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那些年火爆的石油故事
闲人余绪
毛主席视察唯一石油企业
1958年3月8日至26日,“成都会议”在成都召开。3月27日上午,毛主席与会议人员合影后,乘专列驶向重庆方向,李井泉、柯庆施、王任重、陶铸等省市领导陪同、省公安厅及成都铁路局领导及工作人员随行。
到达内江
到资阳车站后,毛主席独自下车问了成都铁路局局长胡景祥不少当地的事,还到一位职工家里问了些生活情况才回到专列边。火车离开资阳,柯庆施得知车站不对群众开放,说领袖不能脱离群众,让相关人员通知车站对群众开放。
下午2点多到达内江站,胡景祥介绍:“内江是产糖名城,西南面的自贡市不仅产盐,还有天然气。”毛主席表示想去看看天然气,胡景祥建议:“前面隆昌县圣灯乡有碳黑厂,也有天然气,到那里去看也行。”主席说:“那也好。”
与此同时,聚集在站外的群众进入站台,高兴万分地高呼“毛主席万岁!”场面十分动人。下午6时许,专列到隆昌车站,找不到一个负责人!毛主席、李井泉和各省市领导与工作人员都在等待汽车。
后来内江开来一辆又小又难看、破旧不堪的小车停在主席身边,剩下的柯庆施等领导怎么办?情急之下,把运煤的一辆车开了过来。一行人这才去往10多公里远的隆昌气矿。
视察隆昌气矿
下午6时40分,矿行政科副科长冯占海做梦都没想到是毛主席来视察!他把主席一行人请进招待所会议室,隆昌气矿矿长刘选伍也跟着,毛主席笑容满面地伸出手来,紧紧握住了刘选伍的手,问了气井的位置,得知有四公里,但碳黑厂就在不到一里路的后山坡,毛主席起身说:“走,看看碳黑厂去!”
到碳黑厂车间,车间副主任梁锡远引主席一行进火房,工人们看见主席很激动,但均坚守岗位。毛主席看了压储气桶,得知因缺设备无法回收硫磺,天然气中的硫化氢经脱硫塔脱出排到空气中了。
到生产碳黑的1号火房,风雨大看不清,又毛请主席到露天的21号火房,见火嘴密排喷射黄焰,烧成碳黑粘在火头移动槽钢上,刮板抹下,螺旋输送器送进包装车间。主席笑了,在风雨里撩起大衣蹲下观察,主席的专职摄影师侯波照下了主席一生唯一的一张蹲式照片。
工作人员为毛主席讲解(图源:中国网)
得知碳黑一年有1000多吨,占全国四分之一时,主席说:“好!”,起身问老柯的看法,柯庆施说:“与自流井烧盐一样,用天然气热能烧盐,热能没利用起来。”主席说:“自流井的天然气烧盐跑掉了碳黑,这里又跑掉了热能和硫化氢。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进一步搞好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主席又问:“这个矿是不是外国人设计的?什么时候建的?”工人安增彬自豪地说:“都是我国技术设计与施工,在建国后建成,现供墨粉及橡胶等行业用……”主席点头称赞。
天更黑了,雨更大了,但主席还想去看几公里远的气井。李井泉看到主席的衣帽都被雨淋湿了劝说道:“天不早了,路不好走,就不去矿井了。”主席这才转身回去。矿区的道路旁,远远的山坡上和田坎边,两道桥街道里,去火车站的公路间,人山人海,正夹道欢送主席。
晚上7时55分,专列将离开隆昌站,车站放开了,群众激动万分,争先恐后与主席握手,为了安全,胡景祥不得不站在车门挡住群众。
开展“川中石油大会战”
四川发现石油
1958年2月11日,任命余秋里为石油工业部部长。上任不到半月,3月10日那天,四川省南充地区武胜县金光乡石坪2组的山顶上就传来一声高呼:“女2井出油了!”当时正是春节期间,大家都在走亲戚,钻井队却还在钻井。
只见霎时间,黑黑的石油喷向了空中,又流向了下面的田里,田里装不下,顺着田沟里一块田一块田的漫漫流动,一直流到山下河沟,流进了山下几十米深的嘉陵江。
这时,四乡八邻的村民知道了,都去山上看,石油队的苏联专家和罗马尼亚专家也去了。经初步计算,日出原油量58.1吨,有的农民还拿了原油回家点灯。
工人在溪河里装石油(图源:四川日报)
3月14日,南充3号井又出原油了,流量300多吨。3月16日,《人民日报》头版以“第二个克拉玛依”为题,报道四川出石油了!就在当天,蓬莱1号井再出原油了,流量100多吨。听说(注意:是听说)毛主席眼笑眉飞,欣然题词:“四川大有希望!”
