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发于《京江晚报》2025年1月10日

两会·法院答卷

1月10日,京江晚报刊载了文章《“刚柔并济”破解“执行难”——镇江法院创新方法提升执行质效》,一起来看全文↓↓↓


“刚柔并济”破解“执行难”

镇江法院创新方法提升执行质效

执行工作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2024年,镇江法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秉承“如我在执”理念,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提高涉民生案件执行质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2024年,镇江法院持续攻坚执行难,执结案件29817件,首次执行案件到位71.86亿元,执行到位率居全省法院前列。

执行“小标的” 守护“大民生”


2024年7月25日,周某某等33人与就任公司达成仲裁调解,双方解除用工关系,同时该公司分别向33人分期支付款项共计59万余元。仲裁调解书生效后,该公司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义务,周某某等人向法院申请执行。执行干警依法查询了这家名下财产情况,未能发现可供执行财产。

随后,根据当事人提供线索,执行干警们赶往苏州寻找公司法人胡某,胡某迫于压力承诺付款,但承诺期届满后仍未付款。丹徒法院审查后,追加该公司的总公司为被执行人,果断追加被执行人,并对总公司法定代表人采取限高措施,后该公司主动履行了所有债务。

“最终,我们将‘纸上权益’转化为‘真金白银’,将执行案款送交到工人手中,努力在每一件‘小案’中,办出为人民司法的‘大’情怀。”镇江中院执行局综合协调处副处长陆昌兴表示。


镇江法院常态化开展“小标的大民生”等专项执行行动,从“小切口”入手,重点打击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恶意规避执行等群众反映强烈的行为,最大限度推动“涉民生”和“小标的”案件执行到位。2024年,全市法院开展集中执行行动283次,搜查674次,发放执行案款37.6亿元,对有履行能力拒不履行义务的3225名被执行人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其中罚款45人114.7万元、拘留732人次、判处拒执犯罪5人,维护生效司法裁判权威。

信用修复 “诚”风起航


“本院同意被执行人的信用已修复。相关单位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不应因本案对被执行人予以信用惩戒。”在得知镇江中院为其出具《主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证明》、推送诚信信息后,被执行人、某企业负责人李先生连连对承办法官表示感谢。这就意味着该企业真正卸下信用惩戒“包袱”,重回发展“赛道”。

镇江中院印发《关于开展失信被执行人分级分类惩戒和守信激励的工作指引》,将失信行为区分“一般失信”“严重失信”“特别严重失信”,分别适用不同纳失期限和不同信用激励措施,精准施行失信分级分类惩戒,对有履行意愿但暂时缺乏履行能力的被执行人,给予一定履行宽限期,帮助其恢复信用。

2024年,镇江法院深化企业信用修复工作,为405家企业修复信用,镇江中院“修复企业信用助力产业强市”的做法被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评为“强化企业服务、提升减负成效”典型案例。

此外,镇江法院依法审慎适用强制措施,严禁超标的查封,对因生产经营出现资金暂时困难无法及时履行债务、尚有经营发展前景的民营企业,强化‘活封、活扣、活冻结’等措施‘放水养鱼’,尽可能降低司法活动对涉案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

“阳光执行” 提升司法公信力


“杨法官,我现在就给钱,不要扣我的车……”日前,在一次集中执行周行动中,被执行人到了执行现场,见到了被贴上封条的车辆,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最终将拖欠的案款全部履行完毕。

句容法院抖音号对此次执行行动进行全程直播,并创新性地向社会公开执行谈话过程,累计观看量达15万人次,为公众呈现了一场生动的“法治实践课”,让人们近距离目睹法院执行工作全过程,真切地感受到法律的权威和执行的力度。

“你好,我在公众号上看到你们悬赏被执行人王某,我知道他今天下午1点左右会在镇江火车站出发,你们快来!”“好的,收到,我们立即出警。”

扬中法院执行局“执行110”接到举报电话后火速出警,并立即联系镇江站铁路派出所,于下午1时前在镇江火车站控制了被执行人王某,并将其带回法院。

执行悬赏是执行过程中破解查人找物难题的重要补充手段。通过发布悬赏公告方式,镇江法院鼓励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线索,督促被执行人积极主动履行义务,捍卫司法权威,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近年来,镇江法院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直播网络拍卖为切入点,实现执行宣传方式从图文播报向现场实况转变,在提升法院执行工作透明度的同时,也为资产处置注入新的活力。2024年,全市法院累计上拍资产2986件,成交额21.4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42%,24.19%。

编 辑:夏 蕾

校 对:常文金

审 核:孙彩萍

来 源:执行局

长按扫一扫

关注镇江中院更多资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