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希腊“读点活书”
1933年9月底,罗念生从美国乘船到达比雷埃夫斯码头,开启了他在希腊一年的游学生活。日后在回忆起1933-1934那一年的经历时,他提示同胞“应该有人去念一点活的书回来”。自19世纪后半叶始,古希腊的历史在考古学家的发掘下重新展现在人们面前,迈锡尼、克诺索斯、德尔菲、奥林匹亚等不再只是一个个地理的名词,而是历史发生的现场。考古发掘与文献记载的结合,让历史重新具有了生命。
本栏目将围绕考古遗址发掘、文献记载传统带领读者走进历史现场,读点活书。此外,还兼及希腊文化遗产保护政策,为当前的中希文明互鉴助力。
主持人:张绪强,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学术发展部主任
专栏文章均为《中希时报》 独家约稿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希时报
科孚岛的美杜莎
李蒙漪
今年四月末,我为着逃离德国的凄风苦雨,只身背着装满文献的电脑,落地了希腊边缘的小岛。初抵科孚岛,清晨的海风携着爱奥尼亚海的湿润与温柔拂面而来。岛屿的宁静让人恍若踏入一片隔绝尘世的净土,正如德雷尔一家笔下那个被时光遗忘的世外桃源一般。然而,科孚岛并非仅有温情与闲适,它同样承载着哀愁的历史。茜茜公主曾在这里修建阿克琉斯宫,寄托她无处安放的丧子之痛,将这座宫殿立于高处,如同希腊英雄阿喀琉斯的伤痕之巅,孤傲而哀婉。但科孚的故事不止于此,岛屿上散落的古风遗迹,如静默的石碑与残垣断柱,是希腊古风时期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印记,亟待被重新寻访与解读。
茜茜公主的阿克琉斯宫正前方的阿克琉斯雕塑,作者摄。
不像希腊其他地区久负盛名,科孚岛好像只是伫立在一方的小小堡垒。在新生代第三纪期间,地壳运动导致爱奥尼亚海的扩展和地中海区域的构造变化,促使科孚岛从希腊大陆逐渐分离,最终成为一个独立的岛屿。尽管地理上与大陆分隔,科孚岛仍然保留着丰富的古希腊文化遗产,岛上的考古遗迹如阿尔特弥斯神庙等,见证了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其希腊名为Kerkyra或Korkyra,这一名称与两位强大的水神息息相关:海神波塞冬与希腊大陆的重要河神阿索波斯。据神话传说,波塞冬爱上了美丽的水泽仙女Korkyra,她是阿索波斯河神与水仙女墨托珀的女儿。波塞冬将Korkyra带到了这座尚未命名的岛屿,为了表达爱意与欢愉,他将这座岛屿命名为“Korkyra”,这个名字后来逐渐演变为多立克方言中的Kerkyra。传说中,波塞冬与Korkyra育有一子,名为Phaiax,而岛上的居民便以他的名字自称为Phaiakes(拉丁语为Phaeaciani)。公元前1300年,当时迈锡尼文献中以线形文字B提到了ko-ro-ku-ra-i-jo,意为“来自Kerkyra的人”。据地理学家斯特拉博所述,科孚岛便是荷马史诗《奥德赛》中的“斯刻里亚岛”(Scheria),在这部伟大的史诗中,科孚岛被称为“费埃亚喀人的岛屿”(Phaiakes),是英雄奥德修斯漫长归乡路上最后的停靠之地。岛上的居民以卓越的航海技术和热情好客而闻名,他们接待了疲惫的奥德修斯,并用船只护送他安全返回故乡伊萨卡。科孚岛因此成为古希腊文学中温暖而神秘的存在,象征着旅途的终点与归宿。诗人阿波罗尼奥斯在《阿尔戈英雄纪》里称科孚岛为“Drepane”(意为“镰刀”),与克洛诺斯用镰刀阉割乌拉诺斯的神话相关,岛屿的形状也被认为与镰刀相似。
今天的Corfù名称始于威尼斯与意大利统治时期,是拜占庭希腊语Κορυφώ(Koryphō)的衍生词,意为“山峰之城”。这个名字指的是岛上著名的Palaio Frourio(旧堡垒)上的双峰,象征着科孚岛险峻而壮丽的地貌特征。
我此行的最大愿望是探访科孚岛的阿尔忒弥斯神庙,它位于古城Palaiopolis。Palaiopolis的废墟散布在科孚市的Mon Repos宫殿一带,宫殿正是建于古城遗址之上。这里的考古发掘揭示了多座古代神庙,包括Kardaki神庙、阿尔忒弥斯神庙和赫拉神庙。
其中,赫拉神庙坐落在Mon Repos的西端,靠近Kardaki神庙的西北方向,距离阿尔忒弥斯神庙约700米。赫拉神庙建在Analipsis山丘之上,居高临下的位置使其极具辨识度,成为了古代Korkyra海岸线上重要的航标,向往来船只展示着神圣的存在。可惜的是,经年岁月的洗礼与殖民,遗迹早已不存。科孚镇就像希腊大陆的其他城市一样。处处散落着遗址,却又无处追寻它过往的痕迹。如今科孚岛的支柱产业是旅游业,也能够看到政府在努力地用旅游业反哺着当地的考古部门。在全镇散步了三圈之后,我终于等到了考古博物馆的开门。
路边随意看到的石柱,明显的古风时期多立克柱式
科孚岛的考古博物馆从外观看起来就好像只是街边的随意民房,不注意都会错过它的门牌。其开放时间也符合希腊人松弛而懒散的生活方式。我带着准备好的学生卡和文件,兴冲冲的跟工作人员正要自我介绍说我是德国海德堡大学的古典考古学生,对方扫了一眼然后和我说——6 Euro, Please. 这座博物馆是由当地政府出资修建的,但确实一直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不过,里面的展品将让我感到外观对比之下带来的大惊喜。
