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套餐”是一条独属于幸福柳广场的密语。它意味着一顿免费的饱餐,一种联结,甚至一个希望。

幸福柳烧烤广场坐落在济南历城区,坐在简易门板搭成的包间里,玻璃窗外的大辛庄小区构成了连片街景,这里曾是历史渊源颇深厚的旧村落,也是老板张小潇的来处。

在这家烧烤店橱窗上,张贴着一张红底海报,“免费吃饭”四个大字格外醒目。这被视为是一封写给暂时失意者的“情书”——只要说出“龙年套餐”这一暗号,即可获得一份免费餐食,吃过亦可直接离开。


烧烤店外的“免费吃饭”海报

和幸福柳遥遥呼应,十八公里外的南辛庄西路,一家牛肉板面店同样决心为低收入者免单,“不就一碗面的事儿,但对人家来说可能他今天就不会饿着,就这么简单。”老板朱杰爽快说着。

“谁没个难的时候,对吧?”

一双眼睛总是笑眯眯,一对粗眉毛随笑意拱起来,挺直的鼻梁和方正的脸型显出敦厚,张小潇在网上喜欢自称“潇洒哥”。

他的烧烤生意始于2022年,彼时餐饮业并非好时光,从中文专业毕业的张小潇却一头扎进了锅碗瓢盆的后厨。

漂亮高楼推走了破落平房,跑在大辛庄村头巷尾的小男孩,三十八年后在高楼旁开起了烧烤店。短短两年间,“幸福柳烧烤广场”就登顶了济南美团外卖榜单烧烤榜榜首。在张小潇看来,这时的他已经算“有能力做一些事”。

烧烤店生意红火的夏天,张小潇就注意到有两三个初中生模样的孩子总是围着客人吃剩的露天桌子打转,后来其中一个男孩怯生生地问他,“老板,这些剩下的羊肉串,能给我们分分吗?”张小潇一口答应,把串热了热,又烤了些新的,才端上桌。再后来,从一个孩子口中得知,“妈妈生病以后,羊肉牛肉啥的比较贵,就基本吃不着了。”

这件事成为“龙年套餐”的一个线索。所以10月份,当“潇洒哥”得知其他城市有餐馆专为困难者免单时,他也一拍大腿,在店内店外显眼处都贴上了通红的海报。

“谁能没个难的时候,对吧?咱是能力范围内做点举手之劳的事。”张小潇的想法很简单,套餐内容不固定,厨师只要在上菜的时候顺手多做一份即可,这样员工也不会有额外劳动负担,“就像这个土豆丝,反正你都切出来了,你再多抓两把下锅呗,食材成本其实不算高。”


老板张小潇在店内忙碌

他也叮嘱店里只有20来岁的店员,遇到点“龙年套餐”的客人,不要问第二遍,不要多说什么,也不要求对方感谢,不用特意关照,平平常常招呼就好,“心照不宣就是最好的状态。”

来朱峻逸牛肉板面吃一碗免费面的客人,则多是从抖音上看到了朱杰的视频,视频里朱杰一边熟练做面,一边用带着济宁口音的普通话说,“如果你暂时遇到了困难,在咱们5家店,任意一家,说来一份爱心套餐,吃完走就行了。”他的账号粉丝过万,经营得有声有色,这条视频的评论区,有人发了一排大拇指的表情。

带着全家在济南打拼二十余年的朱杰,如今已经拥有五家面馆,这同样被他视为“有能力做些事”的底气。员工悄悄告诉记者,其实他从两三年前就常赠面给捉襟见肘的客人,只是从9月份才开始在网络广而告之。

“谁都有遇见困难的时候,我们能帮一点是一点,没想太多,一碗面不就十来块钱。”朱杰个性直爽,边讲话边穿梭在后厨忙东忙西,热气蒸腾间他的脸变得模糊,硬朗的轮廓添上些许柔情。

“只要开了口,就给他免单”

怎么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真的处于窘境?会不会有人专门来“薅羊毛”?

