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成飞集团的全新歼-36原型机于2024年年末惊艳现身以来,网上关于它到底算不算“六代机”的争吵声就不绝于耳,甚至在我们刚刚发布的文章《沈飞“六代机”和南北“六代机”差别:我们有一点不成熟分析》的留言区里,也有朋友提出了这方面的疑问:
因为没有标准和定义,一些嘴上支持歼-36是六代机的朋友,心里可能还是有些打鼓,并不那么笃定。这里Walker大人先说一下自己的结论,然后再给出更深入的讨论。不过在继续阅读之前,建议先去看下我们对于歼-36的深入剖析:《万字长文:最全“歼-36”战机解析,东大空军自主发展里程碑》,充分了解相关信息才能具备判断的信心和把握。
我们的结论是:歼-36当然是六代机,这一点毫无疑问。
理由有两点。首先是国际军机界公认成飞的歼-20是所谓的五代机,这一点想必大家都没有什么疑问,那么根据我们在《万字长文:最全“歼-36”战机解析,东大空军自主发展里程碑》中所作的分析,对比歼-36和歼-20,很明显歼-36绝对不是在歼-20基础上的修补改进版,而是一种全新的战机,可以非常有把握地判断,歼-36比歼-20有着代际提升。
■2011年首飞的歼-20已经被公认为五代机。
既然歼-20被公认为是五代机,那么歼-36理所当然是六代机,否则你怎么称呼它呢?它当然不是5.5代,也不可能是七代。
其次,时任美国空军空战司令部司令的马克·达蒙·凯利上将(2024年3月1日退役),曾经在2022年9月的美国空军和太空军协会年度航空航天及网络研讨会上指出:东大正在努力开发自己的六代机,作为对美国下一代空中优势(NGAD)计划的回应。
■正在2021年的航空航天及网络研讨会上发表讲话的美国空军空战司令部司令马克·达蒙·凯利上将。
凯利上将在发言中称,东大六代机的主要特点将是隐身特性呈“指数级”提升、机载数据处理能力和传感器能力呈“指数级”增长,最为关键的是将采用开放的系统架构以支持快速迭代改进和重新编程开发、使战机不断发展出新功能的能力。
根据美国空军中对空战最有发言权的重量级人物的讲话,再来对比歼-36的情况(再次提醒可参考Walker大人刚发布的文章《万字长文:最全“歼-36”战机解析,东大空军自主发展里程碑》),是否符合他所说的隐身能力以及处理和传感能力的“指数级”跨越呢?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凯利上将所称的“开放系统架构”,是指对于未来战机平台的研发,软硬件一体化的思想将是关键性的。在这方面大家可以参考苹果手机所创造的所谓“生态”,一方面便于自身不断升级快速迭代,另一方面支持来自各方面的开发者为平台开发各种各样的新应用,使一部小小的手机变成人们手中的“万能”工具。包括战机在内的新一代军事装备平台也正在借鉴这样的思路,并且已经在F-35隐身战斗机上得到了体现。
■美国苹果公司的“生态”思想将软硬件紧密结合在一起,同时又构建了一个开放式的体系架构,凝聚来自各方的开发力量进行共同建设和发展,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极大成功。
综合以上两方面的推断,我们当然可以毫不犹豫地断言,歼-36就是六代机无疑。
不过哪怕军迷们为此争论得面红耳赤,口沫横飞,但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实际意义。要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重温一下战斗机的所谓“代际划分”是怎么来的,划分标准都有哪些。
人们最早认真讨论喷气式战斗机的代际划分问题,是在1990年由美国航空历史学家理查德·哈里恩提出的喷气式战斗机分类法,他把截至当时的喷气式战斗机划分为六代。此后又有人提出了其他的五代方案。直到2004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一份出版物中将截至当时的喷气式飞机划分为五个发展阶段,分别是先驱阶段(平直翼)、后掠翼阶段、跨声速阶段、20世纪60~70年代阶段和20世纪70年代以后阶段。这可以被认为是美国官方对于喷气式飞机的划代方式。
■美国航空历史学家理查德·哈里恩,曾经是美国空军和五角大楼的高级顾问,撰写过多本关于战斗机和空战的书籍。
注意此时美国空军的F-22隐身战斗机还未服役,按照美国人当时的划代标准,超声速喷气式战斗机只有三代,分别是跨声速阶段,20世纪60~70年代阶段和20世纪70年代以后阶段。在这个划代法下,美国空军的F-15/F-16等主力战斗机属于第三代超声速喷气式战斗机,即将出现的F-22将被划为四代机。
然而在战斗机的研发上干不过老美的俄罗斯在1990年代却另辟蹊径,提出了自己的超声速喷气式战斗机划代法。在俄国人的体系下,与西方二代机技术水平相当的米格-23和米格-25被划为三代机。
■俄国人在喷气战斗机划代方面搞了自己的一套体系。
这是因为苏联在二代机技术水平上的探索时间相对较长,米格-23的后期型号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还在生产。这就导致苏联相当于西方三代机水平的主力喷气式战斗机米格-29和苏-27,比F-14/15/16和F/A-18晚了近10年才出现,直到1980年代中后期才服役。
米格-29和苏-27这两种机型直到现在都是苏联/俄罗斯战斗机出口的主力,把它们和10来年前的F-15和F-16们划成同一代哪行,在市场上面子太不好看了啊。于是俄国人按自己的划代法将米格-23和米格-25强行划为三代机,那么米格-29和苏-27不就顺理成章变成四代机了吗?好一招偷天换日的妙计!
