元的财政奖补资金,针对工业固废、农业固废、生活垃圾等多领域出台奖补政策。
淮南市采煤沉县区“绿色蝶变”(资料图)
“无废城市”一头连着减污,一头连着降碳。淮南市是我省唯一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秋冬时节,淮南鸳鸯湖吸引了不少市民聚集于此。“自从采煤沉陷区变成鸳鸯湖后,来这里游玩的市民越来越多。”淮南市民陈先生说。
目前,淮南市九大采煤沉陷区完成乔木林修复面积329.80公顷,绿化覆盖率提升至75%以上。淮南市在启动“无废城市”建设的同时,还紧盯危险废物监管,消除潜在环境安全隐患。全市现已建成6家废铅酸蓄电池集中收集中心,并针对三兴检测、中煤新集和中安联合朱集西煤矿3家单位15枚废旧放射源完成安全收储工作。
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与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息息相关。
近年来,安徽强化省市县协同、全域联动,加大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双招双引”力度,推动产业规模逐步扩大、质量不断提升。
宣城开盛光伏产业园(资料图)
今年1月2日,宣城市举办新能源行业企业家沙龙暨“技术总监话未来”活动。会上,多家企业相关负责人分别围绕“HJT平台技术前景展望”“迈向商业化的钙碳矿光伏”“城市能源发展路径从光储融合到虚拟电厂”等议题作主旨演讲。近年来,宣城市致力于打造“中国异质结光伏之都”“长三角绿色能源保障基地”,以光伏电池为主体,化学电池与新能源发电为优势产业。目前,全市已汇聚130余家新能源产业链企业,2024年实现产值约750亿元。
滁州市聚力打造安徽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第一城、动力电池产业第二城、新能源汽车产业第三城。通过精准布局与产业链“链长制”策略,构建起垂直一体化的产业链条,成功吸引10家全球光伏20强企业入驻。光伏组件、光伏玻璃、光伏电池片等主要产品产能均占全省一半左右;动力电池产业集聚了比亚迪、国轩、力神、天合等一批头部企业,产量稳居全省前三位。
2024年1月至9月,全省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实现营收6062.1亿元。其中光伏电池片产量97.8GW,同比增长69.4%,产量占全国比重约19%,较2023年底提升5个百分点。正负极材料、储能型锂电池、储能系统等主要产品产量均保持40%以上的增速,占全国比重持续提升。
环境美成就产业兴。新的一年,安徽将牢记“把好山好水保护好”“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的殷殷嘱托,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在新春到来之际,江淮大地必将迎来一片绿貌新颜。(记者 汪应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