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4月,人民英雄纪念碑正式建成,其背面155字的碑文尽收中国上百年间的革命风云。
可让人不解的是,中国共产党虽然对中国革命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但碑文上却没有提及分毫,而这恰恰是毛主席深思熟虑后的英明决策。
那么毛主席亲自拟定的碑文为何只字不提“中国共产党”呢?
纪念人民英雄
1949年9月23日,北平市建设局收到了一封信,寄信人滑田友在信中言辞恳切地提议,北平作为新政权的首都应该建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纪念碑。
彼时在西方游历多年的滑田友正在北平国立艺专任教,过往经历让他深切地意识到了中西方文化事业发展存在差异。
为了让自己的所学能为民族和人民服务,所以在北平和平解放前夕毅然决定回国的他,一直关注着国家的发展动向,时刻准备着为国家的文化建设建言献策。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已知的、最早的有关建设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提案,而这恰恰与国家的想法不谋而合。
众所周知,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为求革命胜利与民族解放,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革命理想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更是数不胜数。
一直斗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才盼来了和平安定的幸福新生活。
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铭记先辈们是如何艰难求存的,后人才能更珍惜来之不易的独立与幸福。
因此建国前夕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有识之士们也一直惦记着以具体形式纪念为革命牺牲的人民英雄们。
随之而来的就是,1949年9月30日在政协的闭幕会上,在天安门外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决议案被正式通过。
纪念碑最终选址在天安门广场,则是因为会上周总理提出,这里留存着“五四”以来的革命记忆,值得全国乃至世界人民敬仰。
也唯有这样的地方,才能成为纪念人民英雄的最佳场所。
与此同时,毛主席对此事同样十分重视,而且纪念碑上值得传唱千古的碑文正是出自主席之手。
那么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是如何拟定的呢?
用心良苦
一百多字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毛主席斟酌再三,最终只字未提中国共产党,这是为何?
“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949年9月21日下午,毛主席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中,掷地有声地说出了这句话,这正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的核心。
而后围绕着这一中心思想,毛主席把中国人民的革命历程分成了三个阶段,反复强调了三次为中国革命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这三个阶段分别是从1949年算起,3年以来的解放战争,30年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上溯到1840年鸦片战争的整个民主革命历程。
正是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和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相继横空出世,带领中国人民走向了革命胜利、独立自由的康庄大道。
然而让很多人不解的是,毛主席拟定的碑文虽然大气磅礴、情感深沉,但在通篇碑文中却丝毫没有提及中国共产党的贡献。
事实上,这样的措辞恰恰体现了毛主席作为一代伟人的英明之处。
首先,碑文既不提共产党,也没写解放军,而是把宝贵的笔墨都用在了“纪念人民英雄”这一中心思想上。
这更能突出国家建立纪念碑的意义,让后人看到高耸的纪念碑和入木三分的碑文,就能想起那些为国家独立、人民幸福而牺牲的人民英雄。
其次,毛主席作为一个胸怀博大的领导人深切地明白,中国共产党虽然对中国革命的胜利意义非凡,但却不能占据全部的功劳。
在毛主席看来,无论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主动探索国家发展之路的有识之士,还是建党以后愿意与中国共产党携手救国的党外人士,都是值得尊敬的爱国者。
因此在纪念为革命牺牲的人民英雄时,绝不能有所遗漏,采取更兼容并包、宏阔深沉的词句才是最恰当的,这更能体现共产党的博大胸怀。
更何况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胜利的贡献有目共睹,根本无需刻意强调就能让后人时刻铭记,谈人民英雄多么永垂不朽时,势必无法绕开前赴后继的共产党人。
总之,毛主席亲拟的碑文既表达了对人民英雄的深切纪念,又彰显了共产党和新中国开放包容的博大胸怀。
那么毛主席为何能写出这样优秀的碑文呢?
伟大领袖
用“三个永垂不朽”囊括百年革命史,毛主席真不愧是“文可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一代伟人!
若说起来,毛主席的确是当之无愧的文武全才。
且不论他在“四渡赤水”中的用兵如神,以及他在渡江战役等大战中的运筹帷幄,就单说他的文学造诣,那也是寻常人可望而不可及的。
诸如《沁园春·雪》《七律·长征》等都是被中小学语文教材收录的佳作。
更重要的是,毛主席的作品都是基于革命实际的真知灼见,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对中华大地和广大人民的深切感情。
事实上截止到建国前,在中国共产党28年的革命历程中,毛主席一直注重实地调查和反思总结。
在这个过程中,毛主席留下了无数振聋发聩的论述,有时寥寥数笔就能激励人心,有时则以泱泱万言道破革命真理。
再加上毛主席自青年时代起就树立了远大的革命理想,在此期间,他亲眼见证了太多革命志士的牺牲,想来在创作碑文时主席的心绪必然无法平静。
也正是对烈士的深刻崇敬和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底双管齐下,让毛主席在写这篇碑文时挥洒自如,最终给后世人民留下了这样气势如虹的佳作。
值得一提的是,负责给石刻碑文书写范本的周总理面对此项工作时同样严谨认真,据说那段时间他只要有时间就在练习,前后加起来足足写了40多遍才定稿。
这样的态度足以证明,周总理同样对倒在革命道路上的同袍战友们心怀感念。
归根到底,无论是毛主席、周总理这样的伟人,还是万千盼望和平安稳的中国人民,都对牺牲于革命的人民英雄们怀有崇高敬意。
最后,正如人民英雄纪念碑所写:“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参考文献:
[1]章舜粤.人民英雄纪念碑若干问题考证[J].党的文献,2024,(03):120-127.
[2]人民英雄纪念碑背后的故事[J].吉林人大,2023,(05):43-44.
[3]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始末[J].当代兵团,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