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婷没想到,“医不自治”的困境,也会出现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她是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平沙培英学校教导主任,执教初中数学22年,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专业技能。

  龙凤婷曾感觉“有力没处使”。她想持续改进课堂教学,但自己在课后很难找全找准教学方面的问题。现在,“系统的观测分析细致入微,令我信服!”对于系统的“明察秋毫”,龙凤婷“从谏如流”。她还在科组教研活动中大量应用系统,让系统唱好“黑脸”,督促更多教师在教学上精益求精。

  近年来,华南师范大学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能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改革。学校将智能化工具与教师专业发展紧密结合,开发了课堂教学测诊系统、师范生免试认证教师资质智能平台、华南教师在线等一系列平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师教育升级方案,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作出新贡献。

  测评系统助力突破“不自治”教学困境

  龙凤婷在教师和教导主任这两个身份中,都遇到了发展困境。她在实践中发现,个人情感、经历和主观判断等因素,影响着她对自我教学的深度反思。而出于人际关系等考量,龙凤婷在科组教研活动中,也经常难以向科组成员直截了当地反馈课堂情况。

  个人和科组要想在教学方面更进一步,就需要突破这些困境。单靠自身,龙凤婷时常感觉缺乏有力抓手。

  如何以教师专业能力评价改革助力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全面提高?华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斌伟表示,学校充分发挥在教师教育、数字化等方面的特色优势,重点围绕“教师能力测评诊断及精准研修”方向,着力构建科技驱动、灵活精准的教学支持系统,并成功获选教育部试点单位。

  精准有效的测评系统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和多元的应用场景。华南师大应需而动,与科技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政校行企多方深度调研后发现,很多学校对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测评的需求非常迫切。多方利用人工智能新技术,为解决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测评难题探索新路径。

  经过两年多持续攻坚,华南师大研发出了课堂教学测诊系统,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进行深度数据挖掘。

  五大能力指标为教师课堂教学“全面体检”

  学校成为课堂教学测诊系统试点后,龙凤婷找到了“诤友”——“我们很多教师在教学方面并非十全十美,但系统能全面客观剖析我在课堂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

  “教师要想成为‘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人师’,需要多方面的能力支持。系统通过‘全面体检’,帮助教师们走出‘舒适区’,正视不足,扬长补短。”华南师大党委副书记、校长杨中民表示,学校“五年磨一剑”,精心研制出教师课堂教学指标模型。该模型以五大关键能力——氛围营造、学习引导、资源整合、教学组织和评价改进为基石,通过十项维度和数十项观测点,为教师全面提升教学能力打造了一把“精准量尺”。

  借助人工智能这个强大引擎,课堂教学测诊系统采用人脸识别分析、语音分析等多项技术,对教师的课堂表现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智能评估。系统精准评估教师的五大能力后,还汇总出翔实的数据,帮助教师审视并改进课堂。

  “好的课堂往往落实在细节,例如课堂氛围、教学时间分配、学习引导等。所以我们把这些细节纳入系统的观测指标中,引导教师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生输出为本’的教学理念走深走实。”华南师大教师教育学部部长王红还带队把系统打造成因材施教的“好助手”。为此,系统针对习题课、概念课和活动课等不同课型,提供个性化评价指标,引导教师关注学生差异,分层分类教学。

  集成平台成为区域教师教育“智库”

  课堂教学测诊系统不但成为很多在职教师的“专业提升导航仪”,而且为师范生搭建了教学能力提升的“阶梯”。华南师大2023级硕士研究生缪娜怡应用系统,测评了自己的试讲课。她看到,系统通过图表和文字,分析了她的课堂教学情况。

  华南师大不仅利用课堂教学测诊系统,精准提升师范生课堂质量,还开发出师范生免试认证教师资质智能平台。该平台通过在线自我评估、同伴互动和专家意见,指导师范生全方位提升教学能力。

  据统计,课堂教学测诊系统上线以来,为近300所中小学、高校等单位,以及2万人次教师、师范生提供了测评服务。系统不仅为很多教师、师范生生成了“教学能力画像”,还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了日渐清晰的区域“教学水平镜像”,让他们能够深入了解区域教学现状。“华南教师在线”已积累近2万名注册用户,平台的5715条课程资源为579个教师培训班带来了“强助攻”。

《中国教育报》2025年01月10日 第01版

作者:本报记者 刘盾 通讯员 连燕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