■在俄国人的划代体系里,米格-23和F-14/15成了同一代,都是三代机。
这边厢美国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不干了——我要是老老实实地按照原来的划代法把F-22称为“四代机”,那不是太吃亏了嘛!虽然F-22后来被美国政府定为“非卖品”,洛克希德-马丁赚不到它出口的钱,但作为国际军机市场上的霸主,怎么能让俄国人把风头抢走?口水战也不能输!
于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干脆顺水推舟,笑纳俄国人的划代法,你不是把自家的米格-29、苏-27定为四代机吗?那好办,咱家的F-22就算五代机好了,毕竟咱技术上有底气,不怕你不服。此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凭借西方强大的舆论话语权,硬是利用F-22为“五代机”制定了事实上的标准,也就是所谓的“4S”标准:超隐身、超声速巡航、超机动性、超态势感知能力。
■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笑纳俄国人的喷气战斗机划代方式,为自己的F-22和F-35战斗机大做营销推广。
聊完了美俄战斗机划代中的明争暗斗,咱们再来说说各代战斗机的主要特点和代表机型,以及为什么所谓的战斗机划代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如果从喷气式战斗机的出现开始算,最初的喷气式战斗机在大多数方面都与同时代的活塞螺旋桨战斗机差不多,机翼平直,代表机型是第一种投入实战的纳粹德国梅塞施密特公司Me 262喷气式战斗机,纳粹德国亨舍尔公司的另一种不太出名的喷气式战斗机He 162也在二战末期加入战争。盟军方面投入战争的有英国格罗斯特公司的“流星”喷气式战斗机。
■大名鼎鼎的梅塞施密特Me 262是世界上第一种投入实战的喷气式战斗机。
喷气式战斗机一经出现就开始像它的飞行速度一样得到了飞速发展,很快出现的后掠翼使其超越声速,第二代喷气式战斗机的特点是纳入“加力”燃烧室,将飞行速度推进到2马赫,同时开始具备一定的多用途能力,机载武器方面开始引入雷达和红外制导空空导弹,代表机型是苏联的米格-21和美国的F-104。其中米格-21后来成为历史上生产数量最多的喷气式战斗机。
■苏联空军米格-21战斗机。它的总产量约为11000架,是历史上生产数量最多的喷气式战斗机。
■美国空军F-104战斗机,曾经在当时创造了一系列世界纪录。
第三代喷气式战斗机以多用途能力为标志,可以携带多种武器和弹药,例如空对地导弹和激光制导炸弹等。涡扇发动机的出现有效增加了战斗机的航程。机载电子设备也有很大发展,引进脉冲多普勒雷达,使战斗机可以执行超视距空中拦截任务。代表机型是美国的F-4和苏联的米格-23。
■美国空军F-4战斗机,曾经在越战中大量参战。
上世纪60~70年代在航空领域出现了大量新技术,如电传操控、复合材料、先进的气动布局设计、数字式航空电子设备和传感器,以及初步的雷达隐身技术等等,此外喷气发动机的快速发展使喷气式战斗机的推重比可以大于1,意味着飞机现在可以垂直爬升。但是这些技术并不是同时出现的,因此在第四代喷气式战斗机身上逐步运用了这些技术。
美国格鲁曼公司的舰载双发重型战斗机F-14是最早投入使用的第四代喷气式战斗机之一。美国通用动力公司的F-16首创电子飞行控制和翼身融合设计。瑞典萨博37“雷”式战斗机尝试鸭翼布局,令人耳目一新。苏联的苏-27则突出了极强的机动性。在这个阶段,洛克希德公司的F-117成为隐身作战飞机的鼻祖。
■美国空军的F-16战斗机是四代机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名义上第五代战斗机的标准是“4S”,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不会告诉你的是,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迅猛发展的数字计算能力和移动网络,使以前只有大型飞机才能承载的复杂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现在可以被装入小型战斗机的机体内部。而且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和人机界面设计可以大大降低飞行员的工作强度。
这些技术的发展,再加上新材料、发动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同步发展,以及飞行员智能头盔和传感器数据融合等先进系统概念的出现,允许把传统的指挥、控制和通信功能,战斗机的空中拦截能力和对地支援功能结合到一架飞机里。
■美国空军的F-22成为世界上第一种五代机。
这样的飞机,使战场上空的前沿指挥控制与通信成为可能,以前这样的角色只能由后方的预警机或空中指挥机来充当,这些飞机庞大臃肿,飞行速度慢,几乎没有什么机动性可言,不仅自身没有什么攻击能力,一旦遭遇对手攻击简直就是个活靶子。而在新一代战斗机上,飞行员可以凭借隐身能力在战区执行长时间的巡逻,时刻保持对战场态势的全方位感知和把握能力,并能够随着形势的变化和战场需要无缝切换自身角色。
以上才是第五代战斗机的本质。它的代表机型包括美国的F-22、F-35,东大的歼-20、歼-35,以及俄罗斯的苏-57。
■美国空军将F-35称为“四分卫”,这是美式橄榄球比赛中的一个角色,意指F-35可以发挥战场指挥和控制的作用。
你看,出于战场功能和定位而对五代机的描述,是不是与外界那个市场营销概念的“4S”标准大相径庭?这里面根本就没有提到什么花里胡哨的“超巡航”、“超机动”。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应该了解,所谓“战斗机划代”,首先是军事航空历史学家们的需要,他们需要这样的概念来梳理历史发展脉络。其次是市场营销的需要,军火商们同样需要包装自己的武器,才能把它们卖出去,多卖点,卖个好价钱。看明白了这些,再想想军迷们为了“划代”这事而争得不亦乐乎,是不是感觉有些好笑呢?