武胜出油了!南充地区出油了!四川发现石油了!这一消息迅速传播到全世界,在南充人朱德、罗瑞卿,广安人邓小平,内江人陈毅,江津人聂荣臻,万县人刘伯承,在南充工作多年的胡耀邦等领导心中,在国内外的四川人心中,在中国石油人心中……都异常兴奋!朱德最先向四川石油管理局发电祝贺,分管石油的中央总书记邓小平,此后还专门到四川调研了石油建设。
后来,关于“女2井”的原油如何处置,苏联专家与罗马尼亚专家意见相左。苏联专家建议关井,罗马尼亚专家建议一直喷。两者都有道理,但最后还是关了井。
4月5日,石油工业部在南充召开全国石油工作会,确定井队设指导员加强党的统一领导和石油建设策略。为加强力量,成立川中矿务局,调玉门油田领导秦文彩和李德生任局长和总地质师,增加力量投入川东。8月,石油工业部并教育部,在南充建立了中国第二所石油院校“四川石油学院”(现更名为“西南石油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当时全国开始了“大跃进”,石油部与冶金部打擂“一吨钢一吨油”,“形势逼人”。对石油人来说,国家发展严重缺油,千斤重担压在石油部班子及石油领导、科技干部与工人们的心上!寝不安席、食不甘味、争分夺秒追赶形势。
但出油的3口井出了状况,“女2井”关井后再开井没有油了,在旁边又打一口也没油,加进27桶原油引采也采不出油,27桶油不知踪迹。南充井油量严重减少,蓬莱井没有油了。
经半年时间,打井70口,23口井喷出了工业原油。原定20口关键井打了19口,喷油6口,喷油量悬殊。有一口井喷油28天,每天50至80吨。10月,石油工业部在克拉玛依现场研究情况后认为:川东虽情况复杂,但有一批工业原油流,建议加大力量拿下大油田。
但川中矿局长秦文彩和总地质师李德生等说情况复杂,资料不齐,许是属裂缝藏油,建议观察后再说。这句话一说出,如同在热油锅里加水,一下就炸了!每个人各抒己见,谁也不让着谁。
石油会战开战
10月26日,石油工业部宣布:“川中会战”开战,今年最后两个月,从玉门、新疆、青海3个管理局各调优秀钻井队和试油队,由一名局级干部带队急赴川。一时间,广元、绵阳、成都、重庆等省、市、地区的运输公司汽车及总后勤部军车,日夜奔忙运输设备到各处。四川省南充地区及相关区县坚决修通公路、保障后勤!
支援“川中会战”(图源:遂宁日报)
1958年5月,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毛主席批评了对怀疑高指标、大跃进的人的“观潮派”、“秋后算账派”,说他们举“白旗”,号召各地区各部门要“拔白旗、插红旗”。石油系统内有人准备将李德生作为“白旗尖子”,列入“漏网右派”。
1959年3月止,川中会战又钻井37口,情况好的仅有9口,大量都不稳定,变化大,油层薄,夹层多,产量低,下降快。开采地区是石灰岩裂缝和晶洞,属裂缝藏油型,没有发现连片产量高质量稳的油田,川中会战没有成功。石油工业部宣布“川中会战”结束。新疆、青海、玉门勘探队伍撤川,归还建制。
超深勘察井
1959年4月2日至5日,上海中共第八大七届全会上,毛主席问及四川情况。余秋里沉重报告:“四川情况不好!经过勘探,发现那里油层薄,产量低,下降快,没有发现大的油田。”主席说:“找不到就到别处找,东方不亮西方亮,中国这么大的地方,总会找到油的。”
余秋里说:“我们遵循小平同志的指示,将石油勘探的战略重点从西部转移到了东部,我们将加强对东北、华北、苏北等地区的勘探。”主席又问四川,余秋里答:“四川也不放弃,请四川石油管理局继续勘探,有油要油,有气要气,有水要水(当时钻的一些井只出了水),淡水浇田,咸水熬盐。”
这种现象在中国石油地质界引起了深思。1971年8月起至1976年2月27日,在武胜万善镇旗井村,又打了一口深6011米的中国第一超深勘察井(现是第二超深井),名叫7002井,以勘察四川最全、最完整的地壳结构,了解到有18个层位可采天然气,除天然气外,盐卤、黑卤、黄卤多,对岩性、厚度、古生物、火山岩同位素年龄、地球物理参数及各种深部地质资料收集也很全。
中国第一口超深井——7002井(图源:四川日报)
故事存疑的公案
以上故事中有一段存疑的公案,关于毛主席题词“四川大有希望!”。这多是石油系统的说法,原件没有查到,又说是毛主席视察唯一的石油天然气企业隆昌气矿时的题词,但细节皆未提及题词,其它回忆文章也没提到,这是一种说法;1968年6月2日,四川成立“四川省革命委员会”时,《人民日报》中提到:“四川很有希望!”但无更细说明,也未看到原件,这是另一种说法。
因此,弄清楚毛主席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参与、针对什么事情而题词或者口头表示的“四川大有希望!”或“四川很有希望”,就有意义了。
“四川大有希望!”也有电视剧《奠基人》、电视记录片《中国石油雄师》佐证,许多回忆录中也有所提及。当然,我作为四川人,“四川很有希望”对我有很大的慰藉。但未弄情实情,不能说是弄懂了主席的意思,更怕以后误传。诚求知情人指正!
参考文献:
1.陈道阔,《余秋里与石油大会战》,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3年3月。
2.叶有明,《毛主席深入基层视察隆昌气矿》,《四川档案》,2013年第五期。
来源:锦点
文/图:闲人余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