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Andrea Piacquadio

文 | 叶伟民

多数人读到好作品,都会夸“文笔好”。就跟夸人一样,说不出哪里好,就是看哪哪舒服。

我们之前也多次说过,文笔好的第一标准不是其他,是准确。看似简单,做起来却不易。首先用词准确这一关就不好闯。

很多新手瞧不起“准确”二字,觉得老土呆板,要飘逸潇洒才好。“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当年大概也是这么想的,于是信心十足地去找福楼拜。对方看了他的习作,觉得聪明不假,但不够稳。

于是,他就让莫泊桑蹲街头看马车,磨炼观察力,还教他用词用字的技法:

你所要表达的,只有一个词是最恰当的,一个动词或一个形容词,因此你得寻找,务必找到它,决不要来个差不多,别用戏法来蒙混,逃避困难只会更困难,你一定要找到这个词。

这就是影响后世众多作家的“一字说”。

鲁迅一字刻画孔乙己

这个“一字说”能治“字虚病”。人弱体虚,文弱字虚,就是福楼拜上文所说的“来个差不多蒙混过去”。

怎么才叫不蒙混且用词准确呢?举个例子,鲁迅在《孔乙己》中有一句:

(他)便排出九文大钱。

这个“排”字就是精华,把孔乙己那穷酸却想摆阔的情态一字刻画出来了。“蒙混党”大多只会写拿出、取出、掏出、摸出、拣出……不是词本身不好,而是不够精准匹配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情景。


孔乙己插画

再看鲁迅另一篇名篇《药》,开头处写华大妈拿钱,就用“掏”:

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

夫妻俩是在后半夜的房间内找钱,准备穷尽积蓄去买人血馒头,这事可显摆不得,如果生搬硬套用“排”,就很不合适了。

接过华大妈的钱,老栓的动作又是另一个,用“按”,而且不只一处:

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
老栓看看灯笼,已经熄了。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

“按”有珍视和不舍之意,不要说排和掏,捏、摸、抓都不合适。

可见,词没有高低好坏之分,用准了才出奇效。“蒙混党”为省事,第一反应想到哪个就用哪个,以为大差不差,恰好就中了福楼拜说的“逃避困难只会更困难”,写来写去总差点意思。

三步走,建立优秀语感

循着以上例子,关于如何准确用词(字),我有三点建议:

1、观察

用词准确不是说用得没有错别字,而是击中读者脑子里的“靶心”。

这个“靶心”就是人人都知道(动作、细节、对话或场景等)却未被文字点亮的地方。因而精妙的句子会让人大呼“对对对,就是这样的,我说不出来而已。”

因而,要写一个人物的行为、说话、反应或其他细节、场景,细致观察很有必要。老舍当年写《骆驼祥子》,就是去车厂观察车夫的日常。最真实的才是最自然的,用哪个词更传神你才有底。

网络时代,除了实地体验,找来纪录片、街拍、图片等资料,也能更高效地观察。


Photo by Andrea Piacquadio

2、列近义词

即使有了观察和积累,上文说过,用脱脑而出词混过去也是不行的,只会越写越心虚,必须“硬刚”这个最合适的词。

这时候要把脱脑而出的词按住,拉出它的近义词,逐一PK。就像前文举过的取钱的例子,这么多动词,什么人,什么场景,什么背景下具体用哪个呢?就需要做一番仔细斟酌。作家木心这样形容这个苦苦寻找的过程:

越是辛苦不倦找唯一的词,就越熟练。左顾右盼——来了,甚至这个词会自动跳出来,争先恐后,跳满一桌子,一个比一个准确,一个比一个美妙。写作的幸福,也许就在这静静的狂欢,连连的丰收。

现在有了AI工具,你可以让它帮你找同义词,或者找它要经典案例来模仿,例如你可以发指令:

描写人物小心翼翼取钱的动作,文学作品中都有哪些经典的案例?请列举10个。

有些大家妙笔定能大大启发并打开你的想象力。


Photo by Thirdman

3、反复朗读

如果对某个词拿捏不定,就读出来,而且要大声读出来。如果眼睛看着顺、嘴巴读着溜、耳朵听着爽,那这个词差不到哪里去。

反复读的过程中,还可以闭上眼睛跟着声音去细品字词背后的场景。如果只是一团模糊的影子,那大概没用准;如果很生动立体,人物肌肤、呼吸都好像在面前,那火候应该可以。

准确用词的技巧,即使熟背词典也是没有用的,要在不同的场景中不断用,反复用,才能建立优秀的语感。

这个过程很艰辛,很微妙也很美妙。作家梁衡把做文学比喻为“搞微雕”,非常形象精到——

以人为表现对象的文学是根据人的感情和感觉搞微雕,所以它无论写景、状物、言情都最讲求准确,以便产生最感人的艺术效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