事实上战斗机的设计师们也是这么想的,看到军迷们为此吵成一锅粥他们一定在发笑。因为没有一个战斗机设计师在开工之前会说:“我要设计一架X代机!”他们要设计的,只是一种能够在己方设想的未来战场环境里发挥作用,并且有能力取得战斗胜利和具有成本效益的机器而已,至于说它究竟是几代机,那一点也不重要。
■设计一种战斗机,追求的不是它属于第几代,而是能在战场上发挥作用。
而且以东大空军官方战斗机划代标准来说,只是以主力作战年代作为划代依据,例如上世纪50~60年代的歼-5和歼-6被划为东大空军的一代机,上世纪70年代的歼-7和歼-8被划为二代机,上世纪90年代的歼-10和歼-11被划为三代机,因此在东大军方的战斗机划代中,歼-20只是四代机,这样的话歼-36就只能是五代机了。
既然如此,咱们还吵个啥劲啊。
话说回来,军迷们争论歼-36是否属于六代机,无非就是想证明东大空军率先推出六代真机试飞,然而前面已经说过了,中美两国空军和战斗机设计师们最不关心的就是这个。严肃一点的国外专业军事媒体使用的都是“中国率先试飞六代机”的标题。要想较真的话,2019年美国空军就曾对外暗示NGAD验证机的存在,2020年9月14日时任美国空军助理部长的威尔·罗珀称NGAD已经“至少有一架原型机开始试飞”。
■国外专业的战斗机论坛F-16.net已经标明了歼-36是中国的六代机。
而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在2022年12月2日首次对外公开展示B-21隐身轰炸机的时候,曾经宣称它是世界上“第一架六代机”。由此可见,所谓“六代机”,根本就不是一个严肃的概念,大家都不用太当真。
至于说“代差压制”,也就是代数高的战斗机可以轻松碾压代数低的战斗机,近年来确实有这种趋势,例如F-22和F-35在演习中模拟对阵四代机时的惊人一边倒战绩。只是真正的战斗可不是1v1单挑,就算是单挑,F-22不是也有在演习中被“阵风”甚至是EA-18G挑落马下的时候吗?
■法国四代机“阵风”曾经在演习中枪挑美国五代机F-22。
“代差压制”能否在实战中发挥作用,那还要在战场上见真章。更何况未来空战的样式,恐怕将要发生大变革,变得“爹妈不认”。在这种情况下,谁都不知道“六代机”应该长什么样,东大也没法再“踩着美军过河”了,大家都只能摸索前进。
不过说到六代机应当纳入的技术,国际军机界其实早有共识,这里照引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总设计师王海峰博士在2019年接受专访时所说的一段话。
■王海峰博士的专访发表在2019年1月3日的“中航工业成都所”公众号上,大家可以自行前往查阅。
“美国发布了未来的2030空中优势飞行计划,欧洲也公布了未来战斗机作战概念和方案,有一些技术方向是普遍认可、比较明朗的,比如说有人/无人协同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极高隐身技术、全向探测全向攻击技术等,也有一些不太确定的创新颠覆性技术,像激光武器技术、自适应发动机、高超音速武器、蜂群作战,这些技术可能会改变未来的战争模式。”
王海峰博士当年接着说:“我们根据自己设计的战争,选取、补充了一些技术方向,根据其特点和成熟度的不同采取不一样的组织模式开展预研攻关,相信在2035年或者更近的未来,会看到,现在的努力正转化成守护海天的利器。”
■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总设计师王海峰博士。
2024年年底公开试飞的歼-36原型机,等到真正服役恰好是大约2035年前后,因此王海峰博士当年描述的,大概率指的就是当时正处于秘密研发状态的歼-36,大家可以自行品味王海峰博士六年前的专访,对比歼-36的原型机上可能采用了哪些先进技术。
注意,在专访中王海峰博士完全没有使用“六代机”这个词,也没提什么“20G过载”、“亚轨道”之类的玄虚。所以说真正做实事的专家所讲的话从来都是朴实无华,建议大家多看真正的专家在说什么,少看无聊的“砖家”在忽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