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每一个人都有审美能力,而这种能力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与生俱来的。审美是一种主观的行为,并不是客观的行为,甚至每个人的审美能力都不一样,对待美的感触也不一样。
康德认为,审美是一种不依客体的性质,而纯粹依赖于主观的感觉,但又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能力。这种能力似乎是宇宙演化数十亿年所积累沉淀下来的本能,并不是人们能轻易提出的,也不是能够避免的。人与人的意识构成是不一样的,尤其看待世界的眼光是不一样的。即便出生在相同环境中的双胞胎,也不具有同样的意识和思想。人只要出生下来,就会感触外界的事物,当外界各种刺激对人形成影响之后,就会形成人的经验,经验累积多了就会形成人的认知系统。人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会产生美的感触,也会产生不美的感触。吃到美食会感觉美好,看到高山大河会感觉美好,看到潺潺流水也会感觉美好。鸟语花香是一种美,阴雨连绵也是一种美;春花秋月是一种美,夏虫冬雪也是一种美。只要人们善于发现美,美就无处不在。但人与人对美的欣赏会有很大的不同,有人认为崇高是一种美,有人认为缠绵是一种美,有人认为热闹是一种美,有人认为寂寞是一种美。认识不同,产生的审美体验也不同,而且很多人不能互相说服,只是生活在深刻的片面之中,认为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就是真实的,自己感受到的美也是真实的,而在别人的眼里,他感受到的美却不一定是美,很有可能是一种丑。
人与人认识世界的角度不同,态度也不同,对待审美的事物也不同。审美是一种主观能力,当然心情好的时候,看到阴雨连绵也觉得是一种美,而心情不好的时候,即便看到艳阳高照,也觉得不美。心情好的时候,吃糠咽菜觉得是一种美,甚至能感觉到幸福;心情不好的时候,吃大鱼大肉也不会好受,甚至感觉到很恶心。和喜欢的人在一起,谈话几个小时,不觉得累,觉得是一种美,感觉过了几分钟;和不喜欢的人在一起,谈话几分钟,感觉很累,觉得过了几个小时。人总是以自己的眼光来看待世界,用自己的感觉来感触世界,感觉外界的事物是一种美,只是因为自己的心情很美,把主观自我投射到外界事物上去,就会感觉外界事物很美好,其实外界事物只是一种镜像,映照了人的心情,证明人的心情美好,而不是外界事物真的很美。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外界事物无所谓美与不美,都是客观存在的东西,人看待外界事物,会产生美感,也会产生丑恶的感觉,而这种美丑的判断能力是主观性的,带有很大的偏见。但人并没有感觉这种偏见,而是认为自己判断的外界事物就是那么回事,自己的判断也是正确无误的,而别人的判断往往带有偏见。
似乎每个人都活在自己主观的世界中,用自己的眼光来看待外界事物,也用自己的审美能力来审美。有人喜欢李白的诗,认为“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显得快意潇洒,非常美。有人喜欢李清照的词,认为“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写得柔婉,不落俗套。有人喜欢苏轼的“大江东去”,有人喜欢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人不同,喜欢的诗词与诗句也不同。并不能强求一致。因为人们的认识有限,或者说人有认知限度,只能在认知限度里欣赏一些诗词,而不可能欣赏所有的诗词,也不可能把世间所有美好的景物都纳入眼底,一一品味。诗词本身就是审美的,会依照诗人或词人的心情来写,而且会展现诗人或诗人的美好的心境。即便诗词描写了离别,描写了思乡,产生了很多忧愁,也仍然具有审美的意味。越是这样,诗词的美学意义越能够凸显出来,也越能够光耀千古,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但诗词大多缺少故事情节,甚至很多只是只言片语的审美,即便有了叙事诗,也没有太多故事的魅力。后来有了散文和小说,有了剧本,故事性进一步加强,也就让人沉迷在故事之中,欣赏故事透露的情感美。
文学突出的是情感,而不是文字。文字只是传递情感的工具,最终给人们展现的是文字表达的情感。音乐也是如此,会以不同的形式来展现美感,有唱歌的美,有器乐的美,表现形式不一样,给人带来的美感体验也不一样。即便是同样一首乐曲,欣赏的人不同,产生的美感体验也不同,甚至很多人因为听了一首乐曲,而产生了美好的联想和想象,想起了很多往事,只是这些往事是因人而异的。有人喜欢莫扎特,有人喜欢贝多芬,有人喜欢李斯特,有人喜欢巴赫。有人喜欢歌曲,有人喜欢戏曲,有人喜欢相声,有人喜欢小品。人不同,喜欢的曲艺类型不同,产生的美感体验也不同。甚至同样一个人,欣赏一个小品,只是处于不同的心境,产生的审美体验就会有很大的差异,甚至大相径庭。人只会看到自己喜欢看到的东西,而对于不喜欢看到的东西,往往视而不见。
当一个人认为周围的某些事物很美的时候,就证明他的心情不错,而不一定证明周围的事物真的很美。审美是主观的行为,不具有太多客观的属性,而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主观的行为,才会让每个人活在深刻的片面之中,感觉世界丰富多彩,感觉有活下去的理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