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寒冬,穷了一辈子的路遥患癌死了,年仅42岁,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一生获奖无数的他,10000多元的借条竟然是唯一的遗产?

为什么获奖无数,却依旧穷了一辈子?难道文学真的不能让人饱腹,或者赚钱吗?版权费不是都很高吗?

其实文学是能让作家吃饱饭的,但写作周期相当长,在出版之前的花销都是作家自费,像路遥这样运气不好的,更显得可怜。

1949年,路遥出生于陕西清涧县一个贫农家庭,家里兄弟姐妹众多,父母养不起只好将他过继给大伯家。

路遥自己回忆说,当时一直吃不饱,有一天母亲突然给他做了好吃的,还给他穿上新衣服,父亲带着他出门用身上仅有的2毛钱买了一碗油茶给他喝。

不明所以的路遥问父亲不喝吗,父亲说自己不喜欢喝油茶,但等他喝完却就着油茶的底兑了一碗井水喝下去。

他开始明白父母的苦心,到大伯家后也乖乖听话。

虽然大伯家情况好些,但也没好到哪去,读到初中时大伯就无力继续供他读书,是村支书和乡亲们给他凑了报名费,才让他得以继续读书。

在学校里,少年的自尊心逐渐强烈,其他同学家境比他好,兜里总有几个钢镚撞得叮当响,害怕被人看不起的他就在兜里装螺丝钉,保护自己可怜的自尊心。

终于从中学毕业后,他在1968年带队下乡,次年返回家乡担任小学教师,此时他开始创作,并且以“路遥”为笔名。



《车过南京桥》《延安山花》《优胜红旗》等作品都是在这期间创作的。

此时他也遇到了同样喜欢文学的林达,两人相知相爱,路遥进入延安大学学习时,都是林达在供着他。

从延安大学毕业后他进入《山西文艺》担任编辑,3年后就凭借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之后《姐姐》《风雪腊梅》等作品也接连获奖。

1982年,他正式成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3年后成为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副主席,期间他发表的《人生》就获得很多关注。

在被调到铜川矿务局后,他开始创作《平凡的世界》,在这部长篇小说刊出后,文学界并没有对它有多好的评价,认为这种现实主义的小说并不符合当时的主流,因为当时大多数作家都在写各种魔幻现实主义小说。

可是这部小说的销量却意外的高,每次调查大众喜欢的书时,十个有七八个说的都是《平凡的世界》。

每个读了这本书的人,无不为孙少平和孙少安在时代洪流裹挟下挣扎的人生感动,并且被他们百折不挠的精神所感染。

1991年,路遥接到中国作家协会的电话,通知他去北京领茅盾文学奖,这让他很是兴奋,“路遥”这个名字也真正在中国文坛上闪耀。



可是次年他就因为肝硬化腹水去世,终年43岁。据说他死后并没有多少遗产,甚至还有10000多元的借条。

按理说他获奖无数,还是中国作家协会山西分会的副主席,怎么可能会没有什么遗产呢?版权费也应该有啊。

这种说法显然站不住脚,而且似乎还藏着一些秘密,涉及他当时去北京领奖的故事。

他的四弟王天乐对外透露,当初路遥要去北京领奖前给他打过电话,说没有路费,是他各种东拼西凑和朋友借5000元给路遥,才让他得以去北京的。

当时他还讽刺路遥还说:以后不要搞文学了,要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还不知道去哪兑外汇呢。

但是根据路遥生病时就一直照顾他的朋友航宇说,根本没有这事,路遥作为副主席车费都有报销,而且路遥去北京是他帮忙买的车票并送上火车的,全程没有见到王天乐一眼。



此外,路遥的病情恶化实际上就是因为得知王天乐在外打着他的名号借钱,才与之断绝关系。

在几个弟弟中,他最看好的就是王天乐,孙少平就是以他为原型,各种求人给他谋了个记者的差事,谁知他不懂感恩,破坏他的名声。

这个说法也得到路遥九弟王天笑的认同,由此可知路遥虽然穷了一辈子,但死后10000多元的欠条不一定就是他的,倒像是王天乐借着他的名号欠下的。

参考信息:路遥兄弟失和的原委.光明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