对于这些问题,朱杰直摇头,“人家既然能开口说出自己有难处,那已经是鼓足了很大的勇气。再说就算有个别蹭吃蹭喝的,那也无所谓,我也不会多心疼。”张小潇同样秉持着这一原则,只要人家开了口,肯定就给人家上菜,大门永远向真正需要的人敞开。

两个自认“有一定能力”的人想法不谋而合——放下判断,决定信任,这是一种选择。

朱杰是出身农村的80后,在他的观察中,来吃爱心餐的人中,同为80后的中年人占了多数,上有父母下有儿女的处境,最容易让他们陷入暂时危机。有三十多岁的男人穿得很板正,体面干净,但也会难为情地请求能不能过两天再给钱。朱杰马上表示,餐馆会为暂时困难者免单,对方竟然扭过头差点落泪。

“人就是有困难到吃一碗面也得扒拉着算半天的时候,也会有上坡路走得很顺的时候。”朱杰感慨,“我跟吃爱心餐的客人说,等哪天你们日子好了,遇到人家需要帮助的,哪怕一块两块的,也伸手拉人家一把,传递传递。”

现在,张小潇的烧烤店门头持续滚动播放着一条标语:本店杜绝僵尸肉,杜绝科技与狠活儿。在朱杰的店内,有一排红字同样注目:做孕妇和孩子能吃的面。


朱杰站在店内标语前

“这几年食品安全领域出了不少新闻,做餐饮的,最能感受到顾客的信任有多重要。”张小潇感叹,社会信任链条的搭建不容易,而善意需要具体而微的传导,他愿意做那个启动“信任链”的第一环,难而正确的事总要有人做。

小餐馆原本也是做熟人和附近生意,口碑尤其重要。牛肉板面店里最常见的是进城务工人员的面孔,他们把头埋进碗里,面汤总是喝得很干净。

“但凡有能力管得起一顿饭”

冬天,外出就餐的人流变得稀疏,外卖生意也稍显冷淡,骑手去店里取餐,甚至有时间能坐一会。

“生意不好做,小店还凑合。”朱杰坐在桌上接受采访,身后是妻子和母亲抱着孩子说说笑笑。朱杰说,他之所以会做免单的事,有一个目的也是想给孩子做个示范,懂分享是宝贵而稀缺的品质。

如同张朱二人,在全国,乐于为困难者免单的餐馆也多数是个人小店而非连锁品牌,店主们尽管自身经济状况未必多好,但总觉得自己已经是相同出身的人中的幸运儿,有一股难以抑制的回馈他人的豪情和使命感,还有几分不加分辨的不忍和共情。

被问到是否还会继续这一善举时,朱杰表情轻松地说,“但凡我还有能力给管起人家一顿饭,真的,我一定会把它做下去。”

因为在他看来,这并不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也不需要他赔上家底去做,“我没想过把自己的高度抬到多么高,没权力要求别人怎么做,只有做好我自己就够了。”像很多为自己小本生意起早贪黑的老板一样,在采访中,朱杰似乎永远手头有活儿,做多说少。


朱杰在店内忙碌

张小潇的父亲曾是大辛庄唯一的村医,他形容父亲“路上有块石头,他都会停下车子,把它搬到一边,怕别人摔倒。”在村里行医期间,父亲也常免费赠药或者无偿给村民做下推拿,所以张小潇习惯把自己的热心归结于家风。朱杰意在“启下”,而他显然“承上”更多。

晚上八点,烧烤店仍灯火通明,围坐在一起的顾客或碰杯或谈笑,刚给客人添完热汤的张小潇大声对记者说,到了农历新年,他就把“龙年套餐”改名成“蛇年套餐”,免单照旧。“明年,一定是个好年。”这个山东男人,笑起来几道细细眼纹交错,神采不减。

(大众新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