科孚镇考古博物馆,坐落在一条小街道上。
博物馆内展示的阿尔忒弥斯神庙前厅复原图,及当时考古时用到的各类工具
科孚岛的阿尔忒弥斯神庙是最早古风时期多立克式神庙之一,约修建于公元前580年。神庙呈现围柱式(peripteral)结构,采用拟双列柱式(pseudodipteral)设计,东西向布局,以便清晨的阳光穿过柱列照亮神庙内部。建筑平面呈长方形,宽23.46米,长49米,是当时规模最大的神庙之一。有趣的是,多立克柱式在后世常被视为建筑风格中的“阳刚”代表,象征力量与稳重,然而,这种印象在阿尔忒弥斯神庙中却显得不准确。这座神庙不仅献给象征自然与生命力的女神阿尔忒弥斯,雕刻中所呈现的美杜莎形象也蕴含着力量与保护的“女性”神圣性,打破了单一的性别象征观念。多立克风格在这里体现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学,展示了古希腊建筑师在风格与功能上的高度融合。
神庙和它的美杜莎浮雕,是对所谓“美丽”的一次颠覆与反抗。美杜莎是我情有独钟的古希腊神话人物。美杜莎所谓的“恶女”形象使人敬畏,正因为男人畏惧女人的力量,于是诋毁她们,丑化她们,贬低她们。于是美杜莎成为了渎神之人,独自遭受了雅典娜的诅咒而变为丑陋的戈耳工,波塞冬却逍遥依旧。科孚岛的美杜莎也许揭示了她的真正身份:女神的守卫,强大的祭司。她的头像被雕在了科孚岛阿耳忒弥斯神庙的门楣中心,她被刻画成一位张开双臂、双腿呈奔跑姿态的恐怖形象,头上满是蛇发,面容扭曲而威严,双眼圆睁,似乎直视每一位观者。这种风格是古风时期特有的表现手法,旨在强调神话角色的力量与神圣性。美杜莎的两个孩子分别站在她的两侧,左边是珀加索斯,右边是克里斯索尔。尤为特殊的是她吐出的舌头,这在希腊雕塑中是相对稀少的设计,我立即拍下照片与我的塞浦路斯同僚开始讨论,对方也说这样的美杜莎或女神形象实在少见。这却让我联想到了千里之外的印度,时母的形象也是这样的怒目相,舌头伸在外面。而这并不让我感到害怕,而是让我感到这是伟大的女性神力,这样的“残暴”和“野蛮”才是女神和女性应该拥有的底色。早期社会仍残留着母系的余晖,女性和女神都无需优雅而知性,而是可以直接展现最为原初的野性与力量。美杜莎在此,不是邪恶的戈耳工,而是抵挡邪恶的保护者。她守护着神庙,守护着阿耳忒弥斯女神,守护着女性群体。在这里,女性和女神不需要温婉的笑容,也不需要完美的面庞——力量和神性才是核心。
作者站在美杜莎雕像的复原雕塑面前
阿尔忒弥斯是狩猎与自然的女神,她冷峻而自由,不属于任何人。而美杜莎呢?她被诅咒、被畏惧,面容扭曲,却成为神庙的守护者。她的力量让人发抖,但也是她的力量,让邪恶退散。在这里我直接感受到了实地访古带给我的力量,女神是根本不需要美丽的,她只需要拥有力量,拥有神性,拥有悲悯,美貌是讨好世俗的产物。也许美杜莎从未是美丽的少女,一开始就是可怖的戈耳工,但是她是守护者,是力量的拥有者,于是她被污名,被男性影响砍下头颅。但真正的美杜莎不会被砍下头颅,她骄傲的站在古风时代的庙前,沐浴在女神的光辉下。
请记住科孚岛美杜莎的凝视吧,那本身就是力量。
参考文献:
Apollodorus, Biblioteca, Book 2: translated by Frazer, J.G. 1990.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elson, J. 1981. The Gorgoneion in Greek Architecture. Ph.D. diss., Bryn Mawr College.
Leeming, D. 2013. Medusa: In the Mirror of Time. London: Reaction Books.
Osborne, R. 1998. Archaic and Classical Greek Ar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9-85
Ovid, Metamorphoses, Books IV and V: translated by Pope, A.; Dryden, J.; Garth, S.; Croxall. S.; Addison, J. et al. 2016. South Carolina: CreateSpace Independent Publishing Platform.
Tsiafakis, D. 2004. “ΠΕΛΩΡΑ”: Fabulous Creatures and/or Demons of Death? In Padgett, J.M. The Centaur’s Smile: The Human Animal in Early Greek Art. New Haven and London: Princeton University Art Museum.
Wilk, S. 2000. Medusa: Solving the Mystery of the Gorg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作者李蒙漪,毕业于海德堡大学古典考古系,即将前往慕尼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