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城市尚在沉睡,总有一群人奔跑着迎接曙光,对他们来说,晨跑是开启活力一天的钥匙。为了清晨畅跑,他们情愿早睡,奔赴与朝阳的约会。

广东的赵大哥是晨跑大军的忠实一员。多年来,他每天 5 点准时被生物钟叫醒,简单洗漱、迅速换好装备,精神饱满地前往公园与跑友会合。

他们步伐整齐、谈笑声爽朗,在初升太阳的暖光下穿梭于绿树花丛,尽情享受清新空气与运动的快乐,岁月仿佛在奔跑中格外温柔。

然而,一个寻常周日,给赵大哥的晨跑记忆添了阴霾。周末跑团惯例组织长距离拉练,赵大哥一如既往斗志昂扬,和队友跑在熟悉路线上。跑到15公里时,变故突发。


赵大哥正稳步奔跑,忽然一阵强烈眩晕袭来,冲垮意识防线。眼前天旋地转,双腿绵软无力,脸色瞬间惨白,还没等跑友反应,他就“扑通”一声栽倒在地。

跑友们刹那间惊慌失措,但默契让他们迅速行动。有人呼喊赵大哥,有人急忙拨打 120,还有经验丰富的跑友解开他领口扣子,放平身体保持呼吸顺畅。时间仿若凝固,直到救护车呼啸而来,大家才稍松口气。

在医院急诊室,赵大哥苏醒,看着焦急的跑友和医护人员,满心后怕。医生检查后诊断为低血糖。原来,赵大哥长期赶时间晨跑,常草草洗脸就出门,水都顾不上喝,更别说吃东西补充能量,一夜消耗后身体本就缺能,长距离奔跑加剧血糖消耗,这才晕倒。

事后,医生针对赵大哥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跑者提出了“3大安全底线”


不要空腹跑步

空腹状态下进行长时间(持续 60 分钟以上)或高强度(如以配速 5 分钟 / 公里及更快的速度奔跑)的跑步活动,身体就像一辆燃油即将耗尽的汽车,会迅速且大量地消耗体内储存的糖原。

一般而言,正常成年人经过一夜禁食后,肝脏储存的糖原约为 70 - 100 克,肌肉中储存的糖原约为 300 - 400 克

当糖原水平急剧下降,低血糖症状便会接踵而至。

数据显示,当血糖值低于 2.8mmol/L 时,头晕目眩感便会袭来,让跑步者仿若置身摇晃的船舱,难以保持平衡;

四肢无力感如同灌铅,每迈出一步都异常艰难,有研究表明,此时肌肉力量可能下降 20% - 30%;

心跳加速,每分钟心跳次数可比正常状态下多出 20 - 30 次,试图为身体 “泵” 入更多能量;

出汗增多,身体如同开启了 “花洒”,短时间内体表湿度可上升 30% - 40%,以应对能量危机;

注意力也难以集中,反应时间延长 0.2 - 0.5 秒,对外界突发状况的应对能力大打折扣。

在极端情况下,低血糖还可能诱发更为严重的后果,如突发性眩晕乃至晕倒,据不完全统计,约 10% - 15% 空腹长时间跑步者曾遭遇此类险情。


因此,跑步前合理补充能量如同给身体 “加油”,至关重要。

易消化的食物是首选,像一根中等大小的香蕉,富含约 25 克碳水化合物,能在 15 - 20 分钟内快速为身体 “充电”;

能量棒通常含有 20 - 30 克碳水化合物、适量蛋白质与脂肪,既能迅速供能,又可维持饱腹感;

含有 30 - 40 克碳水化合物的运动饮料,在补充能量的同时,还能补充因出汗流失的电解质,让身体保持良好 “工况”。

它们能有效规避跑步途中因能量 “断供” 产生的种种不适,为畅快奔跑保驾护航。


不要忽视身体的信号

如果在运动过程中突然感到任何不适,如头晕目眩、眼前发黑,或是胸闷仿佛有重物压迫,气短到难以顺畅呼吸,这些都是身体在向我们发出警告信号,表明当前的运动强度可能已经超出了身体所能承受的范围,或者是存在某种潜在的健康问题。

