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深圳南山区的四年级数学卷一下子火出圈了。

就在前两天,我们的团队刚结束期末命题,试卷已定稿交付印刷。看到这则新闻,吓得又从电脑里翻出四个年级的试卷从头到尾审读了一遍,不敢说百分百没问题,起码确定不会成为热搜内容。

之前在一线教学,每次期末考都免不了要吐槽下试卷,有时还恨不得损下命题人,以表达对学生做到一些“莫名其妙”题目的不满。

至于到底怎样的题目才算合理的好题目,还真没多想过,反正自己也不出题,只管表达情绪就好。

做教研的这两年,每学期期末要承担全区四个年级的学科命题任务,每每如履薄冰,也做好了挨骂的准备,在试错中不断修正,在摸索中跌跌撞撞。

新课标、核心素养、情境化、项目任务、增加阅读量……每一个热点词,命题时都有考量过,有的心动过,有的尝试过。

在网上看到不同地区的试卷,觉得有的试卷题目形式和内容真的非常好,但若想直接拿来主义,或是照搬硬套,还得慎之又慎。

如果是只给自己孩子用以日常训练,或是只给自己班级当作练习,试卷难点、简单点,影响倒不大。但涉及到一个区域的考试,而且是一学期结束的期末考,家长、老师的关注度都非常高,必须要在试卷的题型、考点、难易程度上做充分考量。


小学期末考不是选拔性考试,不是学业水平考试,只是阶段性评价。在现有情况下,三到六年级还是沿用纸笔测试的方式,一张试卷的评价目的是什么,是命题前首先要明确的。

这两天看到很多针对深圳数学试卷的评论,不同的声音也很多。自己从来没有教过数学,不能做出专业评价,给家里高二的姐姐看,她扫一眼,笑着捂脸:“妈呀,我做不到全对”(姐姐的数学一直是不错的)。自己再看一遍,每道题都有大段的文字,着实看得不顺畅,感觉很费脑子。

新课标中提出“阶段性评价应秉持素养立意”,语文的命题方向也在变化,对阅读提出更高的要求是必须坚持的方向,但如果小学试卷和中、高考形式一样,对孩子是不公平的。起码到六年级,才可以逐渐向中学的题型靠拢。

我们区一个年级目前大约有六千多学生,差距很明显。城乡差距、城郊差距、班级差距,都是真实存在的现状。命题时,当然不能以城区最好的学校最好的学生为考查对象来制定命题依据,也不能只考虑城区不考虑乡镇。在暂时还做不到分层次、分区域测评的情况下,命题只能从更全面、更妥善的角度去反复斟酌,反复权衡。

最起码的标准:不以把孩子考倒为目的。

有观点认为改革势在必行,试卷已经在变了,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如果不变(包括家长),当然跟不上,就会觉得试卷出得差。

以前自己带班时,也有过类似的想法,总觉得是大环境的原因、是一些老师墨守成规,接受不了新变化等等。但开始做教研,才知道没有那么简单。

命题方向、思路当然要改变,但不能用力过猛,并且在改变“考”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训“教”,这又涉及到如何让区域教研更有效更落到实处的问题的。

以“考”的改变来倒逼“教”的改变,其实不算良策。老师们在多方压力下,想自我打破和努力发展,是很困难的。

慢慢来,小步走。


再说说情境化命题

近几年,从单元作业设计,到一张试卷的命制,都是“无情境不命题”,我们每次期末命题,也在题目的情境化设置和表述上煞费脑筋。

有一个学期,六年级的试卷排版后达到了八页,怎么缩小字体和行距,都没法压缩排版页面,真正成了一张“哈达卷”。

当时觉得题目一个字也不能删,因为都是绞尽脑汁想出来的,自认为题目很新颖很有创意。后来再看,发现很多题干的内容都是冗长多余的,有没有并不影响学生做题。

比方说“看拼音写词语”,为了改变以往只考查单个词语的形式,要把词语放在语境中考,便一定要给出一段话,在这段话中标几个拼音,让学生结合语境来拼写。


图片来自网络

但是,这样的语境是必须的吗?如果不用这个语境,学生能不能作答?实际上在时间非常紧张的考试中,很多学生是根本不读或不仔细读这些情境的,反正只要把拼音拼准确,词语照样写得出来。

古诗文积累的题目也是一样,目前最常见的形式是设定一个主题,用一段话表述,在其中插入需要让学生补全的诗句。但实际上,学生做题时,不读这些大段的情境,只需要看给出的前半句或后半句,就可以写出诗句了。

好学生做题,扫一眼就能把握住题目的关键信息,至于精心创设的情境,对他们是可有可无的;中等生或者老老实实读动辄好几行的题目,理解能力稍微弱一点,题目读不完也读不明白,或者就根本不看,直接开始做题;后进生可能更懒得读题,直接对照题目,再从前面内容中去找有没有明显的答案。

题目中的情境,如果不是做题的“必须情境”,也就是说没有这个情境,题目意思是不完整的,是影响学生答题的,那么,这个情境可能起到的干扰作用反而更大。

那么,如果要把这些知识的考查点融合在情境中,那就要让情境发挥作用。

比如看拼音写词语,考查的是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生字词的掌握,但是一学期学了几百个生字词,考哪些?应该是学生易错、易混淆的字词。命题时,把这些字词先整理出来,再根据字词来串联情境。有些则是要结合情境的内容(联系上下文),才能确定是哪个词。当然,这还不是最好的考查形式。

生字词的掌握,应该是对音、形、义结合的理解,只用一段话作为语境,来考查其中几个词的书写,很难达到这个目标。

比如古诗文积累,如果有语境,就不用给出上半句或下半句诗,但可以把诗名和作者标出来,给学生搭建支架。

但这里又要考虑一个问题:让学生补全的诗句,是不是都是会写的字?

很多题目都是如此,看起来好像不错,但细细分析,其实是超标的。

比如有一位老师在自己命制一份试卷时,出了这样一道题——


题目(1)考查的是学生对“昼夜”这个词的结构判断,是可以的。题目(2)考查的是学生对选项四个句子的句意理解,同时也包括对主题干中《论语》这个句子的理解。但《论语》中这句不是教材的内容,肯定有学生没有读过,如果课外阅读和积累不够,这句话就不能理解,整道题就不会做。

如果把《论语》的句子作为选项之一是可以的,即便学生没读过,做题时可以用排除法,或联系句子的内容做推测。作为主题干出现,是不合理的,这道题如果出现在期末卷中,就会被大家质疑。

期末命题,首先要依据课标的学段目标,再梳理出整册教材的知识点,再制定双向细目表(现在是多维细目标),每一道题都要对应细目表中的内容。

最重要的是,考完后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如果是网阅,可参考的数据不是为了看谁考得好,而是看这份试卷的命题质量,区分度如何、信度怎样,以便下次做调整。


这是上个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我们区某个年级语文试卷质量分析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区分度不算好,需要调整。

但根据分题细表,发现影响区分度的是“书写题”和“作文”,其它题目的区分度都在0.3分以上。也就是说,这两道题在阅卷中,评价标准不够具体,阅卷分数不能体现区分程度。

这就成为了我们这学期命题时,在制定参考答案时的一个改变依据。

命题,很难,也很有意义。

道阻且长,慢慢来。

期末倒计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