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看这个头小小的小银鱼,是不是以为是河湖里的小虾米?要是这么想,可就小瞧它了。虽说它没有那么复杂的身体构造,但是该有的营养可是一点也不少。


营养丰富的小银鱼

一提到银鱼免不了要想到太湖,太湖的银鱼和白虾、白水鱼并称为“太湖三宝”,太湖的渔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那时候许多省份看了纷纷眼红,竞相引入银鱼,想要靠着它发家致富。

太湖银鱼为何可以广受喜爱?银鱼为何可以成为太湖的“致富经”?被大肆养殖的太湖银鱼为何又背负骂名?太湖银鱼又该何去何从?


“太湖三宝”之一的白虾

接下来咱们就来聊聊,这个曾经造福21个省的太湖银鱼,为何现在被判“死刑”?

太湖银鱼为何广受喜爱?

如果去太湖旅游,那肯定会被安利银鱼炒蛋、银鱼混沌、干炸银鱼等湖鲜美味。


美味的银鱼炒蛋

银鱼最开始便产自中国,尽管它之前生活在近海,但却是实打实的淡水鱼,于是这形如象牙般晶莹的银鱼就在从海洋向江河洄游的时候被发现了。在《太湖备考》中有记载,吴越春秋时期盛产太湖银鱼,其在清康熙年间被列为贡品。

太湖银鱼虽然长得小巧,但是该有的营养它却一点也没少,而且还比其他鱼类更具营养价值,因此还被称为“鱼类皇后”


洁白的太湖银鱼

银鱼以其低脂肪、高蛋白的特质引起广泛关注,一百克鲜鱼中含有的蛋白质有8.2克,而脂肪只有0.3克。而晒干的银鱼中,每一百克就含有72克蛋白质,脂肪仅13克

其钙质含量同样十分丰富,一百克鱼干中就含有761毫克钙,可以说是群鱼中含钙量的第一名。除此之外,维生素B1、B2、尼克酸等营养成分的含量也很丰富。


银鱼的个头很小

由于银鱼的个头很小,最小的跟牙签差不多,大一点的也只堪比小指头般。全身无鳞且肉质紧密,也没有大鱼刺,因此十分适合老人和小孩食用。

尤其是其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以有效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长寿。曾经日本有一位百岁老人在被问到长寿的秘诀时,就曾说到自己长期以来都喜爱吃银鱼。


日本银鱼

太湖的银鱼不仅质量好,而且产量高,不仅能够满足国内人民的需求,还可以加工成半成品或罐头出口到国外。每年的出口量甚至达到上百吨,港澳、日本、西欧、北美以及东南亚等地每年都会从我国进口银鱼,尤其是日本,是银鱼最大的进口国。

被称为太湖“致富经”的银鱼被各地引入

太湖银鱼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受到广泛关注,那时候除了太湖,鄱阳湖、洞庭湖等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银鱼也十分优质。


太湖卫星图

银鱼虽然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但是其产量也很高,所以鲜鱼的价格并没有很高,一斤大概6-10元。不过晒干的银鱼干营养含量会更高,一斤就可以卖到30-40元。

银鱼的繁殖能力和定居能力很强,一年中2、3、4月以及秋季都是银鱼的自然繁殖期。每次到繁殖期,一条银鱼就可以产卵两次,每次大约有一千多颗。而且南方的气候条件十分适合鱼卵的孵化,因此每年银鱼的产量就很丰富,就太湖来说,1987年就收获了885.4吨银鱼。


银鱼卵

太湖银鱼给当地的渔民带来了极大的经济价值,于是很多省份都纷纷眼红。包括云南在内的21个省份,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引入了太湖银鱼。

云南滇池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地区,在1982年就引入了70万尾银鱼。由于银鱼产卵后便会死亡,所以一般来说要隔2-3年才会迎来一次产量的峰值。


