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姓氏
现在大家说起来“姓氏”二字,就会想起来“张王李赵刘……”那么,姓氏最早是怎么由来的呢?这个话题就要从宗族说起了。
同一个祖先繁衍的后代被称为同一个宗族,宗族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部落分支后,开始有了自己的图腾。所谓的图腾其实就是一个标志符号,这个符号的来源大多是本宗族的祖先或者宗教中的保护神,其作用主要是用来和其他的宗族做区分。这就是姓的原型。
在秦汉之前,姓和氏是分开的。北宋刘恕在《通鉴外纪》中称,“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意思是说,姓是宗族的代号,氏是姓的分支。
氏是姓的分支,怎么理解呢?事实上,姓氏分开的现象,一直到今天还可以见到。比如,见过家谱、族谱的,都知道上面的题名都是《X氏家谱》《X氏族谱》,从未有过《X姓家谱》《X姓族谱》。
氏,有“子嗣”的意思,《X氏族谱》就是X姓的一个子孙分支的记录。这里的“氏”,就暗含远古时代的一层与姓不同的意思,就是男子的标识符。具体说来就是,“姓代表血缘,氏代表地位”。 姓起源于母系社会,代表这个大的母系族群的血统,而氏代表分支,用来区分各个阿姨、姐妹之间的家族小分支。
南宋著名史学家郑樵所撰的《通志·氏族略》里说的很清楚:“三代(指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指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秦汉以后,姓氏合而为一。《通志·氏族略》载:“秦灭六国,子孙该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兹姓与氏浑为一者也。”
中国姓氏
姓和氏混而为一后,姓氏的来源变得更加复杂。一般认为,现在的姓氏来源至少有下面这些情况:
1、以姓为氏。
母系氏族社会时以母亲为姓,那时许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姬、姜、姒、姚等。
2、以邑名为氏。
邑是封地,这些封地的后人便继之为氏。以邑为氏的姓氏近200个,如智、尹、魏、韩等。
3、以国名为氏。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如齐、鲁、宋、郑、吴、越,秦、楚、卫、韩……都进入了百家姓。
4、以职业为氏。
如:巫、卜、陶、匠、屠等。
5、以居住之地为姓。
上古时代的虞舜出于姚墟,便以姚为姓。春秋时代的齐国公族大夫住在东郭、南郭、西郭、北郭的,便以东郭、南郭等为姓。郑国的大夫住在西门,便以西门为姓。鲁庄公子遂住鲁东门,称东门遂,是以东门为氏。
这类姓氏中,复姓较多,一般都带邱、门、乡、闾、里、野、官等字,表示不同环境的居住地点。
6、以乡亭之名为氏。
如裴、陆、阎、郝、欧阳等。汉朝时,百户为一里、十里为一亭、十亭为一乡。
7、以官职为氏。
古代有五官,即: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他们的后代都以这些官职为姓。
晋国的林父为步兵组织三行里中行的军帅,称中行桓子,其子荀偃称中行偃,以中行为氏;宋国执政卿乐喜(子罕)称司城子罕,其孙乐祁(子梁)称司城氏,是以司城为氏。
中国姓氏
8、以兄弟的次第为氏。
一家一族,按兄弟顺序排行取姓,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后代相沿为氏,表示在宗族中的顺序。但也有例外。鲁庄公之弟庄父、排行老二,本为仲氏、仲孙氏,因他有弑君之罪,后代便改姓孟,或姓孟孙。
9、以先人的字为氏。
如周平王庶子字林开,其后代以林姓传世;宋戴公之子充石,字皇父,其孙以祖父字为氏(汉时改皇甫)。其他类似情况,还有高、刁、公、施等。
10、以谥号为氏。
如胡、戴、召…等。
11、少数民族汉化。
古时,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时,借用汉字单字为氏,如拓跋氏改为元氏、叱卢氏改为祝、关尔佳氏改为关等。有些姓则是民族语言的译音,如匈奴首领单于的子孙就有不少姓单于。
12、改姓。
如唐朝赐给立有大功的大臣们以李姓,明朝赐以朱姓。汉文帝名刘恒,凡恒姓因避讳改为常氏;汉明帝讳“庄”字,凡姓庄的都改姓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