面对这样的状况,最明智的做法是立即停止正在进行的运动,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坐下来或躺下来休息,让身体得到充分的放松和恢复。

在休息的过程中,进行深呼吸调节,缓慢地吸气,让空气充盈肺部,持续 3 - 5 秒,再缓缓地呼气,排出浊气,重复 5 - 10 次,帮助身体舒缓不适感。

同时,要密切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不适症状在休息一段时间后仍然没有缓解,甚至有所加重,那么就需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前往就近的医疗机构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要知道,在运动过程中对不适症状的忽视往往是非常危险的。这些症状可能是心脏问题的 “前奏”,约 20% - 30% 的早期心脏病患者在运动时会出现类似症状;低血压患者运动时头晕、眼前发黑发生率高达 40% - 50%;贫血人群运动后气短、乏力更为明显,约 60% - 70% 会受此困扰。

若不及时 “刹车” 处理,严重后果一触即发,使病情恶化的风险提高 30% - 50%,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无论我们多么热爱运动,多么渴望通过运动来提升身体素质,都必须要以安全为前提,尊重身体的感受,避免因为一时的疏忽而给自己带来无法挽回的伤害。


不要只顾着跑步

单一的跑步训练,尽管在增强心肺耐力方面有着显著效果,但长期依赖跑步,过度重复使用相同的肌肉群,像大腿前侧的股四头肌、小腿后侧的腓肠肌等,它们的疲劳累积速度可比多样化训练快 30% - 40%,且关节反复承受相似冲击力,膝关节、踝关节受伤风险会增加 20% - 30%,极易陷入 “过度使用综合征” 的泥沼。

将跑步与力量训练巧妙结合,是提升整体体能的关键一步。力量训练不仅能够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基础代谢率,还能有效改善跑步时的姿势和效率,减少因肌肉力量不足而导致的代偿性损伤。

每进行 8 - 12 周的系统力量训练,肌肉力量可提升 15% - 20%,基础代谢率随之提高 5% - 10%,让身体在静息时也能高效 “燃脂”,还能优化跑步姿势,减少因肌肉无力引发的代偿动作,降低受伤风险 20% - 30%。


通过哑铃、杠铃、自重训练等多种方式,针对全身主要肌群进行训练,可以显著增强身体的稳定性和耐力。

此外,有氧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跳绳等,也是不可或缺的训练组成部分。

游泳时,水的浮力分担约 80% - 90% 身体重量,极大减轻关节压力,对关节的冲击仅为跑步的 1/3 - 1/2,能在锻炼心肺功能的同时,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加速运动后恢复,使疲劳消除时间缩短 20% - 30%;

骑自行车以中等强度骑行 30 - 45 分钟,可显著提升心肺功能,氧气摄取量可比跑步时增加 10% - 15%;

跳绳则兼具趣味性与高效性,每分钟 100 - 120 次的速度跳 10 - 15 分钟,相当于慢跑 20 - 30 分钟的锻炼效果。


健康享受运动

出院后,赵大哥不再像从前那般莽撞。每天晨跑前,哪怕时间再紧,他都会先喝上一杯温水,吃几块饼干或者一根香蕉,给身体 “加满油”。

跑步过程中,也会根据自身状态适时调整节奏,不再盲目追求速度与距离。同时,他还专门购买了运动手环,随时监测心率、血氧等身体指标,一旦发现异常,便立刻停止休息。


如今,赵大哥依旧活跃在晨跑的队伍中,只是,多了一份沉稳与谨慎。他时常和新加入的跑友分享自己的故事,语重心长地说道:“跑步是为了拥抱健康,可千万不能因为一时疏忽,让它变成伤害自己的‘凶器’。科学跑步,才是长久之道。”

牢记跑步“3大安全底线”,我们不仅能够保护自己的身体,还能够以更科学、更可持续的方式享受跑步的乐趣。

从今天起,跑步也要讲究科学,坚持恰当的跑步方式,让运动带给我们更多的快乐与健康。

晨跑前,你是习惯空腹跑步还是吃一点再跑?欢迎留言分享!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