昆明滇池

滇池在引入银鱼后的三年,产量就直接突破了1000吨。此后的产量也基本按照这个规律保持,甚至还会不断增产,在1989年,银鱼的产量就达到了3500吨。

滇池的成功养殖也带动了云南其他湖泊,比如洱海、抚仙湖和星云湖等。就连北方地区也在90年代开始大量引入银鱼,就河南小浪底水库在几年时间里就投入了4亿银鱼幼卵


捕捞上岸的银鱼

全国21个省份通过引入银鱼,都赚得盆满钵满,就黑龙江的阿木塔渔场在2018年就达到了5000万的产值。

小小银鱼背负骂名

但是在成功给21个省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太湖银鱼也给这些养殖地区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几乎被判“死刑”。太湖银鱼给当地带来的影响一点也不比外来入侵物种小,很多本土鱼都因大量引入太湖银鱼而变得岌岌可危。


太湖银鱼

有数据显示,在上世纪60年代,滇池的本土鱼有26种,到了90年代,就已经有15种本土鱼消失殆尽。

  • 太湖银鱼占地抢食

和很多入侵鱼类一样,太湖银鱼的引入抢占了很多本土鱼的生存环境,并且还经常做一些鱼口夺食的行为。虽然太湖银鱼和本土鱼相比,个头很小,但是其繁殖和引入的数量却很大。


数量庞大的银鱼

大家经常能看到水下一窝蜂的太湖银鱼在和本土鱼抢食物,太湖银鱼仗着自己数量庞大,丝毫不畏惧那些比自己还大的鱼类。其实太湖银鱼敢这么肆意妄为,还是因为本土鱼对它们不感兴趣。

云南兴凯湖的渔民描述,很多掠食性鱼类,比如黑鱼、鲶鱼等并不会吃太湖银鱼。所以太湖银鱼在没有掠食者的威胁下,就在这些地区更加活跃了。太湖银鱼不仅和当地鱼类抢食物,而且还十分挑食。


两只大黑鱼

洱海的蓝藻泛滥问题一直让当地政府很是头疼,这其中就少不了太湖银鱼的手笔。由于太湖银鱼很喜欢吃浮游动物,对蓝藻这种浮游植物并没有很感兴趣。

很多地区的藻类植物没有泛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有浮游动物对其制约,但是洱海的浮游动物被太湖银鱼大量吞食,导致蓝藻在洱海泛滥成灾。


蓝藻结构图

最重要的是,这些蓝藻对当地鱼类会造成很严重的危害。大量的蓝藻会使得水质下降,水体富营养化降低了水中氧气的含量。且部分蓝藻中还会产生毒素,这些毒素不仅会给鱼类造成危害,还是人类肝癌的重要诱因。

于是在缺氧和毒素的影响下,洱海很多本土鱼的数量和种类都大量减少。


泛滥的浮游植物

  • 其他本土鱼在太湖银鱼影响下大量减产

一般来说,入侵鱼对本土鱼带来的另一大伤害就是吞食鱼卵。你是不是以为太湖银鱼那么小一点,不可能吞食本土鱼的鱼卵,要是这么想你就错了。


抗浪鱼

云南抚仙湖的抗浪鱼就深受太湖银鱼所害,抗浪鱼的个头也不比太湖银鱼大多少。而太湖银鱼的繁殖期要比抗浪鱼早一段时间,所以抗浪鱼在产卵的时候,很多太湖银鱼已经有了足够吞食其鱼卵的能力。于是抗浪鱼在其迫害下,繁殖数量就急剧下降。


银鱼,分布于我国山东至浙江沿海

而太湖银鱼带给抗浪鱼的伤害还不止吞食鱼卵,由于抗浪鱼的体长大约为12-18厘米,为太湖银鱼的体长大约在7-10厘米。因此很多渔民在捕捞太湖银鱼的时候,就会把很多幼年抗浪鱼一块捕捞上来。

据统计,每捕捞一斤太湖银鱼,里面就有大概250条抗浪鱼,这同样是抗浪鱼数量减少的一大原因。据了解,原本抚仙湖的抗浪鱼在上世纪60年代时,可以产400-500吨,但是到了1998年,产量就下降到0.2吨了。


民众在抚仙湖畔放流抗浪鱼

应该兼顾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

实际上造成本土鱼数量和种类减少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过度捕捞、水质污染等,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大量引入和繁殖的太湖银鱼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水质污染

不管是哪一种经济鱼类,都应该以不破坏当地生态系统的前提下才引入,不应该在本土鱼受到严重侵害的时候才作出行动。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兼顾当地生态平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