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创刊于1941年5月16日,其创办过程充满了厚重的历史感。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随着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和抗日武装力量的日益发展壮大,中共中央急需创办一份大型日报,以加强对各地的宣传和工作指导。宣传媒体也是重要的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去占领。

在此背景下,1941年春,中央政治局决定停办三日刊的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将其与新华社编发的《今日新闻》合并,在延安创办大型日报《解放日报》,作为新的中央机关报。


1941年5月15日,毛泽东主席为中共中央书记处起草了关于创办《解放日报》的通知。

5月15日,毛主席为中央书记处起草了“中央关于出版《解放日报》等问题的通知”,指出:“一切党的政策,将经过《解放日报》与新华社向全国宣达,应作为党内学校内机关部队内的讨论与教育材料,并推广收报机,使各地都能接收,以广宣传,是为至要。 ”

(通知指出,自5月16日起,延安的《新中华报》和《今日新闻》将合并,出版《解放日报》。党的所有政策将通过《解放日报》向全国传达,社论由中央同志及重要干部撰写,各地应注意收听延安的广播。重要文章除在报纸和刊物上转载外,还应作为党内、学校内、机关部队内的讨论和教育材料。同时,推广收报机,使各地都能接收,以扩大宣传。)


1941年5月16日,《解放日报》正式创刊,毛泽东主席题写了报名并撰写了发刊词。发刊词阐明了报纸的创刊宗旨和任务,论证了党报使命与中国共产党使命的一致性。党报的任务是准确宣传党在不同时期的政治任务及为完成这些任务而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成为教育人民群众、指导革命工作的武器。

发展的简要过程:

《解放日报》初为铅印四开两版,1941年9月16日起扩为四版,增加宣传教育内容,中央要求报纸文字生动、有力,反对党八股。各部委工作同志多为报纸撰稿,使其成为全党反映实际领导工作的机关报。1942年9月起兼作中共中央西北局机关报。党中央对党报进行了坚强有力的领导,报纸每一阶段的宣传方针都由中央讨论决定(1943年3月,报纸归政治局、书记处之下的宣传委员会统一管理,宣传方针由中央讨论决定)。毛主席对《解放日报》倾注了大量心血,领导创刊,指导成长,撰写社论、改稿,安排具体工作。毛主席还审阅和修改过许多《解放日报》拟发的重要文章,推荐有价值稿件,使报纸内容更丰富、有指导意义。1947年3月,因国民党军进犯延安,报社编入党中央队伍序列,跟随毛主席转战陕北,共出2130期,历时近6年。1949年,中共中央决定将上海的《解放日报》作为中共中央华东局机关报和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上海《解放日报》现仍为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以来,《解放日报》全面及时准确报道上海和全国的新闻,刊发有影响力的评论和分析,被国际国内各大媒体转载,是中国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媒体之一,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以及海内外都具有很高的地位和声誉。成为上海各级领导和决策者、管理者、投资者、经营者和研究者的首选报纸,也是广大读者了解上海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最新状况的首选报纸。


《解放日报》的创办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宣传阵地,也是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首先,《解放日报》的创办是中共中央加强对各地宣传和工作指导的重要举措。通过这份大型日报,中共中央能够及时向全国传递党的政策、方针和路线,指导各地的革命工作,使党的声音能够覆盖到更广泛的地区,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其次,《解放日报》在抗日战争期间发挥了重要的宣传作用。它积极报道了敌后抗日游击战和敌占区人民的英勇斗争,以及陕甘宁边区的成就,同时揭露了敌伪的暴行和国民党的反共阴谋,有力地鼓舞了人民的斗志,增强了人民的抗日信心。


此外,《解放日报》的创办还推动了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发展。在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解放日报》不断改进和完善,确立了党报的性质、任务和作用,为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解放日报》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的来说,《解放日报》的创办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项重要举措。它对于加强党的宣传和指导工作、推动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份报纸不仅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艰辛历程,也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